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正> 肠套叠是幼犬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它容易与胃肠炎及其他有腹痛症状的疾病相混淆,而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期。现介绍该病的诊疗,仅供同行参考。一、临床症状与诊断病犬消化不良,剧烈腹痛,背腰弓起,呕吐频繁,粘有血便或无便。腹部触诊可摸到形似香肠的条状物,具有弹性,有可移动性。二、治疗1.初期,可注射毛果云香碱,与体温温度相同的温度0.1%高锰酸钾水低压灌肠,每次60~100毫升,提高两后肢,轻轻拌动,肠套叠段短的可复位。2.初期还可用温肥皂水灌肠、整复或腹壁触诊整复。3.对病情较重的犬,采取手术治疗。倒卧保定,846麻醉注射液按0.04毫升/毫克注射,左腹侧壁术部常规处理,分层切开腹壁至腹膜,放出部分腹水,喷注0.25%利多卡因青霉素,探查套叠肠管,引到体外,用生理盐水沙布维持等体温,进行整复,对套叠物管渗出肿大,黏连不能整复的套叠肠段,实行肠管切除状、采用端端吻分术,犬肠管缝合一般采用全层连续缝合,针距2毫米,要均匀,  相似文献   
92.
对国内外一些高校进行的兽医专业和兽医寄生虫学课程的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传统学科教学法、面向问题的教学法、组合式教学法、乌德勒支模式等进行概述,并对其教学效果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93.
棉花GhTCP2基因启动子分离及其在幼嫩组织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Genome walking的方法分离了GhTCP2基因的启动子区,应用在线分析软件PLACE对该启动子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含有多个与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构建了GhTCP2基因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GUS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了模式植物拟南芥。转基因拟南芥的组织化学染色显示,GUS基因主要在根尖、幼叶、顶芽、侧芽和花蕾中表达。这说明棉花GhTCP2基因启动子可以驱动目的基因在植物的幼嫩组织表达,该启动子有望在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94.
通过EMS诱变日本晴获得了s2-9和s1-146a两个矮秆突变体,其植株矮小,成熟期株高分别为日本晴的26.3%和19.2%;苗期叶片较宽,叶色深绿;穗型仍为散穗但穗长变短,粒型未发生改变。对水稻胚乳的α-淀粉酶诱导实验表明,这两个矮秆突变体与GA的信号传导途径无关,外源活性GA3对水稻幼苗株高的促进实验显示它们应与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有关。利用突变体与籼稻品种Dular分别杂交构建了F2群体,精细定位表明这2个突变体的表型与水稻Dwarf18 (D18)基因紧密连锁。序列分析发现这两个矮秆突变体的D18基因均发生了突变:在s2-9突变体中D18基因的内含子3'' 拼接点发生单碱基突变,s1-146a中D18基因编码区的单碱基突变导致提前终止密码子的出现。RT-PCR结果显示,在s1-146a中D18基因表达明显增强,但在s2-9中未检测到D18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5.
设计3个不同剂量的鸭源隐孢子虫试验感染2日龄雏鸡,通过临床症状、增重、排卵囊规律和法氏囊指数及寄生器官组织扫描电镜观察,证实贝氏隐孢子虫160万个卵囊感染即可引起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发病鸡增重显著降低,法氏囊严重萎缩。贝氏隐孢子虫致病程度和排卵囊规律与感染剂量相关,主要病变表现呼吸道病变和法氏囊炎症。  相似文献   
96.
乳房送风疗法的机理简单地讲是打入空气后,乳房内的压力上升,致使乳房血管受到压迫,从而流入乳房的血液减少,随血流进入初乳而丧失的钙也减少,血钙水平得以增高。与此同时,全身血压也升高,可以消除脑的缺氧、缺血状态,使其调节血钙平衡的功能得以恢复。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将乳房  相似文献   
97.
应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法对郑州动物园猞猁等11种48头(只)肉、杂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随后对寄生虫阳性动物进行治疗。结果表明:48头(只)肉、杂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高达52%,但除1只雄性猞猁感染强度较大外,绝大多数阳性动物感染强度较小。用甲苯咪唑按5mg/kg体重的剂量随食物经口一次投服,用药5 d后检查粪样,虫卵完全转阴。试验结果证明该药对猞猁消化道线虫具有良好的驱除效果。  相似文献   
98.
贝氏隐孢子虫对丝毛乌骨鸡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 日龄丝毛乌骨鸡经口接种贝氏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 baileyi)卵囊2×106 个/只,潜隐期4d,排卵囊开放期18d,排卵囊高峰期为感染后( P I D)7~14d。呼吸道症状出现于 P I D10,死亡率为133% (2/1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气管纤毛脱落,寄生有各阶段发育虫体及杆形细菌和渗出的红细胞;法氏囊也寄生有大量虫体,粘膜上皮细胞肥大,微绒毛脱落, P I D20 在法氏囊粘膜表面见有许多虫体逸出后留下的带虫空泡。试验证明丝毛乌骨鸡为贝氏隐孢子虫的新宿主。使用扫描电镜系统观察了贝氏隐孢子虫感染引起的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99.
鹌鹑源火鸡隐孢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鹌鹑源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eleagridis)分别感染雏鸡、雏鸭、雏鸵鸟和小白鼠研究其致病性.结果能成功感染雏鸡、雏鸭和小白鼠,但不能感染雏鸵鸟.2个感染组雏鸡主要在感染后第3天引起雏鸡强烈的腹泻症状,但非免疫抑制组比免疫抑制组症状稍轻,此外,免疫抑制组的鸡出现了多个排卵囊高峰;感染相同剂量的2个试验组雏鸭的排卵囊显露期均较雏鸡短,非免疫抑制组雏鸭的排卵囊规律呈一过性,2组雏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免疫抑制组小白鼠出现多个排卵囊高峰,显露期持续24 d,正常组小白鼠的排卵囊规律呈一过性.根据肠黏膜涂片,抗酸染色观察发现主要虫体寄生于雏鸭的回肠;通过病理组织学切片和电镜观察发现虫体主要寄生于雏鸡的回肠和小白鼠的十二指肠,但均主要引起肠绒毛的大量脱落,黏膜上皮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试验证明鸭为鹌鹑源C.meleagridis的新宿主,但敏感性较低;鹌鹑源C.meleagridis不感染非洲雏鸵鸟.发现鹌鹑源C.meleagridis在鹌鹑、鸡和鸭体内寄生部位与小鼠体内寄生部位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0.
猪GnRH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及相关基因组织表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基因与猪的繁殖性状密切相关,本试验对不同猪种的GnRH受体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了SSCP分析,未发现多态性。在GnRH受体基因5′侧翼序列上设计引物扩增了该基因大约2000 bp的侧翼序列,通过比对设计引物,对其中的一段含有GAGABox的插入突变序列和一段由于点突变而形成转录调控蛋白结合序列IRF-1的区域运用SSCP的方法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插入突变处,基因频率在不同的猪种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民猪与其他猪种的差异性最大。IRF突变只存在于民猪中,并且只存在AA型和AB型。构建了3头大白猪母猪GnRH基因、GnRH受体基因、卵泡抑素(FST)基因、促卵泡素(FSH)基因、FSH受体基因、促黄体素(LH)基因、抑制素(inhibin)β(a)基因、inhibinβ(b)基因的组织表达谱,根据表达谱可以推测在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外不存在这些基因表达产物的相互作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