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不同放牧方式下大赖草对放牧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大赖草的植株高度、分蘖节节间距地面距离在全天放牧方式下最高,夜间放牧方式下株高和蘖位最低;放牧结束时叶表皮细胞面积、叶肉细胞密度在夜间放牧方式下最大。不同放牧方式下大赖草的叶片内部形态变化规律有所差异,但随着放牧时间的推移,叶表皮角质层厚度、叶肉细胞宽度均呈增加趋势,远轴面叶表皮细胞面积均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土壤有机碳和土壤结构是衡量土壤地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影响土壤稳定性和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有机碳对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土壤团聚结构对土壤有机碳的累积与分解具有显著影响。本文回顾了有机碳影响团聚体形成稳定作用的模式模型;归纳了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累积的保护作用机制。在总结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团聚体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的影响,并概括了目前国际上相关研究的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土壤地力的持续提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立克疫苗(MD)免疫是孵化厅工作的常规项目之一。负责免疫的有关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才能收到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农区养羊,尤其是规模养羊异军突起,发展十分迅速。但常因饲养管理不善,造成养殖效益不佳。有的甚至亏本。为提高饲养户的经济效益,就规模养羊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 及时断奶,合理分群羔羊产后2~3月龄,要把母子分开进行断奶。及时断奶,可使母羊的体质迅速恢复,达到早发情、早配种、多产、高产的目的,同时及时锻炼羔羊独立自主生活能力。对断奶后的羔羊要按照公母、大小、强弱进行合理分群,分圈饲养,一般2m2/只,避免以强欺弱,以大欺小,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影响羊群整体发育水平及整齐度…  相似文献   
15.
行唐县常年栽培丹参3万余亩,所产丹参产量高,品质好,根条粗壮,颜色紫红。栽培技术如下:1整地以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中性至微碱性的沙质土壤为宜。结合深耕,亩施优质农家肥2~3立方米、二铵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整平地块,做成宽约1.3米的平畦。2繁殖方法2.1分根繁殖。生产上  相似文献   
16.
正黄金菇是食用菌的一种,又名金顶侧耳,其形态多为丛生或者簇生,菌盖呈扇形,圆形或者喇叭形,成熟时金黄色,边缘薄,表面平滑、干燥,成熟后呈现淡黄色,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菌褶衍生,菌柄偏生,内实白色柄长4~12厘米,柄粗1~2厘米先端细,中实肉质细密,纤维状,无菌环。菌盖宽2~12厘米,柄长2~10厘米,有细毛,多侧生。菌褶衍生,白色,密集,不等长。菌柄白中微黄,基部相连,整簇实体像一朵金色花朵。黄金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栽培时需要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氮源丰富时,菌丝粗壮洁白,生长速度快,子实体产量高。一、菇房的建造以及栽培建造菇房要选择周围环境卫生清洁、土层较厚、土质黏重的地点,挖沟深1.5米、宽2米、长度不限的地沟,注意沟底稍窄,上口略宽,沟壁稍倾斜,两端留斜坡以便上下行走。沟上用竹片搭成拱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过量,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壤质量退化、环境污染风险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于黄淮海平原潮土区设置大田试验,研究秸秆还田配合不同比例氮磷减施对土壤养分、作物产量、秸秆养分释放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减氮30%或减磷50%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秸秆降解率在第一季达43.33%~53.11%,减氮30%或减磷50%降解率可增加12.40%,两年后达到63.41%~75.62%;减氮100%显著降低细菌真菌丰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而减磷影响较弱;减氮30%和减磷50%主要增加细菌中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Longimicrobiaceae科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相对丰度,增加真菌中壶菌门(Chrytridiomycota)GS13纲相对丰度,降低子囊菌门(Asc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被孢霉纲(Mortierellomycetes)相对丰度;冗余分析表明,影响细菌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偃麦草属 3种牧草进行了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研究 ,结果表明营养器官的抗旱结构特性非常明显 ,表现在 :维管束数目多 ;靠近内皮层的 2 -3层皮层薄壁组织细胞 ,从内向外 ,由小到大呈辐射状排列 ;根茎的皮层薄壁组织环较宽 ,茎无色薄壁贮藏组织面积增大 ;泡状细胞的列数增多 ;叶肉细胞呈栅栏状 ,大型维管束两端形成较宽的维管束鞘延伸区 ,均为C3 植物。 3种牧草中 ,中间偃麦草的旱生特性较其他两种明显 ;巴顿硬叶偃麦草较茹沙娜硬叶偃麦草抗旱。  相似文献   
19.
激发式秸秆深还对土壤养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黄淮海平原潮土区普遍实施的覆盖式秸秆还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氮肥激发的秸秆深埋还田技术,并通过连续4年(2011—2014)的大田定位试验进行检验。系统比较了秸秆移除、秸秆覆盖还田、激发式秸秆深还(秸秆与无机氮肥或有机氮肥配施进行深埋,并于行间种植作物)的3种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发式秸秆深还在各项土壤养分指标和冬小麦产量方面均有显著优势,该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全氮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并显著提升冬小麦产量。其中无机氮肥激发秸秆深还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冬小麦有效穗数,从而显著提升冬小麦产量。而有机氮肥激发的秸秆深还处理主要通过提升土壤有机质,增加冬小麦千粒重来增加产量。所有处理中16%无机氮肥激发的秸秆深还冬小麦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选用黄淮海平原典型潮土,设置只添加秸秆(CK)、秸秆还田配施纸浆(P)、秸秆还田配施樟木屑(CW)、秸秆还田配施鸡粪(CM)、秸秆还田配施木本泥炭(MT)5个试验处理,将土柱原位放于田间。180 d后,测定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碳氮磷相关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研究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激发剂对潮土有机碳含量提升的主控途径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相比,添加激发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MT处理对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CM处理对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含量提升效果最显著。与CK相比,MT处理土壤碳氮比提高最为显著(15.6%);CW处理在所有处理中单位微生物生物量的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与β-1,4-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比值(EEA/MBCC/N)、单位微生物生物量的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比值(EEA/MBCC/P)均最高(P<0.05)。基于微生物群落特性分析发现,与CK相比,CM处理土壤中绿弯菌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