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9篇
  13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32.
基于共轭凸轮的强制推秧机构反求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传统推秧机构存在的推秧结束时间提前或滞后问题,提出了基于共轭凸轮的强制推秧新型机构。该新型推秧机构由共轭凸轮实现推秧杆的推出和缩回。根据椭圆齿轮行星系驱动机构及插秧农艺要求构造了推秧杆的运动学曲线,建立了该推秧机构反求模型,并基于Visual Basic 6.0编写了该推秧机构的反求设计及仿真软件,反求得到一组满足农艺要求的较优参数,包括机构参数和凸轮廓线。主副凸轮最大压力角都小于许用压力角,表明该新型机构能很好地满足推秧机构效率和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33.
1环境条件。无公害莴笋生产基地必须选择大气、土壤、水源等环境中所含有毒物质都不超标,周围生态环境好.远离公路主干道.没有工业“三废”.没有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废弃物污染,灌溉、水源上游及周围没有对产地环境造成威胁的污染源的农业区域。  相似文献   
34.
2014年和县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和县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2014年和县农技推广中心开展了11个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嘉育中科4号、南粳5055、南粳9108、武运粳23、武运粳29、镇稻18和镇糯19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5.
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和县种植的杂交中籼稻品种,进行了一季中籼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皖稻187、两优003、皖稻181、两优383、两优827等5个品种具有一定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而且在和县有一定的种植年限,可以继续使用;C两优396、新两优223、绿优1号等3个品种建议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适当扩大面积推广使用;Y两优9918、新两优343建议继续参加试验、示范;其它6个品种建议继续试种。  相似文献   
36.
水稻土镉污染与水稻镉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水稻土中重金属镉(Cd)的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d富集的影响以及Cd在水稻植株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糙米(可食部位)对Cd的富集量与土壤中Cd总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个浓度Cd胁迫下,根、茎叶、稻壳、糙米相比,2个品种水稻都是根累积的Cd含量要高于茎叶和稻壳、糙米,即根>茎叶>稻壳>糙米;在水稻的茎叶细胞中,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细胞可溶性成分,细胞器Cd的分布量较少,即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及膜部分;随Cd浓度增加,茎叶中的Cd积累量极显著增加,各细胞组分中的Cd含量均显著增加;根据国标GB 2762-2005对大米中Cd的限最标准(≤0.2 mg·kg~(-1)),水稻土土壤总Cd临界值分别为2.0mg·kg~(-1)(博优225)、3.1 mg·kg~(-1)(矮糯).因此,在污染土壤上宜选种食用部位重金属积累低的水稻品种,以减少人类吸收重金属的风险.  相似文献   
37.
大田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域面积广阔,作物种类繁多,育苗移栽对作物抗御干旱、寒冷、病虫害,缩短田间生长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机械化移栽是作物机械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其技术反映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田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移栽机自动取植苗装置的结构和类型,阐述了各类移栽技术与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移栽机构的创新是移栽装备创新的源泉,而机械式移栽机构创新的核心是机构综合,并介绍了移栽机构构型与尺度综合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中国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指出高效、精准、低损取植苗技术与机构是水旱田自动移栽作业的重要保障,高效化、信息化、智能化全自动移栽技术与装备是今后机械化移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8.
二阶自由非圆齿轮行星系钵苗移栽机取苗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旱田钵苗移栽取苗机构理想鹰嘴形工作轨迹要求,提出了连续传动的二阶自由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以实现取苗爪周期性二次不等幅摆动规律。利用曲线拟合方法构建自由传动比函数,建立机构不等速传动的数学模型,编写机构分析软件,确定传动比函数和机构参数,研制取苗机构并进行了高速录像试验。结果表明,该型取苗机构的工作轨迹和理论计算吻合,能够实现取苗深度35 mm,取苗爪在钵体中穴口小于5 mm,取苗爪入钵和出钵段姿态满足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39.
穴盘移栽指铲式末端执行器苗钵基质抓取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针式末端执行器夹持移栽后穴孔内基质残留较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指铲式末端执行器,通过增大指铲与苗钵基质的接触面积,减少穴孔内基质的残留。通过静力学分析找出末端执行器提取苗钵后基质残留的原因:基质间的最大内聚力小于由基质与穴盘间的粘附力和苗钵重力合成的总阻力时,苗钵出现破裂,基质塌陷。基于离散单元法,通过EDEM(Enhanced discrete element method)仿真分析了指铲式末端执行器对土壤基质的抓取过程,发现随着土壤基质内聚力的提高基质残留的现象得到改善;将基质配比和含水率条件作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组合测盘试验测量在不同基质配比和含水率试验条件下的粘附力和内聚力变化,寻找内聚力大于粘附力的基质配比和含水率条件。试验表明,当相对含水率为60%、基质配比为6∶3∶1(泥炭∶蛭石∶珍珠岩)时,内聚压强和粘附压强的差值最大,在该条件下,指铲式末端执行器对劣质苗钵穴孔基质的平均剔净率达到70. 8%,优于其他作业条件,可剔除穴孔内大部分基质。  相似文献   
40.
俞高红  李成虎  汪应萍  赵雄  王磊  郑剑 《农业机械学报》2023,54(3):96-105,138
针对现有植苗机构用于小株距蔬菜移栽时出现的轨迹不合理、穴口太大及秧苗直立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蔬菜小株距高密度移栽的史蒂芬森(Stephenson)型六连杆植苗机构。首先,建立史蒂芬森型六连杆植苗机构运动学模型,基于Visual Basic 6.0开发植苗机构辅助分析优化设计软件,分析了不同机构参数对植苗轨迹姿态的影响,并通过优化人机交互的方式得到一组满意的机构参数;其次,对植苗机构进行结构设计,三维建模并进行虚拟样机仿真,搭建试验台并进行空转试验得到实际植苗轨迹,将理论轨迹、虚拟仿真轨迹和实际植苗轨迹进行对比,三者轨迹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植苗机构设计的合理性。最后开展了植苗试验,在转速20~40 r/min下进行植苗试验时,植苗平均合格率91.7%,移栽后钵苗株距控制在110 mm左右,直立度接近于90°,满足小株距高密度移栽要求,验证了植苗机构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