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正>兽药是养殖业健康良好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畜牧业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重点保障。随着养殖业生产环境的不断变化,养殖业对兽药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多。因此,新兽药的研发工作十分重要,研发成果也越来越多。1 2022年养猪业新注册兽药分类统计新兽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兽用药品。根据中国兽药信息网和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信息,  相似文献   
22.
距非洲猪瘟首次在中国暴发至今已一年多。非洲猪瘟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的正常运行,而且也使得生猪养殖主体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但大量实践表明,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对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为降低非洲猪瘟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文章立足于规模猪场,从基础设施、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物资管理、风险动物控制和污物处理等多个方面对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论述,对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3.
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指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将粪污中大量的有机物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通过特殊的处理回收手段,在粪污无害化的过程中,回收其中的有效成分,再将其应用在产业循环过程中的利用过程。对于降低粪污环境污染、实现资源节约、养殖场户增收和产业循环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通过从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利用的影响因素,利用评估三方面,梳理国内政策和学者的相关论著,对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进行考量。总结发现: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影响,评估时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4.
笔者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了河北省规模猪场采用猪舍智能环控设施前后断奶仔猪存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规模猪场总投资、保育室面积、分点饲养和全进全出饲养工艺在是否采用猪舍智能环控设施方面存在差异,而这几方面因素又对断奶仔猪存活率存在显著影响(P0. 05)。当这种选择偏差存在时,就不能确定猪舍智能环控设施对断奶仔猪存活率的准确影响;但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选择偏差以后,规模猪场采用猪舍智能环控设施对断奶仔猪存活率仍然存在显著影响。说明规模猪场采用猪舍智能环控设施能够显著提升断奶仔猪存活率。  相似文献   
25.
畜禽养殖粪肥还田是推进农业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建立农业碳交易体系不仅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创造土地碳汇,提高农民收入。笔者首先分析了粪肥还田碳交易的必要性、可行性,认为当前畜禽养殖粪肥还田参与碳交易面临着粪肥还田碳交易体系尚未建立、准入门槛高限制粪肥还田碳交易发展、粪肥还田碳排放测算受环境异质性影响明显、种养长期分离遏制了粪肥需求、粪肥还田碳交易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然后结合国内外碳交易发展经验,探索粪肥还田参与碳交易的实现路径;最后提出建立粪肥还田碳交易体系、完善粪肥还田碳交易测评制度、健全粪肥还田碳交易主体激励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河北省山区林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河北省山区发展林果业优劣条件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山区林果业现有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逐一分析了农户分散经营管理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发展模式以及生态经济双赢的林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完善现有发展模式和实施新型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河北省山区林果业进一步向纵深迈进,推动山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7.
提高我国农民信息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对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乃至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信息素质的概念,并在我国农民信息素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农民信息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关于京津冀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京津冀农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金条件三方面,对京津冀农业生产要素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农业生产效率三指标对京津冀农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是农业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及互补性使京津冀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成为必然。京津冀各方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进行区域分工、合理定位,才能促进区域农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9.
河北省财政支农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近20 a来财政支农资金中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对农业增长及农民增收的作用.认为非生产性支出增长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应在保持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生产性支出的比重.  相似文献   
30.
河北省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但散养农户占很大比例,生猪业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论文运用微观经济学、交易费用及产业组织理论,借助DEA模型,柯布-道克拉斯生产函数等实证方法研究河北省生猪产业市场绩效,提出适度规模养殖、减轻农户资金压力等具体可行的建议,提升整个生猪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为河北省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