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4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在秦巴高海拔春玉米山区2个海拔条件下(海拔分别1 300 m和1 050 m进行氮磷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试验,建立了高海拔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产量和效益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多目标解析,明确了氮磷2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大小,确定了不同地点春玉米最高产量施肥量、经济施肥量、合理施肥区、最佳配比、高产施肥模式、高效低耗施肥模式和高产高效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52.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高产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针对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两个不同品种,设置5个不同密度处理,通过从子粒、秸秆和有效总养分等方面综合分析发现:青贮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大于粮饲兼用型玉米;在陕西省夏玉米区,科多8号的高产栽培密度应在67500株/hm2左右,陕单310的高产栽培密度应在630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53.
饲用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3个饲用玉米品种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与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饲用玉米生物学产量与主要性状间的关联度顺序为:株高>穗位高>成熟期保绿度>穗行数>行粒数>结实长>吐丝期>穗长>穗粗>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产量与主要性状间的关联度顺序为:千粒重>穗长>结实长>行粒数>穗粗>行数>生物产量>株高>穗位高>成熟期保绿度>吐丝期。  相似文献   
54.
采用裂区设计,对QL11、SY2、ZD958、DH601、QL14、JD28、XY335、SD8806和DD60等10个玉米品种,在6.0×104和7.5×104 hm-2 2种密度下的群体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耐密性好的品种,其千粒质量、穗粒数、单株产量、空秆率等产量构成因素及群体相关指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绿叶面积、收获指数)随密度变化的变异较小,对密度变化反应迟钝,而耐密性差的品种其个体性状随密度变化的变异较大,对密度变化反应敏感。不同密度下,玉米品种的籽粒产量与收获指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单株绿叶面积的关系密切,耐密型品种这3因素在不同密度下的相对值较高,可作为耐密性状选择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