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5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1.
国内外亚麻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八五"九五"期间收集的464份国内外亚麻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鉴定及综合评价.筛选出早熟资源261份、原茎产量高资源314份、纤维产量高资源268份、种子产量高资源137份、抗逆性强资源60份,可作为育种的基础材料和种质创新等利用.  相似文献   
12.
麻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更新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安全保存和优异种质的评价利用现状,讨论了黄麻、红麻、亚麻、大麻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技术关键和经验, 并对麻类种质资源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以泰安市不同城市植被类型(分别为乔木、乔草、灌草以及乔灌草植被)为研究对象,采集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分析其pH值和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城市植被类型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灌草植被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三种类型。(2) 10~20 cm土层pH值高于0~10 cm土层,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0~10 cm土层。(3)不同采样地土壤pH值差异不大,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4)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与植被类型、采样地和土层厚度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可为合理营造城市植被、改善土壤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Sing.  V 路颖 《中国麻作》1993,(1):47-48,F003
  相似文献   
15.
亚麻优异种质创新利用及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路颖 《中国麻作》2000,22(3):21-24
亚麻种质创新工作采用外源总体DNA导入,Co60-γ射线处理种子,植株以及利用雄性核不育材料进入转育等方法创造新类型,新材料,提供给育种家,培育出一批优异亚麻新品种,促进了亚麻生产的飞速发展,随着新的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对今后种质创新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亚麻种质创新工作采用外源总体 DNA导入 ,Co6 0— γ射线处理种子、植株以及利用雄性核不育材料进入转育等方法创造新类型、新材料 ,提供给育种家 ,培育出一批优异亚麻新品种 ,促进了亚麻生产的飞速发展。随着新的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 ,对今后种质创新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东海西湖开发区多井见水,气藏见水后单井产能明显下降,气藏采收率降低,如何及时采取卡水措施是困扰气藏开发控水稳产的难点之一。见水初期产水量小,常规生产测井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出水指示特征,难以准确判别出水层位。深入研究了生产测井曲线与裸眼测井曲线的差异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伽马对比法的低产水气井出水层位判别技术,经实际生产措施验证,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易用,有效解决了低产水气井出水层位难以准确识别的问题,对其他地区气藏出水层位识别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辽西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年提高。仅建平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28万亩,年总产鲜薯47.6万吨,商品薯的窖藏数量也明显增多。由于在生产、收获、运输、贮藏期间的粗放管理,导致大量马铃薯在贮藏期间腐烂,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据调  相似文献   
19.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 h/m 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 h/m 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 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 h/m 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评价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颖 《中国麻业科学》2004,26(5):212-216
本文介绍了我国亚麻生产、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生态类型、搜集保存、鉴定评价以及种质资源的利用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