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对目前SSR引物开发方法以及SSR标记在园林植物上的应用做了综合分析,并对目前SSR标记在园林植物上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做了展望,研究结果为了解SSR标记在园林植物的研究现状及利用SSR标记研究园林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本文根据在GenBank中已登录的葡萄、玉米、水稻、草莓、拟南芥和苹果等植物的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了其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导肽、跨膜结构、卷曲螺旋结构、二级结构、功能结构域及高级结构,并构建了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蛋白家族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这几种植物的UFGT基因核苷酸序列除葡萄存在2个外显子外,其它植物均存在1个外显子。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是Leu、Ala、Gly、Val和Ser等,除葡萄、苹果UFGT属于不稳定类蛋白外,其余均属于稳定类蛋白。进一步研究分析表明,这几种植物UFGT蛋白存在明显的疏水区和亲水区、信号肽、跨膜结构以及卷曲螺旋。二级结构组成上比例相似,并且都由α-螺旋、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所组成。它们都存在UDPGT、COG1819和MGT等保守域。除了拟南芥外,其它几种植物都能够通过同源建模建立UFGT蛋白的三维结构。进化分析表明,把它们的UFGT基因分成5个类群,其中3个大类群,另外陆地棉和野芭蕉的UFGT基因分别单独成一类。本工作将为深入研究该蛋白在植物花、果实和叶片等器官颜色变化中发挥的功能,开展生物大分子结构模拟以及药物设计提供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楸树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为楸树乃至梓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学、物种进化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Codon W 1.4.2及EMBOSS expiorer的cusp和chips软件对51个楸树叶绿体基因的编码区(CDS)序列进行密码子相关参数、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等分析,并通过构建高、低表达偏性基因库,以ENC值和RSCU值为参考标准,最终筛选最优密码子。【结果】51个基因密码子的平均GCall含量为38.48%,密码子不同位置GC含量为:GC1(47.03%)>GC2(39.93%)>GC3(28.09%),说明第3位的GC并非均匀分布;ENC为34.93~56.50,平均为46.87。GC2与GC1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GC3与GC1和GC2无显著正相关(P>0.05);ENC与GCall、GC1、GC3和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密码子数(N)与GC3和ENC呈显著正相关。RSCU>1的密码子共有30个,其中,以A或U结尾的密码子有29个。中性绘图分析结果显示,GC3与GC12相关系数为0.0188,二者无显著相关性,回归系数为0.143。ENC-plot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基因偏离了ENC预期标准曲线,少数分布在预期曲线附近;有7个密码子分布在GC3含量-0.05~0.15区间,其余区间共有44个密码子,而这44个基因离ENC标准曲线较远。PR2-plot分析结果显示,落在中线上的基因较少,平面图右下方的基因分布较多,表明在各碱基使用频率方面存在偏性,即T>A,G>C。各碱基使用频率存在偏性(T>A,G>C),说明基因组密码子的偏性更多受选择效应的影响。最终筛选出7个为最优密码子UUU、CUU、CCU、AAA、GAU、CGA和GGU。【结论】楸树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性较弱,偏好使用A或U结尾的密码子,主要受选择压力的影响,受突变等其他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4.
周惠  辛培尧  赵丽华  原晓龙  陈杰  周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255-4258,4267
[目的]分析重金属结合蛋白基因hmbp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功能。[方法]利用PCR方法从抗辐射奇异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中克隆hmbp基因,并用沾花法转入拟南芥,用氯化镉处理得到的阳性植株后,检测转基因植株中的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及SOD、POD活性。[结果]与野生型相比,镉处理后的转基因拟南芥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SOD、POD活性增加较多,丙二醛含量增加较少,叶绿素含量减少较少。[结论]研究表明hmbp转基因拟南芥对镉具有很高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85.
麻疯树作为一种能源树种,受到国家及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综合利用前景广阔。概述了麻疯树的植物学性状、生态习性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的一些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
大麻雄性相关RAPD和SCAR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麻1号为试验材料,从2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在大麻雌雄株间产生差异的RAPD引物.结果显示,引物S208扩增得到的一条与大麻雄性相关的大小为429 bp的DNA分子标记特异性条带最明显,且稳定性高.根据测序结果,合成了两条SCAR标记引物,该SCAR标记不仅可以对已知性别的花期的大麻雌雄植株进行准确鉴定,还可以对未知性别的幼苗期的大麻雌雄植株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87.
为研制廉价、无毒、绿色环保的生物切花保鲜剂,研究天麻、桂皮和甘草等3种中药材浸提液对金鱼草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分析瓶插液电导率、pH值、微生物数量和花瓣POD活性等与切花寿命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3种中药材中桂皮浸提液保鲜效果较好,瓶插寿命平均可延长3~4d,其中以7.5%(表示每500 mL瓶插液中含有37.5 mL中药材浸提原液)处理效果最佳;桂皮浸提液对提高花瓣POD活性和保护细胞膜完整性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8.
为建立三七种子后熟处理和DNA提取技术体系,分别以种子活性、DNA纯度、浓度和提取时间为指标,比较了三七3种后熟处理方式(昆明冬季常温处理、4℃冰箱内低温处理和昆明冬季沙埋处理)和4种DNA提取方式(改良CTAB法Ⅰ、改良CTAB法Ⅱ、改良CTAB法Ⅲ和改良SDS法)的效果.结果发现,3种后熟处理方式中昆明冬季沙埋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具有活力种子占90%;4种DNA提取方式都可以提取三七基因组DNA,其中,改良CTAB法Ⅰ提取三七DNA纯度较好,浓度较高,所需时间最短,在4种方式中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9.
胡祎晨  孙正海  王锦  李世峰  辛培尧  范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15-22216,22363
[目的]对4种滑叶铁线莲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建立滑叶铁线莲最适DNA提取方法。[方法]以滑叶铁线莲叶片为材料,比较改良CTAB法I、改良CTAB法Ⅱ、改良CTAB法Ⅲ、改良SDS法这4种基因组DNA提取法在提取DNA纯度、浓度和提取时间等方面的不同。[结果]4种方法都可提取滑叶铁线莲基因组DNA。改良CTAB法I提取DNA纯度最高,但浓度最低且提取时间最长;改良SDS法提取DNA浓度最高,所需时间较短,但纯度较低;改良CTAB法Ⅲ提取所需时间最短。[结论]建立了铁线莲最适DNA提取方法,为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0.
大麻染色体制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大麻染色体的制片技术。[方法]对大麻染色体制片技术的预处理液、解离时间、染色时间等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研究表明:用大麻根尖在常温下用0.003%的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2 h或用饱和对二氯苯处理1.5 h,经卡诺固定液固定30 min后,在1∶1的1 mol/L HCl和45%醋酸60℃下恒温水浴中解离30 s,地衣红染液染色8 h压片镜检,能取得良好的制片效果。大麻染色体数目观察表明,大麻染色体数目2n=2x=20。[结论]该研究为大麻细胞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