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苜蓿草粉比例和蛋白质水平对豁鹅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3×3因子设计,将日粮苜蓿草粉比例设为10%、20%、30%三个水平、蛋白质设为15.83%、14.01%、12.74%三个水平,选用180只12月龄健康产蛋豁鹅,随机分为9组,每组20只,试验期20d。研究日粮苜蓿草粉比例和蛋白水平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豁眼鹅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产蛋豁鹅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可以提高豁鹅生产性能。苜蓿草粉比例为20%、蛋白水平为12.74%的条件下,豁鹅产蛋率最高;苜蓿草粉比例为10%、蛋白水平为12.74%的条件下,豁鹅受精率最高;苜蓿草粉比例为30%、蛋白水平为12.74%的条件下,豁鹅蛋重最大;苜蓿草粉比例20%、蛋白水平12.74%的条件下,豁鹅产蛋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2.
TMR日粮不同精粗比例对中产奶牛钙磷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优质牧草是反刍动物粗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奶牛生产意义重大。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是影响奶牛生产成本和牛奶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奶牛生产中应该通过调整日粮粗饲料比例控制成本,并尽可能的发挥奶牛生产潜能。众所周知,当日粮粗饲料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选择24只辽宁绒山羊羔羊,年龄90±3.5日龄,体重15±0.62 kg,公母各半。试验动物分成3组,1组为高能低蛋白组,饲喂1号日粮;2组为高能高蛋白组,饲喂2号日粮;3组为对照组,饲喂3号日粮。连续试验5个月,每月测量体重1次、屠宰1次,研究体增重、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其最高峰分别在第4月龄和第5月龄出现,而对照组则在第3月龄出现。各组育肥后羊绒细度均无显著变化。试验1、2组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和2组肾周脂肪重均高于对照组,其肾周脂肪占胴体重比例高于对照组。试验1、2组G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2组的嫩度值高于对照组;各组的肉色、失水率和熟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失水率低于试验1、2组;对照组熟肉率低于试验1、2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4.
选择12只辽宁绒山羊种公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4只,试验1组、2组和3组日粮苜蓿草比例依次为20%、30%和40%,精粗比分别为29.6∶70.4、23.2∶76.8和17.7∶82.3,其他营养水平基本相同.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和代谢率均高于试验3组,并且试验1组与3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总能表观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均显著(P<0.05)高于试验3组.试验1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3组.在矿物质方面,试验1组和2组粗灰分表观消化率和磷表观消化率均高于试验3组,并且试验1组与3组差异显著(P<0.05).在纤维类物质方面,试验1组和2组粗纤维和NDF的表观消化率均高于试验3组,且试验1组与3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和2组ADF的表现消化率均极显著(P<0.01)高于试验3组.因此,当苜蓿草比例为20%、精粗比为30∶70时,成年辽宁绒山羊公羊对各类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最高,饲料利用率最佳.  相似文献   
25.
苜蓿干草饲喂奶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 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自产的二年生第1茬初花期苜蓿干草,粗蛋白质19%~21%,水分13%以下.  相似文献   
26.
紫花苜蓿的种植、加工调制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7.
目前,辽宁省牧草和饲料作物的加工调制方式主要以豆科牧草(苜蓿)加工调制青干草,饲料作物的青贮、半干贮为主,青贮方式为窖贮。豆科牧草调制青干草易遭受雨淋的危险,单贮不易成功;饲料作物以窖贮形式的青贮、半干贮的缺点为饲喂不方便、取用过程中易出现二次发酵现象、损失浪费较大等。能否找到一种较适宜的青贮方式来解决豆科牧草不易单贮,  相似文献   
28.
开展了15种苜蓿品种引种观察试验。2014年至2016年,对15个国内外苜蓿品种进行了小区试验,分别对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干鲜比和叶茎比等5个指标进行连续3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适合辽宁中部地区苜蓿种植品种主要为SK3010、耐盐之星、WL343HQ和巨能7。  相似文献   
29.
选择24只年龄90日龄±3.5日龄、体重15.00 kg±0.62 kg的辽宁绒山羊羔羊,公母各半.试验分3组,Ⅰ组为高能低蛋白组,Ⅱ组为高能高蛋白组,Ⅲ组为对照组,分别饲喂1号、2号和3号日粮.研究育肥羔羊肉常规营养成分、各类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按冻干肉样为基础测得试验Ⅱ组粗脂肪极显著(P<0.01)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按鲜样基础测得试验Ⅱ组粗脂肪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脂肪酸方面,总体上两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又高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C14∶0、C16∶1、C18∶0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Ⅱ组C15∶0、C16∶0、C18∶1n9c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根据脂肪酸饱和度分类统计,试验Ⅱ组SFA、PUFA、n-3 PUFA、CLA均显著(P<0.05)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试验Ⅰ组n-3 PUFA又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氨基酸方面除蛋氨酸外,对照组总体上均高于两试验组.应用人理想氨基酸模型评分发现,试验Ⅱ组为85.37分,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而试验Ⅱ组的E/T值和E/N值分别为0.51和0.90,均高于对照组.因此,高能高蛋白日粮育肥羔羊可使羊肉粗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增加,总脂肪酸极显著增加;而单独提高日粮代谢能水平也使育肥羔羊肉粗脂肪含量、MUFA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同时对羊肉氨基酸构成和必需氨基酸比例有较大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0.
以40头中等产奶量的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试验动物分为Ⅰ、Ⅱ、Ⅲ和Ⅳ组,日粮精粗比例依次为50%:50%,40%:60%,35%:65%,30%:70%。研究TMR不同精粗比例对奶牛碳水化合物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饲料比例增加,CF、NFE、NDF和ADF表观消化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试验Ⅱ组CF表观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极显著(P<0.01)高于试验Ⅰ组和Ⅳ组;试验Ⅲ组NDF表观消化率最高,并显著(P<0.05)高于试验Ⅳ组;试验Ⅱ的ADF表观消化率组较高,但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比较发现,当TMR日粮中粗饲料比例在60%~65%时各试验组CF、NDF、ADF和NFE表观消化率均较高,即碳水化合物消化利用最充分。因此,TMR的精粗比例为(40%:60%)~(35%:65%)是中产奶牛TMR较适宜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