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查明广西全州县养殖吉富罗非鱼大批死亡的病原及其药物敏感性,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按常规方法从患病罗非鱼的腹水、肝脏和心脏中分离细菌,人工感染确定病原菌,以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并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K-B纸片扩散法检测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患病吉富罗非鱼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GXQZ1,经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与Plesiomonas shigelloides HRS12816L株的同源性最高(99.3%)。根据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认为该菌株是引起广西全州县养殖吉富罗非鱼大批死亡的病原菌。该菌对先锋Ⅴ、先锋Ⅵ、复方新诺明等12种药物高度和极度敏感,对苯唑青霉素等3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52.
[目的]明确引起禾花鲤发生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有效防控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菌,以API20NE生化鉴定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K-B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从广西全州县患暴发性死亡征禾花鲤的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株(TH5),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TH5为简达气单胞菌(Aeromonas jandaei),与简达气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 49568 (NR 119040)和CDC0787-80(NR 037013)的相似度分别为99.9%和99.6%.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菌株TH5是导致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该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复达欣、先锋霉素Ⅵ等8种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结论]引起广西全州县养殖禾花鲤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是简达气单胞菌,生产中可选用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等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3.
魏氏梭菌(CI.welchii)又称产气荚膜杆菌(CI.perfringens)。魏氏梭菌是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的一种致病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种常见菌。本文主要综述了兔魏氏梭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与检测技术、防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4.
一种有效的免疫学检测技术——ELISPO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的科研工作者根据ELISA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体外检测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和CK分泌细胞的固相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因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稳定性和敏感性,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学各领域。文章详细介绍了ELISPO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分析了其优缺点、操作注意事项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
<正>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的发展,疾病复杂化程度不断增强,兽医仅凭临床经验和病理变化难以正确把握,借助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是较为有效途径之一。实验室检测需要从猪场和猪体获得信息,由于实验室检测人员和养猪场送检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主要表现为实验室人员深入养猪生产和临床第一线的机会较少,在检测和分析中难以全面准确把握结果;送检人员对样品采集部位,采集量的确定、采集方法、样品标注和样品运输不规范),导致了花了大量精力、物力后  相似文献   
56.
20 0 3年 4月 ,某地几家养殖户从一孵化场购进的 7万多只雏鹅 ,8日龄突然发生拒食、呼吸困难、嗜睡、摇头等症状 ,到12日龄已死亡 2万多只 ,濒死雏鹅大部分倒地 ,四肢呈划水状、角弓反张等症状 ,经综合分析诊断为小鹅瘟。现将情况简述如下 ,以供大家参考。该地区养鹅户密集 ,据调查 ,2 0 0 0年小鹅瘟曾在此地区大流行。据畜主说此批小鹅已在出壳后、购进之前每只注射过小鹅瘟血清 0 .5mL。1 临床症状  雏鹅在 1~ 7日龄生长良好 ,8日龄发病 ,大多数病程均为 1~ 4d。发病雏鹅早期表现怕冷 ,挤堆 ,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 ,拉浅绿色或黄白色稀…  相似文献   
57.
猪渗出性皮炎(EE)又称葡萄球菌性皮炎、皮脂溢性皮炎,俗称"猪油皮病",是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接触性皮肤传染病。患猪出现全身性病变,呈现油腻、黏湿、污秽、棕色痂皮的皮肤  相似文献   
58.
[目的]揭示遮阴和氮肥对金荞麦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探明适宜金荞麦生长的最佳光氮条件。[方法]以牧草金荞麦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透光度100%(CK处理,不遮阴)、60%(L1处理,轻度遮阴)、10%(L2处理,重度遮阴)3个光处理中设不施氮(N0,0g/盆)和施氮(N1,1g/盆)处理。[结果]随光强减弱,金荞麦叶长、叶宽、叶柄长、根长及叶、茎枝、地上生物量呈"增大-减小"趋势,叶面积在轻度遮阴下显著增大(P0.05),株高、叶绿素含量在重度遮阴下明显增高(P0.05),qN(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升高(P0.05),而qP(光化学淬灭系数)则明显降低(P0.05);增施氮肥,叶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比单一光强下显著增加;不同遮阴度及氮肥的交互作用下,轻度遮阴下增施氮肥,金荞麦的叶长、株高、YⅡ(实际光量子产量)最大,重度遮阴下增施氮肥抑制茎、叶生物量积累。[结论]光照减弱,金荞麦叶片非辐射能量耗散显著增加,用于光化学反应的光能的份额则明显减少,进而保护光合结构。轻度遮阴促进金荞麦生长及生物量积累,而重度遮阴抑制金荞麦生长及生物量积累;轻度遮阴下增施氮肥有利于增加金荞麦叶面积,进而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对光能的捕获能力,促进光合有机物积累。  相似文献   
59.
~~倒刺鲃鱼养殖技术之一 光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初探@蒋云龙$广西区桂林市全州县水产站!541500 @邓小红$广西区桂林市全州县水产站!541500  相似文献   
60.
玉米这种经济价值极高的粮食作物近年在南方有较大发展,为此设计了一种小型玉米脱粒机。该机采用圆锥轴流滚筒脱粒结构,利用挤压、搓撕原理对玉米实施脱粒,离心风机进行清选。试验表明,YT-1.5型小型玉米脱粒机各项参数达到预期目标,脱净率高、破碎率低、经济性好,尤其适合南方小面积种植衣户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