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8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1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炎作用及免疫调节功能, 这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有关;此类抗生素对炎性细胞合成及分泌细胞因子有双向调节作用,显著抑制由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的细胞因子,其机制可能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抑制了TNF-α、IL-1β基因的转录、翻译及释放的一个或多个环节, 而IL-10 的升高可能与TNF-α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2.
Caffeoyl Glycoside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室从胡黄连根茎分离到1,6-di-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单体Caffeoyl Glycoside(CG),体外试验测定其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CG对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以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能量代谢水平;CG对PMΦ吞噬中性红能力的影响。C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单独或者协同非特异性丝裂原(Con A或LPS)作用均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PMΦ的增殖能力(P〈0.05或P〈0.01),CG单独作用就能显著提高NK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或P〈0.01)。CG在体外对小鼠主要免疫细胞的增值和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或P〈0.01)。研究结果显示CG具有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取泌香期成年麝鼠香囊腺或对非泌香期麝鼠进行人工诱导香腺发育后取材,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分离香囊腺上皮细胞并进行体外初步培养。结果显示,用1mg/ml Ⅳ型胶原酶和0.25mg/ml胰蛋白酶分次于37℃下消化组织块5h和15min,可得到大量的分散单细胞用于原代培养;用含10%胎牛血清和双抗的DME/F12培养液为基础液,在培养液中添加1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对麝鼠香囊腺上皮细胞的存活和生长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腺上皮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也可用常规方法进行冷冻保存和复苏;体外传代培养到第5代的上皮细胞仍增殖旺盛,细胞内有丰富的脂滴,细胞分泌活动旺盛。提示,通过体外分离培养麝鼠香囊腺上皮细胞,建立香囊腺干(前体)细胞系,进而用细胞工程方法大量生产人工麝鼠香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4.
为探究盐酸血竭素(DP)抗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分选酶A(SrtA)的活性及机制,本研究利用纤连蛋白黏附试验和细胞侵袭试验,验证DP通过抑制SrtA的活性影响S.aureus黏附于纤连蛋白和降低其对细胞的侵袭能力;利用荧光底物肽实验,测定DP对S.aureus SrtA的抑制作用;利用生物膜试验,观察DP对S.aureus形成生物被膜(BF)的影响能力;利用分子模拟和定点突变方法,分析验证DP对SrtA的活性中心影响作用。结果表明,DP分别在2μg/mL、4μg/mL、8μg/mL和16μg/mL时,可显著性抑制S.aureus SrtA蛋白的催化活性,且这一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DP可以通过影响SrtA的催化活性从而阻碍其表面蛋白锚定于宿主细胞表面,进而降低S.aureus侵袭细胞的能力;DP在8μg/mL和16μg/mL时可以显著降低S.aureus与纤连蛋白结合的能力(p<0.01);DP在2μg/mL、4μg/mL、8μg/mL和16μg/mL时均可以显著降低S.aureus形成BF的能力;DP可通过与SrtAΔN59中的P30和T105结合而封闭了其活性中心。综上所述,DP可作用于S.aureus毒力因子SrtA,通过抑制SrtA的活性达到减弱其毒力的效果。本研究将为DP抗S.aureus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探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β-纳米磷酸三钙/明胶/鹿茸多肽复合材料(简称纳米复合材料)对人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EDX与SELDI-TOF-MS分析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采用MTT比色法、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纳米复合材料对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hFOB1.19的增殖、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FOB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ALP).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可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提高ALP活性并增加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可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及矿化.  相似文献   
106.
黄芩提取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溶血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溶血素(αHL)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重要的毒力因子,为研究黄芩醇提物对αHL溶血活性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通过乙醇回流提取法获得黄芩醇提取物,测定其对S.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对αHL表达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以及对αHL介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保护性作用.试验结果显示,黄芩醇提取物对所测试的S.aureus的MIC均高于2048 μg/mL;黄芩醇提取物能够抑制S.aureus培养物上清中的αHL的溶血活性,并呈浓度依赖关系,但对αHL的表达并无抑制作用;而且黄芩醇提取物也能够呈剂量依赖关系缓解S.aureus αHL介导的对A549细胞损伤作用.该结果表明黄芩醇提取物能够以某种形式导致αHL丧失生物活性,并提示黄芩醇提取物是一种潜在的抗S.aureus感染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107.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重要的致病菌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 ,并呈上升趋势 ,它可以同时对多种抗菌药耐药 ,使治疗由它引起的感染及控制其传播与流行十分困难[1 ] 。近年来 ,通过化学结构的改造 ,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 ,抗菌作用强 ,不良反应少等优点[2 ] 。但是 ,临床应用发现 ,有一些药物与氟喹诺酮同时使用会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的耐药性 ,水杨酸及相关化合物就有这个特点[3] 。笔者就是以水杨酸钠和乙酸钠分别与 4种氟喹诺酮…  相似文献   
108.
大肠杆菌多重耐药基因AcrA、AcrB内标准DNA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克隆AcrA、AcrB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基因及编码蛋白的同源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合成构建AcrA、AcrB的内标准DNA所需引物,经过3次(12个)PCR成功地合成了AcrA、AcrB的内标准DNA。合成法构建定量RT-PCR内标准DNA快速、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9.
研究型大学在知识的生产与转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吉林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如何建设好兽医学专业,使其临床应用性得到更强发挥,兽医专业的基础研究更具竞争力,是教师关注的核心问题。为适应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对基础兽医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优化整合,逐步形成了转基因克隆动物、动物重要疫病分子病理与动物模型、动物生长发育调控、抗菌药物的分子药理学4个特色方向。就基础兽医学专业的地位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对整合后专业教学和相关实验的改革经验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大鼠颅骨极量缺损(Critical size defect,CSD)模型的建立,比较骨膜缝合与否对极量骨缺损修复的差异.手术制造大鼠颅骨极量缺损模型,分为骨膜缝合组(FH)与骨膜不缝合组(BF),分别于2、4、8、12周时进行大体现察、X线检查、病理组织学观察;24 h和2、4、8周进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测定.结果显示,FH组、BF组大体观察没有明显差异;BF组和FH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均高于正常值,且BF组高于FH组(P<0.01);X光检查,缺损部未见明显的质密度变化及修复作用,BF组和FH组修复效果差异不明显;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BF组和FH组均为膜内成骨,可见极少量的新生骨,并有少量的成骨细胞和胶原纤维.大鼠极量骨缺损模型是评价生物植骨材料修复作用的有效方法,骨膜缝合与否对极量缺损模型的修复意义不大,选择不缝合方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