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8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1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考察抗真菌先导化合物的抗皮肤癣菌活性.建立一种皮肤癣菌微量液基稀释法抗真菌先导化合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以NCCLS(CLSI)M38-A产孢丝状真菌抗真菌药敏试验参考方案为基础,笔者对6种溶媒对红色毛癣菌生长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对红色毛癣菌的孢子接种量、所用培养基、孵育温度和时间以及终点判定等条件进行了修正.各种溶媒的工作浓度应该分别不高于1%(N,N-二甲基甲酰胺)、8%(聚乙二醇200)、2%(二甲基亚砜)、4%(丙酮)、8%(无水乙醇)、2%(1,2-丙二醇).红色毛癣菌孢子接种量在1×104~5.0×104CFU/ml、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7d、80%的菌株生长受到抑制时作为判定的终点是理想的测定条件.改良后的M38-A方案,其试验结果可靠,具有很强的重现性,适合作为考察先导化合物的抗皮肤癣菌活性的药敏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2.
为了研究冰蟾瘟咳康对鸡非典型新城疫的治疗效果,利用冰蟾瘟咳康对鸡非典型新城疫进行了临床疗效试验,以冰蟾瘟咳康低、中、高3个剂量和冰蟾瘟咳康+强力卡星进行治疗,然后统计治愈率、有效率、死亡率和相对增重率,并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冰蟾瘟咳康低、中、高和冰蟾瘟咳康+强力卡星组与感染对照组在治愈率、有效率、死亡率和相对增重率上均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冰蟾瘟咳康对鸡非典型新城疫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3.
84.
以大叶南五味子果实为原料,采用3因素5水平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南五味子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响应曲面试验及回归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4 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 28,南五味子多糖提取率为3.50%,南五味子多糖含量为76.01%。  相似文献   
85.
麝香草酚对酿酒酵母表达谱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香草酚是从百里香和陈皮中的提取的精油,具有抗病原真菌的活性。本实验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全基因组水平考察了麝香草酚对酿酒酵母表达谱的影响,并用聚类软件T-profiler,分析了基因芯片数据。结果表明,酵母细胞中与磷脂合成、铁吸收等有关的基因的表达受到麝香草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冰蟾瘟咳康对鸡非典型新城疫的治疗效果,给兽医临床提供可靠的使用依据,笔者利用冰蟾瘟咳康对鸡非典型新城疫进行了临床疗效试验.  相似文献   
87.
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基因突变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取临床分离的 4株耐药菌、实验室诱导培养获得的 3株耐药菌和 1株敏感菌 ,提取其染色体 DNA,PCR扩增 gy-r A和 par C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 ,无论是临床分离的还是实验室诱导的耐药菌 ,gyr A基因在其编码第 83位或第 87位氨基酸处均发生突变 ,par C基因在其编码第 80位或第 84位氨基酸处发生突变 ,而敏感菌 ES在2个基因位点上均未发生突变。其中 2株低度耐药菌株的 gyr A基因出现单一突变 ,使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分别为 Ser83→ L eu或 Asp87→ Asn,但在 par C基因上却未发生突变 ;其余 5株高度耐药菌 gyr A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 :Ser83→ L eu(n=5 ) ,Asp87→ Asn(n=4 )和 Tyr(n=1) ,par C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 :Ser80→ Ile(n=4 )和Glu84→ L ys(n=1)。这 2个基因的突变均与文献报道的突变相同 ,表明 gyr A基因 Ser83和 Asp87突变以及 par C基因 Ser80和 Glu84突变可能与大肠杆菌的喹诺酮类药耐药机制有关 ,且低度耐药只在 gyr A基因上出现单一位点突变 ,当高度耐药时 ,才同时在 par C基因上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88.
吉林省动物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可引起各种化脓创和败血症,及各内脏器官的严重感染。这两类细菌感染性疾病常用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治疗。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逐渐发展起来。我们对临床分离的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4株链球菌进行了20种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监测,以期为临床合理  相似文献   
89.
从大肠杆菌AcrA的编码序列中设计引物,以大肠杆菌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出AcrA基因中约691bp的c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到DH5α大肠杆菌中,成功地筛选到阳性克隆,其质粒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从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经HindⅢ和BamHI酶解,回收691bp的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中,提取质粒,再次转化到BL21(DE3)中,成功地筛选出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阳性菌,通过SDS—PAGE检测出AcrA部分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0.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肿瘤细胞生长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 p RSV- a FGF(含 a FGF基因的劳斯肉瘤病毒载体 )与 HL - 6 0细胞 (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悬液直接转移至裸鼠背部肌肉 ,11d后出现了可视肿瘤。比较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 ,试验组肿瘤组织内血管再生明显增多 ,2例裸鼠肝脏出现转移性 HL- 6 0细胞 ,表明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 FGF)具有促进肿瘤组织内血管形成的作用 ,从而促进了 HL - 6 0细胞生长与转移。提示应用 FGF抗体对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