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暗黑赤眼蜂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寄生蜂。本文通过对林间蜂种的采集、中间寄主的饲料配制及饲养、室内人工扩繁等繁殖技术进行了描述。使用本技术饲养米蛾可以使米蛾发育更整齐,产卵量更高,繁殖倍数达45倍以上,符合规模化饲养的要求。以大试管扩繁暗黑赤眼蜂可使寄生率达90%以上,寄生率指标达到了一级产品的标准。研究结果为暗黑赤眼蜂的繁殖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2.
指出了随着生活水平、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大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对街道、社区的美化、防风降噪、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等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探讨了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和养护技术。以期为街道、社区的园林绿化工作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3.
采用战螟、灭幼脲、三令、16 000 IU/mg Bt、锌硫磷5种药剂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进行野外防治试验,利用黑光灯进行了野外诱集成虫试验,并对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令和锌硫磷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的野外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战螟和灭幼脲,Bt的防治效果最差;同时,黑光灯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成虫具有很好的引诱效果,寄生性天敌也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4.
广西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岩溶区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其影响因素,为岩溶山区土壤水分运动的定量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广西平果果化典型岩溶峰丛洼地荒地、草地、灌丛、林灌4种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结果]van Genuchten模型、Brooks—Corey模型和Gardner 3种模型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拟合效果都很好,相关系数均在0.93以上,且残差平方和都小于0.000 5,但van Genuchten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土壤持水能力与植被的正向演替、饱和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粉粒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容重、黏粒含量、毛管孔隙度、初始含水量和毛管含水量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植被类型,相同吸力下,表层和底层土壤的持水能力最强,中间土层的持水能力较差;不同土层深度,相同吸力下,荒地的持水能力最强,林灌的持水能力最差。[结论]同一吸力下的土壤持水能力呈现出随植被的正向演替而不断降低的趋势;研究区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导因素是非毛管孔隙度。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迹斑绿刺蛾幼虫对3种红树植物的取食选择性与叶片内含物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处理1、2中迹斑绿刺蛾幼虫对无瓣海桑的取食量基本一致,均为7 cm2/头以上,且没有明显差异,其次为秋茄,取食量为3.99 cm2/头,不取食桐花叶片,说明无瓣海桑是迹斑绿刺蛾幼虫较理想的食物。内含物含量方面,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为桐花和秋茄,最低的为无瓣海桑,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最高的为无瓣海桑,单宁含量最高的为桐花。相关分析表明,幼虫取食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具有较好负相关性,与可溶性蛋白质、总酚含量具有较好的正相关,与游离氨基酸含量成较低正相关、与单宁含量呈较低负相关,说明叶片营养物质含量影响害虫取食的选择性,而次生性物质含量的变化又与虫害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6.
文章对禽偏肺病毒病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进行了论述,详细分析了禽偏肺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7.
广西油茶病虫害调查初报及防控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2012年对广西油茶主要产区的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油茶主要害虫有7种,其中叶部害虫6种,枝干害虫1种,果实害虫1种,在上述病虫害中山茶牡蛎盾蚧和小绿叶蝉对油茶危害属于首次报道.油茶主要病害有7种.对广西油茶病虫害发生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给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8.
岩溶峰丛坡面土壤养分与水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弄拉典型岩溶峰丛山区坡面不同部位的土壤、土壤水、地表径流和表层岩溶泉水进行采样与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坡面上受人为活动干扰的稀疏人工幼林的土壤容重和黏粒含量显著高于自然恢复条件下的次生林和灌草丛,而土壤孔隙度、土壤自然含水量较低;岩溶山区土壤养分含量和水化学特征在坡面不同部位差异明显,中坡位表层土壤水的大多离子淋溶特征比其他部位弱,其稳定性也较差,说明其受坡面植被条件以及人为干预的影响较大;Ca2+、Mg2+、HCO3-和游离CO2在坡面径流发生(水土流失)的过程中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对环境的响应较其他离子更为敏感和复杂。  相似文献   
29.
本文选择桂林会仙石灰岩峰丛洼地不同地貌部位的扶芳藤为研究对象,运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6400)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对比分析洼地和山腰两种不同地貌部位扶芳藤的光合日动态和光强响应特征,并对其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洼地和山腰扶芳藤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日变化均为双峰型,且Pn日变化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不同地貌部位不同时间段的扶芳藤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stometal conductance,Gs)、胞问C02浓度(intercellular CO2concentration.Ci)、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叶面温度(leaf temperature,TI)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 available radi-ation.PAR)等光合参数的相关关系有明显的差异.洼地和山腰扶芳藤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大小表明扶芳藤既有一定的耐荫能力,又能适应一定强度的阳光辐射.两者问的差异反映了扶芳藤对不同地貌部位岩溶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0.
红椿(Toona ciliata)与思茅红椿(Toona ciliata var.henryi)同属于香椿属植物,思茅红椿为红椿的一种变种。红椿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而思茅红椿为非保护树种,在识别与鉴定两种木材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植物学分类提供一定依据。两者具亲缘关系,在木材解剖构造上具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两者差异性可区分两种木材,由此可对两种树种作出区别。在宏观上两者差异体现在材色、年轮宽度、薄壁组织类型不一;微观构造上,两者的轴向薄壁组织类型、晶簇及晶体个数及木射线高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