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用小麦完全替代玉米饲养育肥猪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旨在评价小麦完全替代玉米饲养育肥猪的可能性。采用单因子组间比较设计,选用40头体重为15 kg左右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成4组,即Ⅰ组(玉米+甜叶菊提取物)、Ⅱ组(小麦+甜叶菊提取物+小麦专用酶等)、Ⅲ组(玉米空白对照组)和Ⅳ组(小麦+小麦专用酶对照组)。试验期为120天,结果表明:Ⅱ组与Ⅰ组间的增重效果及料重比差异不显著;Ⅱ组与Ⅲ组、Ⅳ组间差异显著,日增重分别提高8.92%、9.33%,料重比分别降低9.25%、9.86%。小麦完全可以替代玉米饲养育肥猪。  相似文献   
22.
在番鸭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蚯蚓液0%、1.5%、2.5%,研究了不同蚯蚓液添加量对番鸭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5%蚯蚓液能够显著提高公番鸭的脂质代谢指标TC、TG、LDL,而对母番鸭没有显著影响;添加2.5%蚯蚓液能够显著提高公番鸭的肝脏功能指标ALB含量、白球比、ALP活性,而对母番鸭只能显著提高ALP活性;添加1.5%蚯蚓液可以显著提高公番鸭的TP、ALB、GLB含量,显著降低白球比、ALP活性,而对母番鸭则没有显著影响;添加1.5%蚯蚓液能够明显提高公番鸭的肾脏功能指标UA,而对母番鸭则没有影响。因此,用2.5%蚯蚓液饲喂番鸭能够提高公番鸭的代谢水平,且不会损伤肝脏、肾脏。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旨在评价小麦完全替代玉米饲养母猪的生产性能。采用单因子组间比较设计,选用48头胎次相近的长白×大约克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组,即对照组以玉米为能量饲料配方,不添加甜叶菊提沉物预混剂;试验组在以小麦为能量饲料配方的基础上,添加甜叶菊提沉物预混剂。试验期为空怀期至下一次空怀期发情配种为止。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头母猪平均发情间隔、采食量、平均断奶窝重、窝增重比对照组分别高16.58%、16.63%、18.66%、20.2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平均断奶个体重比对照组高11.78%,平均产仔数、产活仔数、喃乳失重、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断奶成活数、断奶成活数差异不显著(P0.05);小麦完全可以替代玉米饲养母猪。  相似文献   
24.
<正>鸡弧菌性肝炎又称鸡弯曲杆菌病,是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以肝脏肿大、充血、坏死为主要特征。赣州潭东镇一养鸡户饲养了3000羽90日龄的三黄鸡,其中阉割公鸡1000余羽突然发病,第二天死亡20余羽,养鸡户误以为是阉割引起的,未引起重视,第三天又死亡80余羽。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解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弧菌性肝炎。1病原与流行特点禽弧菌性肝炎是由弯杆菌属的嗜热弯曲杆菌,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其粪便污染饲  相似文献   
25.
鸭病毒性肠炎又称鸭瘟或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两脚麻痹无力、腹泻、流泪、头颈肿大、消化道粘膜出血和实质脏器变性、出血、萎缩等为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成年鸭及产蛋鸭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潜伏期一般为3~7d,传播迅速,病鸭精神委靡、食欲废绝、眼睑水肿流泪粘连、眼结膜充血、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头颈部  相似文献   
26.
优素精(盐霉素)主要用于畜禽饲料添加剂,具有较强的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及提高饲料报酬,促进畜禽生长发育的效果,临床主要用于防治家禽球虫病。1发病情况2005-02-17潭口某猪场2窝26头初生仔猪灌服了含有优素精的某药物2 ̄5mL,其中1窝为2日龄、1窝为哺初乳前灌服。灌服20min后出现症状;畜主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每头1mL及肾上腺素注射液每头0.3mL灌服救治,结果死亡23头,死亡率达88.4%。2症状仔猪严重衰竭,站立不起,鼻镜干燥,全身发红,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腹胀,皮肤表面有的出现紫红斑块,有的出现水泡,嘴、耳根发紫。3防治首先立即停喂优素精。…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旨在评价全小麦型饲料对猪肌肉和粪便中重金属残留的影响,近一步确定猪饲料中小麦替代玉米的可能性。40头45日龄体重1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饲喂期为127 d。饲料中:4个组的Pb和Cu含量差异不显著,小麦组的As含量小于玉米组,各组饲料中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规定。猪粪中:小麦组的Pb和Cr含量高于玉米组;4个组的猪粪各项检测指标(Cu除外)均符合《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肌肉中:4个组均未检测出As和Hg;Cr和Pb的含量符合我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规定;Cu的含量符合食品中铜限量卫生标准(GB15199-94);小麦组的Cr含量低于玉米组,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8.
对赣南藏香猪生态养殖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及其发展提出建议。主要从西藏林芝、甘肃岷县引进藏香猪种猪,在高山上采用放牧与舍饲补料相结合的饲养方式,保持其原有特性,节约养殖成本,显著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9.
不同能量饲料配方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评价不同能量饲料配方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生猪养殖饲料配制中玉米替代品的可行性。通过选用300头体重15 kg左右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成3组,即Ⅰ组(小麦+甜叶菊提沉物+复合酶等)、Ⅱ组(大麦+甜叶菊提沉物+复合酶)、Ⅲ组(玉米),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饲养试验,试验期至120 d屠宰;全期记录采食量、称重,计算料重比和日增重。结果表明:Ⅰ组(小麦)、Ⅱ组(大麦)全期料重比、日增重都高于Ⅲ组(玉米),其中全期料重比Ⅰ组(小麦)、Ⅱ组(大麦)分别比Ⅲ组(玉米)降低了0.13、0.15;全期日均增重Ⅰ组(小麦)、Ⅱ组(大麦)分别比Ⅲ组(玉米)提高了0.05 kg、0.11 kg。因此,用甜叶菊提沉物作为添加剂,配制出全小麦、全大麦饲料能够提高肥育猪生长性能,具有替代玉米配制猪饲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0.
近来.赣州市部分乡镇时有猪链球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疫病发生。该病占笔者所诊治的猪病病例的24.7%,且此病常以急性、败血性和高致死性流行.从而给许多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难于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治该病,控制其流行,笔者做了大量的临床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并有效地控制、扑灭了10余家猪场发生的猪链球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目前.该病仍在一些区域或局部流行。要完全控制、扑灭该病,尚需广大养猪户和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