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38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秦川牛品种中,Y染色体具有多态性,即中或亚中及近端着丝点Y染色体。对不同类型Y染色体公牛的精液品质,体尺及外貌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Y染色体多态性与精液品质,体尺及外貌特征不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并对其意义和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2.
123.
这次省畜牧兽医学会在蒲城县召开学术讨论会,研究和讨论有关畜禽地方良种的保种问题,我因为另有重要任务,未能分身前  相似文献   
124.
本试验经对安西草原和家畜长期调查试验,在获得大量数据基础上,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创建了包含66个活性方程的安西草畜系统模拟模型。通过模拟试验,确定出不同利用强度下草原适宜载畜量和相应生产效益。针对安西草畜系统目前效益低下、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模型提出“生态效益型”和“生态恢复型”二种治理方案,对各方案实施结果及效益作出了预测。本文最后还对草原经松耙、灌溉、施肥和补播的生产效益进行了模拟运算,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5.
近年来,增重剂在法、英、美等30多个国家的肉牛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1983年美国生产的肉牛中就有90%是用增重剂处理过的。一般经增重剂处理的肉牛,日增重可提高10—15%,饲料利用率提高6—10%,胴体品质也有所改善,特别是胴体脂肪显著减少,瘦肉率大大提高。因此,在不增加肉牛头数和饲料消耗的条件下增加了优质牛肉的产  相似文献   
126.
近十几年来,随着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竞争性蛋白结合法(CPBA)的问世,家畜生殖内分泌的研究空前活跃起来,报导文献,连篇屡牍,其中有关公牛主要性激素的研究资料也屡见不鲜。多方证明,公牛的主要性激素是产生于睾丸的间隙细胞和肾上腺皮质的睾酮。它不仅与性器管、付性器管的发育、精子的发生、性欲的维持有关、而且与骨骼、肌肉、脂肪、胴体的品质、乃至于性别的分化等均具有密切的关系。因之,吸引着无数学者对它进行多方的探讨。现在世界上,内分泌的研究单位星罗棋  相似文献   
127.
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高寒牧区优势畜种--牦牛的种质特性,以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为试验基点,探讨了在完全放牧条件下,大通牦牛的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实际称重,采集循环血样,分析了血液17种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在分子标记层次,以欧洲15个普通牛品种的有关资料为参照,比较研究了大通牦牛群体、甘南牦牛群体和3头野牦牛的13种微卫星座位的变异,揭示了大通牦牛群体遗传结构,为开发利用牦牛遗传资源提供了科学参考资料.(三)生长牦牛血清4种激素含量的动态比较研究该研究首次对生长牦牛3个年龄段(5~15、17~27、29~39月龄,G1、G2和G3组)的四种血清激素(GH、INS、T4和T3)浓度进行了为期一年6次的跟踪测定.结果表明,在冷季牧草干枯期对当年牦犊牛做简单补饲,虽然未曾改变体内循环激素的水平,但由于改善了家畜的营养状况,提高了相应激素受体的敏感性,因而比对照组牛体重增长幅度大.经319头次的测定,生长牦牛的4种血清激素在性别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5~39月龄生长牦牛血清GH、INS、T4和T3含量分别为1.635±0.914(g/ml)、6.290±2.065(IU/ml)、46.775±17.74(ng/ml)和1.190±0.707(ng/ml).4种激素血清含量在3个年龄段间和月份-季节间的变化十分明显.GH、INS和T4,特别是GH,在3月份迅速由1月份的2.913 ng/ml下降至0.793 ng/ml,显然是与此时生长牦牛在严寒和饥饿双重打击下,机体动员体组织贮备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有关.INS、T4和T3在暖季表现出与牧草营养供应基本同步一致的变化规律,与机体加强合成代谢有关.GH在暖季则维持在相对稳定或稍高的水平,但这一时期牦牛日增重达到600~700 g,进一步证明营养状况的改善,提高了激素受体的敏感性.4种激素含量的年龄与月份-季节间的交互作用都十分显著,表明影响生长牦牛血清4种激素浓度的因素错综复杂,包括家畜自身如生理状态、营养状况、遗传基础等和外部环境如气温、光照以及营养物质的供给水平等.平均INS和T4血清含量与平均日增重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38和0.805(P<0.01),证明INS和T4可用作监控生长牦牛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速度,是相对重要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28.
以豚鼠为试验动物,研究了14C-标记的葡萄糖(14C-GLUC)在动物体内的转运与代谢规律,其示踪动力学模型可用Ct=1157.0476e-0.0359t+14.6515e-0.0346t-1171.6911e-2.6976t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来描述。研究还证明,CNT对葡萄糖在动物体内转运与代谢有调控作用,有助于改善机体能量再分配。  相似文献   
129.
130.
秦川牛选育工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建国前、后秦川牛选育工作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进行了概述。下阶段拟针对目前秦川牛在体型外貌、生长发育上存在的某些缺点,导入1/4外血,使其肉 一步有所提高,成为国际上一流的肉牛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