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惠州市惠城区生态景观林带树种早期生长表现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内3号和10号生态景观林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班调查5个样点内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惠城区生态景观林带5个样点的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7.8%,树高与胸径均值分别为2.6 m和7.5 cm,早期生长情况总体较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样点的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顺序为:龙丰>水口>汝湖>小金口>白鹭湖;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保存的树木生长表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号生态景观林带综合排名前3的树种配置模式分别是3-14、3-18、3-2,其中模式3-14保存的造林树种为凤凰木、黄槐、鸡冠刺桐、樟,模式3-18保存的树种有凤凰木、樟,模式3-2保存的树种有大叶紫薇、凤凰木、黄槐、樟;10号生态景观林带树木生长表现综合排名前3的分别是10-10、10-14和10-2配置模式,其中模式10-10保存的树种为大叶紫薇、簕杜鹃,模式10-14保存的树种为凤凰木、黄槐、美丽异木棉,模式10-2保存的树种为大叶紫薇、凤凰木、红花羊蹄甲、美丽异木棉.  相似文献   
22.
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培养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区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代谢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培养微生物数量随沿程变化较为明显,同时受到时间变化影响;5个采样点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能力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大;大多数采样点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优势度不随时间变化且采样点之间的丰富度和优势度差异不明显,随时间的变化个别采样点微生物群落的均匀度受到了影响且不同采样点之间差异较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个采样点土壤微生物在利用碳源方式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23.
以“美国大速生”和“香港玻璃”2个散叶生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12、16、20h 3个不同光周期对生菜形态指标、品质和离子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的延长能够显著提高生菜的株高、叶数、第7叶叶长及叶宽、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和地上部分干重;随着光周期的延长,生菜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硝酸盐含量显著减少,以上二者呈负相关关系,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随着光周期的延长,生菜对硝酸根、磷酸根和钾离子的吸收量显著增加,铵根吸收量有所增加,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
在青海柴达木盆地选择6个重要的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分布区域,通过测定不同白刺居群的土壤pH、有机质(OM)、全氮(N)、全磷(P)、全钾(K)、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对比不同白刺居群间的土壤养分差异,分析其空间变异性以及与地理位置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显著空间变异性,土层深度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各养分指标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规律不明显。2)3个土层深度(0~15 cm,15~30 cm,30~45 cm)土壤pH、OM、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含量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是:8.37~9.21、3.34~20.68、0.18~1.21、0.35~0.75、16.12~22.04、5.13~553.28、1.10~52.54 g·kg-1和103.83~562.28 mg·kg-1。3)3个土层深度的各土壤养分含量平均值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4)3个土层的土壤OM和全N含量纬度、经度和海拔分别呈显著正相关、负相关和负相关,表层土壤(0~15 cm)有效P和速效K含量与纬度、经度和海拔分别呈显著正相关、负相关和负相关,经度和海拔还显著影响30~45 cm深土壤速效K含量。此外,综合分析各养分含量发现怀头他拉镇白刺居群土壤肥力最高,而茶卡镇和乌兰柯柯镇肥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5.
干旱胁迫对华南地区三种苗木蒸腾耗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岩裸露地区土壤普遍具有土层浅薄、保水性差的特征,因此石灰岩地区植物会经常面临干旱胁迫逆境。该研究选择华南石灰岩地区常见的任豆,以及两种石灰岩地区造林供选树种楝叶吴茱萸、车轮梅,通过比较分析这三种植物的盆栽苗木在不同的干旱胁迫程度下的叶片水势、耗水量以及耗水速率,揭示蒸腾耗水规律,为评价植物抗旱性能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在水分亏缺条件下进行造林或者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指导。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苗木以白天的耗水为主;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日总耗水量的大小顺序均为:任豆〉车轮梅〉楝叶吴莱萸正常水分条件下三种苗木的耗水速率日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轻度干旱胁迫时,楝叶吴菜萸和车轮梅的耗水速率日变化趋势则呈“双峰”曲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干旱胁迫较为严重时,三种苗木的耗水速率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比较小,在7.9~114.3μmol.m^-1·s^-1之间。综合实际耗水速率的降幅以及重度干旱胁迫下的耗水速率来看,抗旱节水性能大小为:任豆〉车轮梅〉楝叶吴茱萸。  相似文献   
26.
孙娜  王艳君  邱权  樊正强 《北方园艺》2019,(20):150-156
激光传感作为一种新型传感技术,能够通过非接触方式获取目标物形态特征。相比其它类型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精确度高、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该传感器已经被广泛用于农业应用研究。该研究从激光传感器的测距原理和在农业中的应用2个方面进行阐述。激光传感器的测距原理分为三角测距法、TOF法和干涉法。后2个方法的精度高,但对硬件设备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选用合适的激光传感器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效率。目前,激光传感器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机械自主导航、农田地形测绘和作物生长状况监测3个方面。农业机械通过安装激光测距仪可以帮助实现自主导航,如障碍物识别和路径规划;使用激光测距仪对农田地形进行测绘,有助于人为改善土地的平整度,从而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将激光传感器与其它传感器结合使用,能够实现监测作物的生长状态以便及时的人为补充作物生长过程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27.
陈洋  李赢  华铁丹  邱权 《农业机械学报》2023,54(7):79-87,155
引入无人自主系统实现水渠网络智能化巡检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监控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无人机、无人车协作执行水渠巡检任务时,无人机在水渠上空完成巡检工作,无人车可作为无人机的运载平台和能量补给站,有助于实现大规模水渠网络的快速自主巡检。但是,受到水渠网络、道路网络的双重约束,无人系统的路径规划面临较大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最小化完成整个巡检任务时间为目标,首先基于度约束提出了水渠网络分割方法,将巡检任务分配给无人机,使无人机在巡检各子区域时不需要起飞或降落进行充电。然后基于遗传算法为无人机和无人车计算最优运动路径。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当无人机以速度60 km/h、无人车以速度40 km/h匀速工作时,按人工步行巡检速度2 km/h计算,无人系统的巡检速度为人工巡检的8.4~9.8倍。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决温室生产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等问题,需要提高温室的自动化程度。该研究指出了自动化温室的特点及其局限性,为满足现代温室发展需要,提出使用机器人技术来提高温室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温室生产效率,并对实现"无人温室"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LED光源下不同光照时间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LED光源下光照时间的延长对生菜生长、品质和离子吸收量的影响,选择3个光照时间(12,16,20 h)和2个生菜品种(美国大速生和香港玻璃)进行水培实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延长光照时间能够提高生菜的株高、叶长和叶宽、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和地上部分干重;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生菜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硝酸盐含量显著减少,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其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延长光照时间能够显著增加生菜对硝酸根、铵根、磷酸根和钾离子的吸收量。因此,LED光源下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增加生菜株高、叶面积和产量,改善品质,并促进离子吸收。  相似文献   
30.
以青藏高原地区各地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等20种灌木树种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测定此20种灌木在生长初期(5月)和生长旺期(7月)的全根系特征值(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分叉数)和微细根(直径≤2 mm)特征值(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研究灌木在生长初期和旺期根系特征,并根据根系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月和7月灌木树种之间全根系和微细根系特征值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时期灌木树种各根系特征值大小顺序有所不同,并且7月灌木树种根系特征值大小顺序规律与5月不一致。(2)与5月相比,灌木7月全根系和微细根特征值均呈不同幅度增加,其中全根系和微细根特征值中增幅最大的分别是全根体积(175.14%)和微细根根尖数(74.56%)。(3)全根系特征值4个指标之间和微细根系特征值5个指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全根系特征值和微细根特征值之间总体呈显著正相关,仅5月全根体积与各微细根特征值相关性不显著。(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月各项指标载荷均比5月份对应指标高,并且7月微细根特征值指标载荷相对高于对应全根系指标,测定灌木7月的微细根系特征值,能更好地反映灌木根系特征。(5)从根系特征角度综合评价,20种灌木大致可以分为5种类型(抗旱能力依次减弱):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为第1类,抗旱性最强;三颗针Berberis julianae、树锦鸡儿Caragana arborescens为第2类;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蔷薇Rosa multifl ora和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为第3类;唐古特莸Caryopteris tangutica和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为第4类;其余11种灌木为第5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