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7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本文介绍了光合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光合细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作用以及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期为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高产泌乳母猪饲粮蛋白质与赖氨酸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产活仔 1 2头以上的经产母猪为对象 ,研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 1 1 .5 %、1 3 .8%、1 5 .9%、1 8.0 %和2 0 .2 % ,相应的赖氨酸为 0 .61 %、0 .74 %、0 .87%、1 .0 %和 1 .1 2 %的 5种等能饲粮对母猪繁育、泌乳及血浆尿素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的提高 ,母猪泌乳期失重减少 (P <0 .0 5 ) ,泌乳量则显著提高 (P <0 .0 5 )。仔猪 2 0和 3 5日龄的窝重均显著受母猪饲粮营养水平的影响 (P <0 .0 5或P <0 .0 1 )。血浆尿素N随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P <0 .0 5 ) ,但血浆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无显著差异。无论母猪繁育效果和泌乳性 ,均以第 4组饲粮即母猪日摄入蛋白质 868g,赖氨酸 4 8.3g时 ,获得了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3.
高温期间不同浓度ASA对依莎蛋鸡促蛋效果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邵庆均,方立威,张金枝,施明华,姜中其,林驰蛋鸡生产的适宜环境温度范围在12—23℃,持续在29℃以上的环境温度对产蛋鸡产蛋性能有不良影响。当气温高达35℃以上时,产蛋率只有适温条件...  相似文献   
94.
竹叶黄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 4 0头断奶杜洛克仔猪随机分成 2个处理组即对照组 (无抗生素组 )和竹叶黄酮组。每个处理组设 2个重复 ,每个重复 10头 (全为母猪 ) ,饲养 31天。研究了添加 0 .0 1%的竹叶黄酮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粮中添加竹叶黄酮可使仔猪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 2 6 .2 4 % (P <0 .0 5 ) ,饲料利用率提高 17.7% ,断奶仔猪腹泻率比对照组低35 .9% ,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 36 .5 %。说明竹叶黄酮对仔猪生产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
蛋白质作为水产动物的主要功能物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鱼粉因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氨基酸组成平衡被认为是水产动物最好的蛋白质来源。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用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概况以及混合植物蛋白数量的增加对鱼类生长性能、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率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对虾抗菌肽Penaeidin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寄主先天性免疫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已经对其他节肢动物(包括昆虫和螯肢动物)体内的大量抗菌肽进行了研究鉴定,对甲壳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抗菌肽的研究报道却较少。Penaeidins是从南美白对虾血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组抗菌肽。本文介绍了Penaeidins的结构、抗菌属性、免疫功能以及受到微生物刺激时Penaeidin基因的表达和Penaeidins的分布,并且对Penaeidins以及其他抗菌肽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
北美鲟鱼种类及其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鲟鱼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软骨鱼类 ,它们大多个体较大 ,大约在 2亿 5千万年前演变而成。鲟鱼目前尚保留了不少原始鱼的特征 ,如尾鳍歪形 ,体内除头骨外都是软骨 ,体外表皮无鳞但有五行骨板 ,多数个体大且寿命较长。在分类上 ,鲟鱼属于辐鳍亚纲 ,硬鳞总目 ,鲟形目。全球现存的鲟鱼有两个科 ,即鲟科和匙吻鲟科 (或称白鲟科 ) ,共 2 8种。在北美现存有鲟鱼共 8种 ,包括鲟科鱼 7种和匙吻鲟科鱼 1种 ,具体见表 1。北美鲟鱼与世界各地的其它鲟鱼一样 ,有表 1 北美现存的鲟鱼种类中文名英文名学  名匙吻鲟Americanpaddle…  相似文献   
98.
匙吻鲟受精卵的孵化及仔幼鱼培育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匙吻鲟孵化率、成活率以及生长情况的统计 ,探讨水中溶氧、温度、pH值、饲养密度对匙吻鲟受精卵孵化和仔幼鱼培育的影响 ,初步得出了受精卵孵化和仔幼鱼培育的适宜条件 :温度 18~ 2 0℃、pH值为 7 0~ 8 0 ,匙吻鲟体长在 1~ 4cm时 ,适宜饲养密度为 80 0~ 10 0 0尾 /m3 ,4~ 6cm时 ,适宜密度为 4 0 0~ 5 0 0尾 /m3 。  相似文献   
99.
综述了我国主要对虾养殖品种对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的营养需求和量化指标。分析了各品种对糖类的利用率,以及某些糖类在对虾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并报道了对虾对糖类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00.
亚洲尖吻鲈(Latescalcarifer)是咸淡水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生活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如中国的东海南部及南海、印度、缅甸等地。由于亚洲尖吻鲈生长速度快,在8个月时间内可以生长至上市规格,一般生长速度为1kg/年,且亚洲尖吻鲈具有很多特性使得其适合于进行沿海养殖,如在浑浊度高而盐度不断变化的水中生长良好、能够适应粗养及网箱高密度养殖条件、比较容易驯化等,故而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海水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对亚洲尖吻鲈的养殖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养殖工作者参考。一、亚洲尖吻鲈养殖环境的水质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