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6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恢复措施草地中典型毒杂草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放牧、围封和综合措施(围封+施肥+划破+补播)3种不同处理,比较披针叶黄华形态特征、器官生物量和资源投资状况,以揭示不同恢复措施对披针叶黄华繁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封和综合措施显著降低了披针叶黄华的生殖枝高、营养枝高、每株分枝数、花和荚果数量(P<0.05).围封比放牧处理显著增加了披针叶黄华的根系生物量和生殖投资,显著降低了茎叶投资(P<0.05);综合措施比围封处理显著降低了披针叶黄华的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花和荚果重以及生殖投资(P<0.05).3种处理下披针叶黄华的茎叶生物量与总生物量之间极显著相关(P<0.01).植物可以通过调整繁殖对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围封对严重退化草地上披针叶黄华的防控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结合施肥、划破、补播措施才能使其得到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测定了甘南桑科高寒草甸草地不同月份不同处理下牧草微量元素(锰(Mn)、铁(Fe)、锌(Zn)、铜(Cu))含量及牧草生物量,对牧草微量元素的季节动态及其盈缺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不同利用措施对草地牧草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处理下不同月份的牧草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季节性,Mn,Fe,Cu含量季节动态为“V”字形,Zn含量大致呈“W”字形;同一月份不同处理的牧草的微量元素含量也有所不同,其含量大小为封育 >补播 >施肥 >放牧。除Cu外,其余3种微量元素含量均在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3.
为探究AM真菌参与垂穗披碱草间防御信号介导的抗虫机制,本研究设计了4个处理,分别为A:有菌丝和根连接、B:有菌丝连接无根连接、C:无菌丝和根连接、D:旋转后无菌丝和根连接。于分蘖期进行试验,测定菌根侵染率,收集和分析虫害后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且对蝗虫有一定的负趋性;有菌丝连接比无菌丝连接的植株产生的挥发性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含量和种类多;蝗虫采食供体垂穗披碱草诱导受体产生的有效成分包括(E)-2-己烯-1-醇((E)-2-hexen-1-ol)、芳樟醇(Linalool)、十四烷(Tetradecane)、香芹酚(Carvacrol)、苯甲醛(Benzaldehyde)、石竹烯(Caryophyllene)等物质。证明AM真菌可作为垂穗披碱草株间交流的通道。  相似文献   
54.
几千年来,传统藏族文化对藏区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世纪由于外来文化迅速扩张,对藏文化的冲击给藏区生态系统保护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在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应当发挥传统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加强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5.
基于BP网络的典型草原群落自然演替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全  邵新庆  王赟文 《草地学报》2008,16(3):251-255
以典型草原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草地生态系统自然演替恢复的动态变化,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以演替年度为输入量,群落的凋落物、含水量、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微生物量C、土壤N、地上生物量和多年生禾草密度为输出量,对典型草原群落自然演替进程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BP-NN的稳定性较好,各参数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为2.04%,说明BP-NN可适用预测典型草原群落自然恢复演替,其优势在于可模拟了解较少或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较大的系统行为,这是传统数学模型所无法实现的,因而是对传统机理模型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6.
试验以人工湖泊毗邻的放牧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人工湖对放牧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特征的影响,为放牧草地的改良提供一定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湖距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呈降低趋势,土壤电导率(EC)值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在0~10cm土层最高,并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pH在不同土层间无明显差异。在建湖3年后,距湖区较远的表层土壤含水量高于相同距离下建湖初期的。距湖越近,植被生长状况越好,其生物量、盖度、多样性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7.
在天然草地健康评价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大小对评价结果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为探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地健康状况的合理评价模型,通过均方差权值法对甘南桑科草原不同培育措施高寒草地的植物群落盖度、优势层高度、干草产量和植物根层土壤有机质进行客观赋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各种培育措施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施肥处理草地健康状况最好,而放牧干扰草地的最差;3.均方差权值法对草地植物盖度和植物群落优势层高度、干草产量及植物根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客观赋值可以用于甘南桑科草原草地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58.
锰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及锰中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锰是植物体内重要生命元素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对植物的光合放氧、维持细胞器的正常结构、活化酶活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过量的锰亦会对植物造成毒害。它可抑制Fe2+和Mg2+等元素的吸收及活性,并可破坏叶绿体结构导致叶绿素合成下降及光合速率降低。作者详细阐述了锰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及植物的多种解毒或耐性机制。并对锰与植物关系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59.
在退化草地上建造人工湖泊,可以使人工湖泊与毗邻退化草地形成近湿地生态系统,从而可能改善毗邻退化草地的生态环境,积极影响退化草地土壤中养分的流动,加快退化草地的修复。本研究分析了人为建造人工湖泊后3年内(2014年、2015年、2016年)湖泊毗邻的退化草地土壤碳氮磷在离湖距离(10m、60m、100m、150m、250m、600m)上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如下:距离上,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在上层土壤(0~10cm和10~20cm)中与距离有显著(P<0.05)的线性关系,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在建湖3年这个短时期内,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形成了一个近湖效应,即靠近湖的养分含量高。年际间,自建湖后土壤全磷随着年数的增加在各个土层均显著降低。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在建湖初期2014年在距离上特异性较大,经过建湖3年后,2016年时在距离上的特异性减弱。这些结果表明,人工湖影响毗邻退化草地土壤中养分流动,尤其在距离上有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建湖对毗邻退化草地的养分产生一定的影响,表明人工湖对放牧草地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60.
豌豆品种高寒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于1998-1999年期间,观察了3种引进一年生豌豆(Pisum sativum)品种在高寒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3种豌豆均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并能完成整个生育期。其中中豌8号生产性能最佳,其蛋白质含量、产草量和种子产量均高于其它2种豌豆,分别为25.89%、7.92t/hm^2、3.9t/hm^2,可作为高寒牧区的优良一年生豆科牧草。而饲用豌豆瘤体粉色,有效固氮的根瘤多于另外2个品种,在改良和培肥土壤方面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