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2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为了对地方送检的病鹅做出正确诊断,试验采用患病雏鹅的肝脏、脾脏、肾脏作为病料分离病毒,经分离鉴定获得1株鹅细小病毒和1株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并用此病料研制成自家苗。结果表明:该自家苗对小鹅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均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42.
<正>1进雏前育雏舍的准备1.1消毒首先用火碱对地面、墙壁、棚顶等环境喷雾消毒,饮水器和食槽用消毒液浸泡消毒,之后用清水清洗并放入舍内;其次用高锰酸钾加甲醛对育雏舍进行封闭24 h烟雾熏蒸消毒,鸡雏进舍前一天对舍进行通风;再用消毒液对地面喷洒一遍。1.2温度烟雾熏蒸消毒、鸡雏进舍前均要保证舍内温度达到25℃以上。要确保鸡雏临进入舍前,舍内温度能马上升到31℃以上。2进舍后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3.
44.
本试验采用辛酸去脂、饱和硫酸铵溶液盐析法提纯鹅卵黄抗体IgY,采用SDS-PAGE方法分析其纯度;用纯化后的IgY免疫试验兔,收集血清,测定血清抗体效价;采用辛酸-硫酸铵法结合Protein G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免血清IgG,用改良的高碘酸钠法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直接ELISA法测定标记物效价.结果表明,提纯的鹅卵黄IgY浓度为11.5 mg/mL,纯度约为92%;血清琼脂扩散抗体效价为1∶32;Western Blotting试验证明,兔血清中含有抗鹅卵黄抗体IgY重链及轻链的特异性抗体;直接ELISA法测得标记物效价为1:1 100.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禽流感的发病趋势呈逐渐上升的态势,这不仅给养鸡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对农业的危害也更为严重。现笔者将禽流感的基本情况做一简单阐述,以供广大养殖户朋友参考借鉴。禽流感常被人们称为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  相似文献   
46.
本试验旨在研制小鹅瘟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二联PCR检测试剂盒,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根据小鹅瘟和鹅病毒性肠炎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分别对试剂盒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保存期进行研究,之后进行临床扩大试验。该二联PCR诊断试剂盒能扩增出预期的小鹅瘟375 bp核酸片段和鹅病毒性肠炎223 bp核酸片段,与鸭瘟病毒、鹅副黏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能检测到小鹅瘟病毒104 ELD50/mL,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2.5×10-1ELD50;不同批次的试剂盒对同一样品检测结果一致;常温下至少可保存5个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该二联PCR检测试剂盒能够对小鹅瘟和雏鹅病毒性肠炎早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检疫提供了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7.
鸡痘是鸡痘病毒(FP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各年龄和品种的鸡都易感染,但雏鸡的敏感性最高。鸡痘病毒主要侵害鸡,可引起皮肤痘疹和黏膜病变,因此临床上通常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两种类型。前者在冠、肉髯、喙角、眼皮和耳球等头部裸露皮肤以及腿、翅和泄殖腔等体表无羽毛部位形成散在的、结节状的增生性的痘疹和结痂为特征,后者可引起口腔、咽喉和上呼吸道黏膜出现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并常形成白色干酪样假膜,  相似文献   
48.
对采自白城市的疑似鹅病毒性肠炎的病死雏鹅病料,经过病毒分离培养、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PCR检测,证明所分离的病毒确为鹅病毒性肠炎病毒。  相似文献   
49.
吉林省某规模化养猪场送检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死猪病料,采用不同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结果分离出3株疑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通过对分离菌进行镜检、培养特性试验、生化特性试验、PCR鉴定,确定为3株均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具有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50.
对采自松原市的疑似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的羔羊病料,用犊牛睾丸原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观察细胞病变;将出现病变的病毒细胞培养液接种家免和羔羊后,出现典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的临床症状;对病毒细胞培养液的电镜观察,发现了副痘病毒,证明确为羊传染性脓疤性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