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讨PP333对粉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金粉1号粉蕉品种苗期淋施PP333,以淋施清水为对照(CK),于收获期测量粉蕉茎、叶、果等部位的性状指标,采用分光光度计及滴定法测定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在金粉1号叶鞘处和植株周围淋施PP333(T1和T2处理),其植株高度分别为3.70m和3.32m,极显著低于CK(P0.01),叶片厚度增加0.13~0.16 mm,极显著厚于CK;T2处理的叶间距比CK减少4.38 cm,且差异极显著;果穗长和周长、果指外弧及内弧长、产量和品质等指标与CK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为粉蕉的矮化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菊叶薯蓣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菊叶薯蓣种苗的繁育问题,用不同种类、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菊叶薯蓣幼嫩茎段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启动培养用M S 6-BA 0.2m g/L KT 1.0m g/L NAA 0.01m g/L诱导不定芽萌芽率为100%,效果最理想;继代培养用M S 6-BA 0.8m g/L NAA 0.2m g/L诱导芽的增殖系数超过3,长势较理想;生根培养用1/2M S IBA 1.5m g/L NAA 0.3m g/L诱导生根长苗率达90%以上,对生根培养的效果最佳;采用河沙 塘泥假植菊叶薯蓣组培生根苗成活率高,生产成本降低;表明应用组培快繁技术能为菊叶薯蓣的规模化种植提供充足的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33.
6-BA对麝香百合组培继代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种培养基基础上,改变植物激素6-BA浓度配制不同的培养基,对麝香百合继代苗进行继代培养;通过对继代苗生长情况的统计学分析,显示了高浓度6-BA对小鳞片分化、对小鳞茎外围次生小鳞片的形成都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小鳞茎植株的生长高度有严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4.
优质番茄快繁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的浸种、消毒等方法处理优质番茄百利种子,对其子叶进行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温水浸泡及切口处理种子能获得优质的番茄种子芽苗;以子叶为外植体,在MS+6-BA 2.0 mg/L+IAA 0.5 mg/L培养基上能较好地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6-BA 1.0 mg/L+IBA0.03 mg/L培养基上分化出芽最多,成苗状况较好;在MS、MS+NAA0.1 mg/L培养基上生根培养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5.
为了构建广西具有优良性状的蕉类遗传结构,本研究收集了广西7个不同地理来源的5大种类具有优良性状的蕉类资源,利用PCR技术将这些蕉类资源细胞核DNA的ITS序列及叶绿体DNA的trnL-F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对测序所获得的序列进行STRUCTURE分类、PCoA排序、AMOVA分析、群体遗传分化(FST指数)及基于NJ树和UPGMA树的聚类分析,进一步研究蕉类资源遗传变异分布和遗传变异水平。STRUCTURE结果显示:当K=2时,Delta K出现了最高的峰值,即将个体分为2个类别最合适,大蕉中的多数和野蕉中的少数可归为第一类,所有粉蕉、鸡蕉、香蕉和大多数的野蕉归为第二类。PCoA排序图显示粉蕉虽然个体数量较多,但是遗传多样性较低,而大蕉和野蕉具有较高的多样性。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的个体间,方差占总和的63.088%,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大于品种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方差分别占总和的27.676%和9.236%。遗传分化非常大(FST>0.25)且P<0.05的群体绝大多数在不同蕉类型之间。NJ树和UPGMA树同样显示不同蕉类型之间的群体遗传距离较远。以上结果表明野蕉存在的历史最久,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变异;在人工杂交育种时,不同蕉之间的交配可能产生更多的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后代;具有育种潜力性状的粉蕉分布在遗传关系非常近的一个群体内,今后的资源收集时应该更加注重对某个粉蕉群体的详尽调查以发现更多的可利用性状。研究结果有助于对广西具有优良性状的蕉类资源的蕴藏状况和遗传潜力进行评估,为进一步的育种学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以"野酿2号"、"野酿1号"2个毛葡萄品种为试材,在广西地区正常栽培管理条件下,连续5年观察并分析了2个毛葡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及果实品质特性等。结果表明:"野酿2号"毛葡萄品种综合性状优于"野酿1号","野酿2号"的结果枝率为92.1%、结果枝平均果穗数2.6穗、结实系数2.4、坐果率达36.9%,均高于"野酿1号";"野酿2号"的出汁率达72.8%、总糖含量9.78g/100mL、糖酸比5.96、单宁含量为0.32g/100mL、蛋白质含量0.54g/100mL、维生素C含量6.32g/100mL、氨基酸总含量0.54g/100m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均高于"野酿1号";总酸含量1.64g/100mL,低于"野酿1号";"野酿2号"果穗比"野酿1号"大,平均穗重182.91g,产量达1 360.6kg/667m2,极显著高于"野酿1号"。综合性状表明,"野酿2号"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稳产特性,生产上已逐渐替代"野酿1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利用SSR标记进行毛葡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阐明毛葡萄种质的亲缘关系,为有效利用野生毛葡萄种质及挖掘优良基因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筛选的多态性SSR引物对70份毛葡萄进行SSR扩增,评价不同种质遗传多样性,并分析亲缘关系。【结果】从4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6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23 条带,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数3-15个,多态率26.7%-100.0%。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毛葡萄种群Nei’s 基因多样性平均指数为0.4412,多样性信息平均指数为0.6308,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Nei’s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70份毛葡萄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0-0.89。UPGMA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1 处,70 份毛葡萄材料可分为3大类群:第一类包含两份毛葡萄材料,编号为70和91,均来自广西罗城县;第二类包含5份材料,编号为28、1、129、3和131,除131外,其余4份来自广西罗城县;其他63份归为第三类,其中50份为广西罗城县毛葡萄。【结论】广西罗城县毛葡萄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毛葡萄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武鹏  赵明  何海旺  龙芳  林茜  邹瑜  潘永杰  李贤高  吕朝安  韩晓华  莫天利 《种子》2021,(2):146-148,F0003
野酿4号毛葡萄是野酿1号的芽变枝条育成的新品种。其果粒圆球形,平均单粒质量2.35 g,比野酿1号重0.8~0.9 g;果穗圆锥形,平均穗质量155.0 g,比野酿1号重40.0~50.0 g,在南宁地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植株生长势强,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强,易栽培。  相似文献   
39.
适宜控制培养基用量,能稳定威廉斯B6香蕉组培苗生长量、繁殖率,减少原料投入.30ml的用量其增殖率最高、培养基利用率较高,超过30ml的用量其增殖率相对下降,培养基利用率降低,但单苗增重量最大,综合考虑培养基损失、蕉苗耐SO2性等因素,认为培养基用量应控制在25~30ml/瓶.威廉斯B6在封闭的15 g/100 ml Na2SO3环境下表现出比粉蕉、大蕉较高的SO2敏感性,但与巴西蕉类似.此为香蕉组培苗标准化生产及不同品种香蕉苗的抗SO2逆境管理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40.
适宜控制培养基用量,能稳定威廉斯B6香蕉组培苗生长量、繁殖率,减少原料投入。30ml的用量其增殖率最高、培养基利用率较高,超过30ml的用量其增殖率相对下降,培养基利用率降低,但单苗增重量最大,综合考虑培养基损失、蕉苗耐SO2性等因素,认为培养基用量应控制在25~30ml/瓶。威廉斯B6在封闭的15g/100ml Na2SO3环境下表现出比粉蕉、大蕉较高的SO2敏感性,但与巴西蕉类似。此为香蕉组培苗标准化生产及不同品种香蕉苗的抗SO2逆境管理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