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试验用鱼:当年草鱼种取自深圳市东山养殖场。共300尾,挑选健康且大小较均匀的个体,于室内水泥池中驯化一周后供实验用。 试验饲料:试验用饲料由中科院南海海洋所配制。主要成分:玉米粉50%,花生饼30%,鱼粉10%,其它成分10%。鱼用化十香味素由中外合资广州化十营养保健饲料公司提供。 试验条件与日常管理:试验于室内1.5×1×1米的水泥池中进行。试验阶段水温控制在25±1℃。日投饲量按试验鱼体重的3%,每天早上8点及下午5点各投喂一半。每天早上清除残饵一次。为保持实验条  相似文献   
72.
实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蚯蚓(5%、7.5%、10%)和蚯蚓粪(2%、4%、6%),饲养平均体重(54.03±0.15)g的草鱼100 d,研究蚯蚓和蚯蚓粪对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蚯蚓和蚯蚓粪可显著提高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P<0.05),以添加7.5%~10%蚯蚓和6%蚯蚓粪效果最好,对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肌肉氨基酸总量方面,除去2%蚯蚓粪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以添加7.5%蚯蚓实验组氨基酸总量最高;在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方面,7.5%蚯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各实验组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在肌肉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各实验组间差异不显著;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蚯蚓和蚯蚓粪均可提高EAAI值,以添加7.5%蚯蚓时EAAI值最高。综上所述,添加一定浓度的蚯蚓和蚯蚓粪有改善草鱼肌肉品质的趋势,以添加7.5%蚯蚓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3.
水产饲料粘合剂的研制及应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邹记兴随着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以及高密度精养鱼池和网箱的大量涌现,传统的完全靠天然动植物饵料喂养鱼虾的饲养方式已逐渐成为历史,人工配合饲料已在水产养殖中占主导地位。进入90年代后,...  相似文献   
74.
实验旨在研究在组胺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添加剂,观察添加剂对饲喂高含量组胺饲料的黄颡鱼的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初始体重为(1.93±0.05) g的黄颡鱼525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饲养周期为70 d。实验分组为对照组(0添加剂)、组胺组(组胺饲料组)、罗伊氏乳杆菌组(组胺+罗伊氏乳杆菌)、复合物组[组胺+复合物(碧生素)]、肉桂醛精油组(组胺+肉桂醛精油)。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的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组胺组的增重率低于其他实验组;对照组、罗伊氏乳杆菌组和复合物组的特定生长率与存活率高于组胺组和肉桂醛精油组(P<0.05)。(2)组间的黄颡鱼血清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组胺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最高;肉桂醛精油组的血清三酰甘油含量最高;组胺组的二胺氧化酶、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活性最高;罗伊氏乳杆菌组与复合物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肝脏抗氧化指标检测中,复合物组与肉桂醛精油组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组胺组(P<0...  相似文献   
75.
通过构建池塘养殖水异位生态治理技术工艺,比较处理工艺不同环节水质指标,分析了治理工艺对池塘养殖水的水质净化效果及其应用价值.结果表明,与原养殖池相比,生态处理工艺中的沉淀池、曝气氧化池以及生态净化池的化学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余氯、总氮、总磷等质量浓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溶解氧呈上升趋势,池塘养殖水生态处理...  相似文献   
76.
<正>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为海水名贵鱼类之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近几年来,青石斑鱼作为海水养殖的高档品种在广东、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区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养殖户饲养青石斑鱼还是以小杂鱼为主,营养不够全面,而且很容易引起水质污染和疾病发生。目前,国内石斑鱼配合饲料已有初步研究,包括人  相似文献   
77.
利用人工孵化的杂交鳢初孵仔鱼,在水温(26±1)℃条件下进行其饥饿试验并确定仔鱼的初次摄食不可逆点(PNR)。结果表明,杂交鳢仔鱼孵化后第2天开始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此时卵黄囊缩小至原来的1/2,与油球一同继续被仔鱼吸收;孵化后第7天卵黄囊和油球被完全吸收,混合营养期为5d。杂交鳢仔鱼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孵化后第6天,此时卵黄囊已吸收完全,油球有残留。当初次摄食率降至最高初次摄食率的50%时,仔鱼进入不可逆期,不可逆点出现在仔鱼孵出后的第7~8天。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彭泽鲫生长、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最适添加量,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了饲养试验,以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和分别添加0.06 %、0.12 %、0.18 %和0.24 %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饲喂彭泽鲫。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彭泽鲫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效率,当添加量达0.12 %时,试验鱼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继续增大添加量,增重率和饲料系数的变化不显著;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0.24 %的试验组,试验鱼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彭泽鲫肝胰脏和肠道内蛋白酶的含量,但对肝胰脏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试验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彭泽鲫的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增强其消化酶的活性和抗氧化功能,其最适添加量为0.12 %。  相似文献   
79.
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俗称鮰鱼、江团、肥沱,是分布于长江中的名贵鱼类。分类学上隶属鲶形目,鲿科,鮠属,因其吻较长,故称之为长吻鮠。长吻鮠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为0~38℃,生长适温为15~30℃,pH范围6.5~9.0,最适pH7.0~8.4,不耐低氧,当池塘水质溶解氧低至2.5mg/L时,则会浮头。长吻鮠营底栖生活,喜集群、畏光,属温和肉食性鱼类,同类之间不存在相残现象,鱼苗阶段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3cm后摄食水蚯蚓,经转食驯化,也食人工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80.
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野性小、易驯食人工配合饵料等优点,2009年进行了杂交鳢的池塘高效养殖试验。两口共0.47 hm2鱼塘,共投放规格为6 000尾/kg的苗种50 kg,经过6个月的养殖后,杂交鳢渔获量为48 555 kg,销售收入59.78万元;成本包括饵料46 020 kg、冰鲜鱼1 000 kg等,共计45.32万元,纯利润14.46万元,平均利润30.76万元/hm2,饵料系数为1.03。结果表明,杂交鳢养殖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