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1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鸭是一种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水禽,对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各基因功能及其与生产、抗病能力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细胞因子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对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FQ-PCR)技术是RNA定量领域  相似文献   
42.
禽类红细胞免疫功能与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RBC)表面含有许多免疫相关物质,如Ⅰ型补体受体(CR-1)、Ⅲ型补体受体(CR-3)、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FA-3)、人类补体膜辅助因子蛋白(MCP)、衰变加速因子(DAF)、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这些免疫相关物质不仅使RBC具有识别、存储、递呈抗原、清除免疫复合物(IC)、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等作用,而且自身还具备完整的自我调控系统,广泛参与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RBC这种参与机体免疫调控的功能使RBC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RBC免疫功能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43.
红细胞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Siegel(1981)[1]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红细胞(RBC)有多种免疫功能,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新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就红细胞免疫进行了大量研究,相继发现RBC具有吞噬抑制因子(PIF)、NK细胞增强因子(NKEF)、特异性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因子和广谱趋化因子受体.上述发现充分证明RBC是血循环中十分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在机体免疫应答及其调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4.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了毒害艾美耳球虫首次、二次感染雏鸡后,其泪液和气管液的IgAI、gMI、gG含量变化。结果发现,艾美耳球虫首次感染雏鸡后,其泪液和气管液的IgA、IgMI、gG含量在一定时期内较对照雏鸡明显增加;艾美耳球虫二次大剂量攻击感染雏鸡后,上述免疫球蛋白含量呈现一过性下降,随即开始回升,14 d时较对照和首次感染雏鸡明显增加。表明球虫首次感染所激发的高水平体液免疫对其二次感染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本实验应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法系统地研究了雏鸡饲喂益生素后,其免疫器官的体液免疫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发现雏鸡应用益生素后,法氏囊和脾脏IgG、IgM、IgA生成细胞数量均比未饲喂益生素的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IgM、IgA生成细胞数量于饲喂益生素后7 d达到峰值,IgG生成细胞数量于饲喂益生素后10 d达到峰值.表明益生素能够增强雏鸡免疫器官的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6.
18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毒害艾美球虫(Eimeria necatrix,E. necatrix)一次感染组、二次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免疫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局部黏膜免疫组织的IgA、IgM、IgG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未感染毒害艾美球虫的对照组雏鸡,表明E. necatrix二次感染雏鸡局部黏膜组织的免疫功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7.
益生素因其促进机体健康和保健功能不仅在医学上得到应用,而且在畜牧业上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其提高宿主的生物屏障和抗病能力等研究中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对益生素的详细作用机理,尤其是增进免疫作用的机理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本项研究对雏鸡应用益生素后T细胞免疫功能及其IL-2诱生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为益生素的应用及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禽流感及其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Avian Influema,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又名鸡瘟(Fowl plague)、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多种病症为特点。根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强弱,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enic Avian Influema,LPAI)和无致病性禽流感(Naught Pathwgenic Avian Influema,NPAI)3种。高致病性禽流感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我国政府列为A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49.
50.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和MTT测定法,对高压静电场照射1日龄雏鸡后,其免疫器官T细胞对ConA增殖功能和IL-2诱生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高压正静电场对雏鸡免疫器官T细胞功能和IL-2免疫调节机能有促进作用,而高压负静电场可使上述被检指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