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犬、猫的耳痒螨病(Otodectosis)都是由耳痒螨属的耳痒螨(Otodectes cynotis)寄生于外耳道所引起的外耳部的炎症。此螨分布于世界各地,犬、猫感染较为普遍,而且还可感染雪貂和红狐。此病临床多见。  相似文献   
22.
2002年秋冬季节,山东省日照市产蛋鸡群发生以产蛋下降为主的疾病,该病传播迅速,流行面广,危害严重,但未开产的鸡群不发病。经临床症状观察,结合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产蛋鸡变异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一)流行特点通过对我市各发病区域跟踪调查,本病具有如下特征:该病仅发生于产蛋鸡群,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开产鸡皆可发病,其中170~210日龄产蛋高峰期的鸡最易暴发。该病传播速度快,具有明显传染性,临近鸡舍的鸡很快感染;产蛋下降幅度较大,应激频繁鸡群可下降50%以上;发病鸡群多数未接种过变异型传支疫苗,普通传支…  相似文献   
23.
用鸡蛋蛋黄(直接稀释和经萃取两种方法)和血清监测禽流感H5N1(Re-1株)HI抗体,对三种方法监测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选择免疫抗体处于临界状态的产蛋鸡群进行加强免疫,然后将鸡群分为随机采样组和固定采样组跟踪疫苗说明书规定的免疫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两组试验在免后21天抗体达到高峰.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HI值接近,在21天前卵黄抗体的上升滞后血清抗体的上升。免疫抗体达到高峰后三种方法监测结果呈强相关.个值分析血清与卵黄相差一个滴度以内的占绝大多数,均值经t检验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差异不超过半个滴度。因此,用卵黄进行禽流感HI抗体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辽宁中部地区大豆节水优质灌溉模式,在有滑动遮雨棚的测坑中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沟灌、固定沟灌和交替沟灌3种灌溉模式对大豆的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替沟灌比常规沟灌、固定沟灌更能促进大豆的根和茎粗的生长;其水分利用效率比常规沟灌和固定沟灌分别提高了25.4%和13.3%,产量提高了13.0%和7...  相似文献   
25.
河北家禽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生产现状。2003年全省禽存栏6.12亿只、出栏6.36亿只,其中鸡存栏5.79亿只、出栏5.86亿只,均列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26.
抗菌素在防制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使用抗菌素,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在畜牧生产过程中,用药不当、滥用抗菌素现象普遍存在,带来许多不良后果,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合理使用抗菌素药物,发挥其最大潜力,争取最佳疗效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我们在临床冶疗中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7.
分析测试香蕉茎秆总固体含量(TS)和挥发性固体含量(VS)及香蕉茎秆固体剩余物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采用蒸汽爆破法对香蕉茎秆进行预处理,探讨不同压力及维压时间下对香蕉茎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组分的降解程度,分析蒸汽爆破预处理优缺点。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蒸汽爆破预处理后,香蕉茎秆的组分被不同程度破坏,当压力为3.5 MPa,维压时间为4 min时,香蕉茎秆中半纤维素含量由预处理前13.33%降至4.36%,降解率高达67.29%,纤维素含量由48.33%降至39.15%,降解率为18.99%,木质素含量由14.62%降至6.52%,降解率为55.40%,总体含量由76.28%降至50.03%,降解率为34.41%。说明蒸汽爆破技术对香蕉茎秆固体剩余物的预处理效果比较显著,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8.
香蕉纤维酶解脱胶工艺及脱胶纤维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香蕉纤维的开发利用是香蕉茎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突破口。该研究以中国主栽品种巴西蕉香蕉茎秆纤维为研究对象,采用俐迪链霉菌对其进行生物脱胶,研究其产酶和脱胶的条件并对脱胶后纤维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俐迪链霉菌在果胶和半纤维素筛选培养基中观察到明显的水解圈,具有水解果胶和半纤维素的能力;以残胶率和果胶酶活性为指标,筛选出产酶和脱胶的条件为:pH值5.0、NH4NO34 g/L、麸皮10 g、接种量9 mL,在此条件下菌体产酶活力为75μg/(mL·min),香蕉纤维残胶率4.80%,纤维得率为59.48%;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结果显示脱胶后纤维的直径和表面结构发生了改变;脱胶后纤维的强力从345.37 cN降至273.37 cN,纤维的细度由18.55 tex增加至8.91 tex;纤维中的纤维素含量增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非纤维素成分明显减少,致使脱胶后的纤维素热稳定性和结晶度都明显增加,这一结果与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该菌株在香蕉纤维脱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采用分光光度法,考察露兜果实浸膏的多酚含量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并采用生物自显影技术.考察露兜果实浸膏对马铃薯炭疽病菌、草莓炭疽病菌及黄柏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露兜果实浸膏中多酚含量为152.6Ia,g/mg,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且呈现量效关系:此外,还发现其对马铃薯炭疽病菌和草莓炭疽病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古尔班通沙漠南缘11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理化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古尔班通沙漠边缘脆弱的生态环境中不同植被的土壤特征,选取11种典型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pH、有机质、八大离子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壤碱化特征及其分布态势。结果表明:1、该区域土壤盐分类型主要是氯化物、硫酸盐。2、通过主成分分析,在该沙漠边缘植被土壤系统中,土壤理化特征可以用四个主成分来体现,四大主成分依次代表土壤的含盐量、碱化特征、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状况。3、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垂直分布态势各异。鸡爪芦苇和盐节木的含水量最高,平均含水率在23%左右、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 )和苦豆子( Sophora alopecuroides Linn.)的含水量最低,平均为8%;各样地土壤pH在7.9-9.07之间,呈碱性和强碱性; 各种植被下土壤的平均含盐量,盐节木(Halocnemum strobilaceum (Pall.) Bieb. )>柽柳(Tamarix tenuissima Nakai)≈鸡爪芦苇(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白刺 (Nitraria tangutorum Bobr. )>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 (Willd.) Kuntze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 >叉毛蓬 (Petrosimonia sibirica (Pall.) Bunge)≈骆驼刺≈苦豆子>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Nevski )>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inn.)。根据盐渍化分级,该区域含盐量均大于10g/kg,为强盐渍化土;该研究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较低,介于4.99-55.23g/kg,水平分布表现白刺>骆驼蓬>骆驼刺>苦豆子>大叶补血草>鸡爪芦苇>叉毛蓬>芨芨草>柽柳>盐节木>芦苇;土壤平均总碱度值普遍高于0.3cmol/kg,按照非碱化土的临界0.3cmol/kg得出该区域的土壤均为碱化土;土壤SAR的变化趋势和全盐含量的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