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7篇
  16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采用反相法制备出紫胶蜡乳液。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因素水平,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曲面法,以体积平均粒径为响应值做响应面和等值曲线。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用量5 g、转速500 r/min、乳化温度88℃,在此条件下得出最佳体积平均粒径为0.39μm。通过激光粒度仪对优化条件下制得的紫胶蜡乳液进行粒度分析和冻融性试验,粒子粒径在0.76μm下均匀分布并且有良好的冻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42.
作为毒品治理政策过程重要环节的毒品治理绩效评估适合运用事实评估的技术路线,事实评估离不开评估指标的设计,但是我国在毒品治理绩效评估指标研究上几乎是空白。构建毒品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需要充分理解不同政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建立起基于政府、毒品滥用者与毒品违法犯罪分子等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泛目标群体立场的包括毒品滥用控制、毒品危害控制、毒品治理效率、毒品滥用者压力、毒品犯罪分子处境等要素指标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43.
木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随着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发展,生物技术育种要求一种高效的再生体系。从木薯的器官发生途径、体细胞胚发生途径、脆性胚性愈伤组织(FEC)再生和原生质体再生4个方面阐述了木薯再生体系的发展与建立,以期为木薯组织培养和基于木薯再生体系的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4.
番木瓜果实香气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的番木瓜果皮及果肉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番木瓜果皮与果肉香气中含有酯、醛、萜烯及烷烃等类化合物,果皮挥发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乙酸正丁酯(38.81%),果肉挥发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5-羟甲基-2-呋喃甲醛(82.89%)。果皮挥发物中的酯类、萜烯和烷烃相对含量分别高于其在果肉挥发物中的含量。果肉挥发物中的醛类含量高于其在果皮挥发物中的含量,果肉挥发物中还检测到果皮挥发物中没有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245.
番木瓜果实香气的热脱附-气相色/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的番木瓜果皮及果肉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番木瓜果皮与果肉香气中舍有酯、醛、萜烯及烷烃等类化合物,果皮挥发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乙酸正丁酯(38.81%),果肉挥发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5-羟甲基-2-呋喃甲醛(82.89%).果皮挥发物中的酯类、萜烯和烷烃相对含量分别高于其在果肉挥发物中的含量.果内挥发物中的醛类含量高于其在果皮挥发物中的含量,果肉挥发物中还检测到果皮挥发物中没有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246.
通过不同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播种期对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低山红茄长季栽培产量、产值的影响很大,杭茄一号、杭丰一号第一、第二播期与第三播期之间的产量、产值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增产增效极显著,红茄早秋栽培最适宜的播种期为7月21日到8月1日。  相似文献   
247.
郑华 《农技服务》2008,25(10):22-22
介绍了粮饲兼用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48.
辣木种仁净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辣木种仁净水剂与常用化学净水剂净水效果比较研究,表明辣木种仁净水剂有很好的净水效果,净水效率与聚合氯化铝相当,能使水的混浊度降到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以下(浊度≤5FTU),可作为化学净水剂的替代品使用;辣木种仁和辣木油渣都可作为净水剂使用,二者净水效果差异不显著,从净水成本和综合利用考虑,选用辣木油渣作为混水净水剂更加经济合理;当混水浊度为150.6FTU时,辣木油渣净水的最佳剂量为每升混水中加入0.2g辣木油渣粉。  相似文献   
249.
通过对杜仲林下穿透雨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在测定期间,穿透雨量占总降雨量的72.5%,2004年7月的穿透雨量最大(319.9 mm),而穿透雨率最大值(85.5%)出现在2004年12月;在水平空间分布上,林下穿透雨显示出明显的空间变化,各观测点的穿透雨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且穿透雨的空间变化率随着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杜仲林下穿透雨呈现明显的汇集效应,其中50%的观测点和28.8%的降雨出现了穿透雨率大于100%的情况;林冠特征影响穿透雨的空间分布,冠层的厚度和盖度与穿透雨之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但是穿透雨率与距主干的距离和分枝角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50.
河流泥沙对水利工程具有巨大的危害性,泥沙淤积直接造成水库和湖泊容积损失,河道河床抬高,间接影响防洪、供水、发电、灌溉等效益的正常发挥.分析了玛纳斯河1960-2005年40余年不同季节河流泥沙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影响河流泥沙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泥沙年内分布具有极大的集中性,93%的输沙量都集中在夏季3个月.玛纳斯河各个季节的泥沙输移量表现为递增的趋势.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文站以上侵蚀发生区侵蚀模数由20世纪60年代的802.78t/(km2·a)上升到21世纪初期的2056.82t/(km2·a),比20世纪60年代上升了156%.侵蚀等级由20世纪60年代的微度上升到21世纪初期的轻度.山区日益扩张的放牧活动以及森林采伐行为,是河流泥沙输沙量增加的驱动因素.输沙量的增加对河流电站和下游平原水库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影响.加强流域管理,严格限制超载,禁止采伐天然林,对山地水源地进行养护,是控制河流泥沙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