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明确对致病疫霉无拮抗作用但能显著诱导马铃薯抗晚疫病的放线菌A5295发酵液的稳定性及其有效激发物质,以不同pH、温度和蛋白酶K处理A5295菌株发酵原液(激发子),用硫酸铵、乙醇和丙酮分别沉淀发酵液中的有效物质,通过马铃薯块茎切片测试其诱导抗病效果,并以考马斯亮蓝法和蒽酮法测定乙醇粗提物中蛋白质和糖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激发子耐高温、耐强酸和强碱,对蛋白酶K不敏感,不同处理下的诱抗效果均接近发酵原液(69%)、甚至高达93%;乙醇粗提物的诱抗效果达到73%,明显优于硫酸铵和丙酮粗提物;该粗提物中蛋白和糖的含量分别为1.32%和53.4%,且发现经Sevag法去除蛋白后的诱抗效果略有增加(80%),能耐受121℃高温高压和强酸强碱。表明A5295的有效物质为糖类或以糖类为主,对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52.
选用1~3岁绒长、产绒量、体重等生产指标接近的母羊150只,分成5组,每组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设计了每天光照时间为6、7、8h、逐渐缩短光照组和对照组,观察每月羊绒生长、体重、血液中褪黑素水平以及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2组累计生长羊绒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28%、12.60%,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少增2.0kg,少增加5.41%,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液中褪黑素水平比对照组高53.67%~29.67%,并且随着光照时间的减少和光周期的缩短呈现规律性增高,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控光试验没有影响羊只发情和受胎,相反具有良好的促进诱导发情的作用。从生产角度看,试验组比对照平均每月多长绒0.15cm,对提高产绒量意义不大,在生产上推广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3.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鉴定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T1N6-22的互作蛋白,为进一步明确T1N6-22基因调控拟南芥抗病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T1N6-22基因及其候选互作蛋白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载体AD-T1N6-22、AD-AT1G06050、AD-AT1G21400、AD-AT2G19480、BD-T1N6-22、BD-AT1G06050、BD-AT1G21400和BD-AT2G19480。将空载的AD载体分别与BD-T1N6-22、BD-AT1G06050、BD-AT1G21400和BD-AT2G19480载体组合共同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检测各基因的自激活活性,发现T1N6-22、AT1G21400、AT2G19480基因无自激活活性,AT1G06050基因有自激活活性。将AD-T1N6-22载体分别与BD-AT1G06050、BD-AT1G21400和BD-AT2G19480载体组合,BD-T1N6-22载体分别与AD-AT1G06050、AD-AT1G21400、AD-AT2G19480载体组合,进行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发现,AD-T1N6-22与BD-AT1G06050、BD-AT1G21400和BD-AT2G19480,BD-T1N6-22与AD-AT1G06050、AD-AT1G21400、AD-AT2G19480共转化的酵母细胞在二缺(-Leu/-Trp)、三缺(-Leu/-Trp/-His)和四缺(-Leu/-Trp/-His/-Ade)培养基上均可以生长,表明T1N6-22与AT1G06050、AT1G21400和AT2G19480在酵母细胞中直接互作。  相似文献   
54.
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 Sieb.et Zucc.)是一种典型的耐盐植物,甚至能够在海水中生长,是沿海滩涂绿化的绝佳绿化树种,但在栽培试验中发现海滨木槿不耐寒,很难在北方地区越冬。为探究海滨木槿在低温胁迫下的分子应答机制,挖掘海滨木槿的抗寒基因,培育耐寒海滨木槿,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的试验方法分析海滨木槿在低温胁迫下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的处理组与常温对照相比,共有23 68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0 256个,下调表达基因13 433个。通过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大多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过程、膜、催化活性等方面;通过KEGG的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大多富集在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光合作用、植物昼夜节律、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方面,本研究还筛选了一些潜在的耐寒差异基因,如FKF1、GI、PYL、PP2C、CML、CPK、SNRK2、NCED和BIN2等。本试验结果可为研究海滨木槿的耐寒机制以及培育海滨木槿耐寒品种提供技术参考和基础。  相似文献   
55.
56.
基于粳稻F2和F2:6群体的连锁图谱及剑叶性状QTL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粳稻沈农265和丽江新团黑谷 (LTH) 为亲本,分别构建了F2群体和F2:6群体,分析并比较了两群体的遗传信息和控制剑叶相关性状(剑叶长、宽和比叶重)的数量性状基因座。结果表明:1)多数标记在染色体上的顺序相同,但标记间距不同。F2群体中30个标记显著偏离预期的1∶2∶1孟德尔分离比例,13个标记极显著偏离预期的1∶2∶1孟德尔分离比例,其中19个偏向沈农265,11个偏向LTH。F2:6群体中62个标记显著偏离预期的1∶1孟德尔分离比例,38个标记极显著偏离预期的1∶1孟德尔分离比例,其中43个偏向沈农265,19个偏向LTH。偏分离标记共形成10个偏分离区域,其中有6个区域同时出现在两个群体中。2) F2:6群体检测QTL的能力强于F2群体。F2群体共检测到7个控制剑叶性状的QTL (2个控制剑叶长,4个控制剑叶宽,1个控制比叶重),而F2:6群体共检测到17个控制剑叶性状的QTL (7个控制剑叶长,5个控制剑叶宽,5个控制比叶重),其中有4个QTL在两群体中同时检测到,分别是第9染色体上控制剑叶长的qFLL9,第4染色体上控制剑叶宽的qFLW4,第12染色体上控制剑叶宽的qFLW12.1和第6染色体上控制比叶重的qSLW6。其中,控制比叶重的qSLW6 (加性效应值为1.956 mg/cm2),极富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赣优系列苦瓜一年两茬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播种育苗、整地与施肥、定植、大田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对赣优系列苦瓜春、秋两茬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8.
在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要求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亟需加快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研究针对地方高校科技体制存在科研管理理念落后,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9.
随着教育、经济和社会关系的一体化和国家行为的推动,新时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正不断呈现新形式、新内容和新内涵。本文重新审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并探讨新时期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分类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决复杂农机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难题,在加工工序中引入了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并采用自适应差分算法对加工刀具的轨迹进行了优化,从而有效提高了农机复杂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在五轴数控加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切削模型,但五轴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矢量是不断变化的,其计算较为复杂,而本次引入的自适应差分算法可以利用初始化参数数据和曲线拟合方法,确定最佳的走刀轨迹。为了验证算法的可靠性,对刀具轨迹优化效果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刀具优化算法后在复杂的零件拐角部位可以得到更佳的走刀轨迹。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实际的加工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数控加工系统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复杂农机部件的加工效果,为现代农机复杂零部件的加工提供一种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