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明确玉米象成虫的产卵节律,给综合治理玉米象提供理论支撑,采用传统的生物学测定方法,测定了玉米象成虫在5 种储粮中的产卵节律。结果表明:在(27±1)℃条件下,玉米象雌成虫在糯玉米、薏米、普通玉米、高粱和小麦中的产卵历期分别为137.14、122.86、85.71、80.00、51.43 天。玉米象单头雌成虫在糯玉米、薏米、普通玉米、高粱和小麦中的产卵量分别为45.65、45.34、21.34、49.20、33.97粒。玉米象雌虫无明显的产卵前期,羽化后当天即可产卵,但不同储粮中玉米象雌成虫的产卵节律不同。在高粱和小麦中,雌成虫的产卵高峰期出现在羽化后10~20 天,在普通玉米中出现在羽化后的20~30 天,而薏米组中的则出现在羽化后40~50 天,糯玉米组为羽化后70~80 天。综合试验结果认为:玉米象的繁殖力和产卵节律受储粮种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综述了高温对植物生理生化与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对高温胁迫的反应,以及包括转录、翻译和翻译后调节在内的植物基因表达调节机制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高温条件下植物基因表达调节机制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解析植物响应高温的分子机制和作物耐高温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穗期害虫对玉米的产量、品质影响最大.介绍了黑龙江省玉米穗期主要害虫亚洲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白星花金龟、玉米蚜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防控,辅助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的对策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核桃实生幼苗对盐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状况,综合评价其耐盐能力,为盐碱地区耐盐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新新2号(JX2)、温185(JW185)、扎343(JZ343)和辽宁1号(JL1)共4种基因型种子的当年生实生苗为材料,以不同浓度NaCl溶液(0、50、100、200和300 mmol·L-1)进行胁迫处理,观测幼苗生长状况,测定处理不同天数(6、12、18和24天)的光合参数、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等相关生理指标,对4种基因型的耐盐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盐胁迫条件下,4种基因型幼苗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基因型的叶片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枯黄、卷曲和脱落等盐害症状,苗高增量、地径增量及植株干质量等生长指标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JX2生长状况相对较好,受抑制程度较轻。2)随盐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基因型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总体呈下降趋势,JX2较对照的降幅较小,表现较好。3)随盐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JX2的REC值和MDA含量较...  相似文献   
85.
以粳稻沈农265和丽江新团黑谷 (LTH) 为亲本,分别构建了F2群体和F2:6群体,分析并比较了两群体的遗传信息和控制剑叶相关性状(剑叶长、宽和比叶重)的数量性状基因座.结果表明:1)多数标记在染色体上的顺序相同,但标记间距不同.F2群体中30个标记显著偏离预期的1∶2∶1孟德尔分离比例,13个标记极显著偏离预期的1∶2∶1孟德尔分离比例,其中19个偏向沈农265,11个偏向LTH.F2:6群体中62个标记显著偏离预期的1∶1孟德尔分离比例,38个标记极显著偏离预期的1∶1孟德尔分离比例,其中43个偏向沈农265,19个偏向LTH.偏分离标记共形成10个偏分离区域,其中有6个区域同时出现在两个群体中.2) F2:6群体检测QTL的能力强于F2群体.F2群体共检测到7个控制剑叶性状的QTL (2个控制剑叶长,4个控制剑叶宽,1个控制比叶重),而F2:6群体共检测到17个控制剑叶性状的QTL (7个控制剑叶长,5个控制剑叶宽,5个控制比叶重),其中有4个QTL在两群体中同时检测到,分别是第9染色体上控制剑叶长的qFLL9,第4染色体上控制剑叶宽的qFLW4,第12染色体上控制剑叶宽的qFLW12.1和第6染色体上控制比叶重的qSLW6.其中,控制比叶重的qSLW6 (加性效应值为1.956 mg/cm2),极富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优化玉米秸秆预处理条件,测定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率。将玉米秸秆切段除尘称量,先用亚硫酸氢钠浸泡,之后通过汽爆或蒸煮,再用氨水浸泡,然后烘干粉碎用蒸汽压力锅灭菌,最后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多种预处理方法相结合,使得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离开,切断其氢键破坏晶体结构,降低聚合度,有效去除木质素,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的转化利用率。以亚硫酸氢钠浸泡24小时、3.0兆帕未挤干汽爆、氨水浸泡2小时的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87.
为明确拟南芥AtBT4基因在抵抗Pst DC3000侵染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检测AtBT4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bt4和bt4-1、回复突变体CE和超表达突变体OE对Pst DC3000的敏感性,结果发现,bt4、bt4-1突变体感病症状较为严重、病菌cfu值明显增强、胼胝质含量明显降低,表明AtBT4基因在拟南芥抵抗Pst DC3000侵染过程中发挥正调控的作用。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bt4、bt4-1、CE、OE接种Pst DC3000后SA、JA/ET信号途径关键基因ICS1、NPR1、JAR1、PDF1.2的表达情况,发现bt4和bt4-1突变体中各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回复突变体和超表达突变体,表明AtBT4基因正调控ICS1、NPR1、JAR1、PDF1.2的表达。由此推测,AtBT4基因通过调控SA、JA/ET信号途径影响拟南芥对Pst DC3000的抗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AtBT4基因调控拟南芥抵抗Pst DC3000侵染的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8.
盐生植物灌溉周期合理制定是对提高干旱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以食叶草(Rumex hanus by.)细根(d≤1 mm)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旱-复水方法,测定复水后不同时间食叶草细根总根长、根尖数、平均根直径,研究根系增长率、死亡量、根寿命和周转率的变化特征,为制定最佳灌溉周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根长和根尖数...  相似文献   
89.
为探索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绿色防治技术,筛选适用的生物农药,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开展田间试验,调查了不同生物农药多个剂量处理的防病效果及玉米产量,并用平板稀释法测定了药后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以枯草芽孢杆菌对大斑病的防效较好,最高防效达85.46%,相应处理区玉米产量较高,增产率为18.88%,虽略低于对照化学药剂丙环唑处理的防效和产量,但差异不显著;哈茨木霉菌对小斑病的防效较好,最高防效达83.06%,相应处理区玉米产量也较高,增产率为17.07%,均与对照化学药剂代森锰锌相近。与清水对照相比,施用菌剂后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而施用化学药剂后土壤中上述3类微生物数量均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0.
试验旨在研究蛋白酶在低蛋白饲粮中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消化率、氨基酸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324只1日龄AA白羽肉仔鸡按照体重相近、公母各半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粮前期粗蛋白质(CP)23%、后期CP 20%;低蛋白组饲粮前期CP 21%、后期CP 18%;低蛋白加酶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