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8篇
  52篇
综合类   251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甜菜四倍体品系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倍体品系选育是甜菜多倍体育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994~1996年用秋水仙碱诱变出四倍体稳定系42个,经2001~2003年小区鉴定,选育出高产品系3个,高糖品系8个,为甜菜多倍体育种创造了宝贵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72.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平板培养法和BIOLOG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N0 (0 kg·hm-2) ,N1 (125 kg·hm-2) ,N2 (250 kg·hm-2) 和N3 (375 kg·hm-2) 对玉米/马铃薯间作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及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条件下,施氮 (N1、N2、N3) 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马铃薯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在N2 处理微生物数量最高,却显著降低了真菌的数量。与N0处理相比,施氮均显著提高了间作条件下玉米、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N3 处理的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率 (AWCD) 、Shannon-Wiener (H) 、Simpson 指数 (D) 、均匀度指数 (E) 及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 (S) 最高,而马铃薯在N2 处理时最高,但对6 类碳源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表明,间作玉米、间作马铃薯各施氮处理土壤微生物在碳源利用上出现较大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发生改变。表明适量施氮对调控间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提高其功能多样性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3.
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我国于1975年引种成功。近两年来,人参市场由于受内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疲软的现象,但西洋参市场却畅销不衰。西洋参与人参本是同属不同种的珍贵药用植物,西洋参性凉,人参性温,西洋参具有不同于人参的特殊功效。所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化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西洋参越来越重视。目光逐渐转移到西洋参上来。通过对我国南方地区的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进行的市场考察情况看:市场除有原皮西洋参外,西洋参制品也占有较大的市场,且被人们所接受。但究其渊源,南方市场的西洋参制品都是进口而来。就国内来讲:西洋参的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对于西洋参深层次加工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因此,我们围绕西洋参系列产品的开发,开始了洋参茶的研究工作。本文就其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小麦蚕豆间作对红壤有效磷的影响及其与根际pH值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云南红壤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测定分蘖~拔节期、孕穗~抽穗期、灌浆~乳熟期不同土层深度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含量和根际pH值,比较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对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和pH值的影响,探讨了间作小麦根际pH与根际土壤有效磷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小麦单作相比,小麦蚕豆间作显著地促进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同时,小麦蚕豆间作促进了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提高,分蘖~拔节期、孕穗~抽穗期0-10 cm、10-20 cm土层单、间作差异显著;间作显著降低了分蘖~拔节期10-20 cm土层、孕穗~抽穗期0-10 cm、10-20 cm、20-30 cm土层小麦根际土壤pH.分蘖~拔节期、灌浆~乳熟期,单、间作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根际pH呈负相关关系.试验表明,在红壤上间作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提高与间作降低根际pH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5.
不同杀菌剂对甜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立枯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市场上常见的几种防治立枯病的药剂对甜菜种子立枯病的防治作用及对甜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从中筛选出理想的杀菌剂,并以此为研制甜菜种衣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6.
间作条件下作物对铁的吸收利用和病害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间作不但有提高作物产量优势,而且铁的吸收利用效率也会提高,对病害控制有所加强。从目前对铁的研究而言,铁与作物病害的发生关系已有一些报道,但在间作条件下作物对铁的吸收利用和病害控制关系研究很少。因此,从间作条件下作物对铁的吸收利用、病害控制及铁对病害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和讨论具有重要科研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吉秋葵1号”是通过系谱法,经过四年六代选育而成的常规品种系。吉林省地区5月中下旬采用露地直播的方式种植,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整齐一致,平均株高1.5~1.8 m。叶片浅绿色,叶呈掌状3~5裂。花黄色,果型细长,商品果长10~12 cm,平均单果重10 g左右。种子灰黑色,球形,千粒重50~55 g。长势好,产量较高,可连续采摘60 d,亩产900~1100 kg。适宜在吉林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78.
草苁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苁蓉中含有草苁蓉碱、草苁蓉酸和草苁蓉酮。最近从草苁蓉中又分离出草苁蓉甙、B、C、D和草苁蓉纳拉甙、草苁蓉纳甙、及一些挥发性成分等。药理试验证明草苁蓉碱对中枢神经有特殊作用,能增强苯巴比妥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对未孕大鼠,可缩短动情的休止期,延长动情期和后期。通过脑垂体实现对性功能的影响,而无直接性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79.
本文采用Brennan方法人工合成了乙基麦芽酚即3-羟基-2-乙基-4吡喃酮,并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鉴定了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80.
细辛属植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