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1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361篇
林业   558篇
农学   387篇
基础科学   537篇
  509篇
综合类   3051篇
农作物   400篇
水产渔业   403篇
畜牧兽医   1605篇
园艺   499篇
植物保护   23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5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丽蚜小蜂防治设施番茄烟粉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释放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防治设施蔬菜害虫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效果。[方法]在不同地点释放丽蚜小蜂,放蜂后按规定时间分别调查烟粉虱成虫和若虫数量以及丽蚜小峰成虫羽化数量和被粘死数量。[结果]放蜂第3周和第4周,两地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1%、90.9%和77.4%、94.6%,控制成虫效果分别为35.1%、61.2%和58.0%、76.0%;21 d(3周)后,成虫平均羽化率为89.4%,粘死率为7.2%,实际出蜂率为82.2%;控制烟粉虱的效果在放蜂后第2周开始显现,第4周能有效发挥防治作用。[结论]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效果较好,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在烟粉虱发生初期,提前10~15 d放蜂,且应增加10%的放蜂量。  相似文献   
992.
郑姣美  王学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581-4583
恶臭是一种感觉公害,由于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类的健康,所以恶臭污染已被许多国家定为七大公害之一。通过研究分析大量资料,阐述恶臭污染的调查和测定评价方面的进展,对当前恶臭调查和主要的评价测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分析其优缺点,指出恶臭调查和测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预测与处理地表水中总磷的测定误差.[方法]应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的总磷,对在测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问题提出处理建议.[结果]通过对地表水中总磷测定误差的预测与处理,可以得到较准确的数据,对水体有较准确的评价,从而使水体污染能够得到合理的预防和治理.[结论]只有熟练掌握总磷测定方法,消除各步骤误差,才能减少可能出现的误差,为水资源保护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994.
芹菜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9月中旬定植,元月底采收上市;甘蓝11月下旬播种育苗,2月上旬定植,4月底以前采收完毕;黄瓜于5月上旬直播,6月中下旬开始采收,9月上旬拉秧。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圆柱面模型的仿形喷雾植物冠层密度超声量化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低成本超声波传感器搭建了一套植物冠层超声回波信号检测系统,建立了基于圆柱面叶片分布模型的量化测试台。在正交中心复合设计试验基础上,建立了超声回波信号均值与冠层密度、探测距离的定量关系,即植物冠层密度量化模型。对已建立的植物冠层密度量化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冠层密度量化模型具有显著性,且失拟性不显著。植物冠层密度量化模型决定系数R2和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 988 5和0. 911 4,表明试验值和预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了验证已建立的植物冠层量化模型的可靠性,于室内测试台进行了4种植物在3种不同测试距离下的冠层密度验证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实测值与模型测量值的相对误差最小为1. 230%,最大为13. 650%,平均相对误差为6. 120%,植物冠层密度量化模型对室内测试台的冠层密度测量有较好适用性。室外选择3棵不同的桂树,每棵树选择9个测试点进行验证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实测密度与模型测量密度的最小相对误差为3. 959%,最大相对误差为20. 600%; 3棵桂树的实测密度与模型测量密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 244%、12. 246%和9. 628%,植物冠层密度量化模型对户外桂树密度测量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6.
针对2016年7月21~22日发生在泰安市的强降水,通过对实况高空形势图、地面风场以及探空图和雷达图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暴雨是由高低空急流、高空槽、副热带高压、冷锋和辐合切变线等多个天气系统共同作用造成的。降水区具有垂直上升运动强烈、垂直热量输送明显、湿等熵面向下伸展和水平风垂直切变显著等动、热力学特征[1]。湿热力平流参数等动力因子综合反映了上述动、热力垂直结构特征,并且发现此次降水过程中地面不断有小辐合区生成、维持,造成了局地强降水。  相似文献   
997.
普惠金融是消除贫困的有效方式,为区域性减贫提供了解决路径,但普惠金融发展对提高贫困人群的收入及区域减贫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安徽省2011—2017 年16个地级市有关经济指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减贫存在收入效应与区域异质性,即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提高收入水平,减缓贫困,但各区域在减贫效果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皖南地区的减贫效果显著,皖中地区反而会抑制贫困的减缓,而皖北地区的减贫效果则不显著。因此,应推行普惠金融的区域差异化政策,以提升普惠金融的减贫效果。  相似文献   
998.
2017年,本实验室从东北三省分离收集猪大肠杆菌239株,检测受试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表型及耐黏菌素菌株的mcr-1携带率,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有112株菌检出mcr-1,检出率为46.9%(112/239),有9株对黏菌素耐药的菌株未检出mcr-1。mcr-1阳性菌株对头孢噻呋、头孢喹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恩诺沙星和乙酰甲喹的耐药率均极显著高于mcr-1阴性菌。结论:mcr-1耐药基因与猪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表型特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9.
1000.
RPD3/HDA1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s)家族中最大的亚族,已知的HDAC家族基因在拟南芥、水稻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小麦中对HDACs的研究却较少。为探究小麦中 RPD3/HDA1家族基因对热胁迫的响应,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小麦全基因组中鉴定出36个小麦 RPD3/HDA1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进化关系、顺式作用元件和热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3A和4A外,其余小麦染色体均含有该家族基因,其基因结构中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目差异明显。该小麦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逆境胁迫中存在差异表达, TaHDAC-Ⅱ-3a、 TaHDAC-Ⅱ-3b和 TaHDAC-Ⅱ-3d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 TaHDAC-Ⅰ-2d、 TaHDAC-Ⅰ-2a和 TaHDAC-Ⅰ-2b在热胁迫后表达量有明显上调。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基因在同一生育时期的热胁迫下响应不同,同一基因在不同生育时期对热胁迫的响应也不同,并且相对于35℃而言,多数基因对42℃胁迫响应更显著。这些结果对寻找小麦 RPD3/HDA1家族候选耐热基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