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22.
西尼罗河热是一种虫媒性病毒病,其病原为西尼罗河病毒,该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单股RNA病毒,目前存在两种谱系,谱系Ⅱ株主要见于非洲;而谱系Ⅰ株分布广泛,是最近几次大爆发的病原,已确认与人类疾病有关.作者就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感染情况、病理变化、诊断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载人飞船在上升和返回时,航天员会遇到较为强大的胸一背向超重(+Gx)压力的作用。特别是飞船在主动段大气层外弹道式应急返回时,过载峰值可高达15G甚至20G以上。以往的研究表明,+Gx作用对人体肺脏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最为突出,除可引起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外,还可导致咯血、气胸等病理性损伤,但有关+Gx过载作用后胸腔脏器,特别是有关心脏所呈现的损伤性病理变化和机制目前未见报道。吴斌等研究了+Gx作用对大鼠膈肌收缩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从而揭示了+Gx导致大鼠膈肌疲劳的原因可能与+Gx作用下缺血缺氧引起的膈肌能量代谢和超微结构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4.
191 7年美国首次出现牛结核病后 ,政府就以根除为目标进行了净化结核病的工作 ,这个目标一直坚持下来 ,净化工作进展最好的是在 2 0~ 30年代。在这段时间内牛结核病的发病率从 5 %降低到 1 %以下 ,猪结核病也从 1 5 %降到 1 %。 1 940年后 ,牛结核病发病率降到了 0 .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在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 ,结核病发病率增高 ,流行比较严重。 70年代中期开始 ,牛结核病发病率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 ,而且比较稳定。从 1 985~ 1 995 ,美国平均每年有 1 1个牛场检测出牛结核病 ,平均每年有 2 60头屠宰牛检查为结核阳性。据统计 ,在…  相似文献   
25.
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动态的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监测了具有高水平新城疫母源HI抗体的雏鸡在1-28日龄期间,血清母源抗体水平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长,血清母源抗体水平逐渐降低,至28日龄时已不再能出。免疫接种的临界日龄为14日龄。  相似文献   
26.
鸽副粘病毒病,俗称鸽瘟,由鸽的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下痢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一般情况下,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高,现已成为养鸽业发展的头号杀手。1 病原和流行病学鸽副粘病毒属副粘病毒科中的副粘病毒属。但不同血清型的毒株具有一定的交叉性,由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变异性,适宜于鸽体生存,因而引起鸽严重感染并造成死亡。该病毒在能否和鸡新城疫互感的问题上尚无统一的看法。大多数毒株可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经紫外线照射3分钟左右,病毒全…  相似文献   
27.
基于品牌生态位的相关理论对生态学中的种间竞争模型进行适当修改,使之适合描述中国农机企业的竞争模式;并对该模型求解,以此来讨论中国农机企业的竞争策略及结果。为中国农机企业商业实践建立了科学决策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为了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黄芪属种质材料,试验利用不同浓度(5%、10%、15%、20%)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PEG-6000)对6种黄芪(紫花沙打旺、中沙1号沙打旺、春疆1号沙打旺、沙打旺、斜茎黄芪、黄芪草,按1~6编号)的种子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发芽试验,以不加PEG-6000的纯化水为对照,测定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种子萌发的根长、胚芽长,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根芽比、相对芽长、相对根长11项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下同一品种种子萌发情况不同,1号(紫花沙打旺)在5%、10%和20%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6号(黄芪草)在15%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相对根长和根芽比均高于对照,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2号(中沙1号沙打旺)和5号(斜茎黄芪)在各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种子萌发受到抑制;3号(春疆1号沙打旺)和4号(沙打旺)在各浓度PEG-6000胁迫下...  相似文献   
29.
用鸡新城疫La Sota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株,产蛋下降综合征127株和禽流感病毒HB1(H9N2)株做为抗原制成油乳剂灭活联苗,并对其进行了物理性状、纯净、安全性、灭活效果、保存期和免疫效力等方面的检验.证明所制备疫苗完全符合质量标准;鸡体对该疫苗4种抗原均产生了良好的免疫应答;攻毒试验证明,免疫鸡能良好地抵抗同种强毒的攻击;所制备疫苗于2~8℃保存12个月后,其免疫效力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30.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蒙早苦荬菜(Lactuca indica L.cv. Mengzao)叶中β-谷甾醇的工艺条件,并探究不同生长期叶中β-谷甾醇的含量,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以料液比、超声频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β-谷甾醇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Box-Behnken方法优化了β-谷甾醇提取工艺,并测定了不同生育阶段蒙早苦荬菜叶的β-谷甾醇含量。结果表明:蒙早苦荬菜叶中β-谷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0 min、温度60℃、频率80 KHz、料液比为1∶30 g·mL-1。在此条件下,提取量达到最高,为12.08 mg·g-1。各因素对苦荬菜中β-谷甾醇提取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料液比>时间>频率>温度。对不同生育期(幼嫩期、营养生长期、开花初期、开花中期、开花末期、结实期)蒙早苦荬菜叶片的β-谷甾醇提取量进行分析发现,开花初期为最佳收获期,β-谷甾醇提取量最高,达13.22 mg·g-1。目前,β-谷甾醇多应用于医疗领域,但都处于探索阶段,仍需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