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反刍家畜常用粗饲料组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反刍家畜的3种常用粗饲料青贮玉米(Zea mays)秸秆、苜蓿(Medicago sativa)青干草和燕麦(Arrhenatherum elatius)青干草按0∶100、25∶75、50∶50、75∶25和100∶0的比例两两组合时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理论最大产气量、48 h产气量分别与中性洗涤可溶物/粗蛋白(NDS/CP)(P<0.001)、有机物(OM)(P<0.01),中性洗涤可溶物(NDS)(P<0.05)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与酸性洗涤纤维(ADF)(P<0.001)、中性洗涤纤维(NDF)(P<0.05)和粗蛋白(CP)(P<0.05)呈负相关关系;产气速率常数分别与OM(P<0.001)、NDS(P<0.001)和NDS/CP(P<0.01)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与ADF、NDF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产气延滞时间与ADF(P<0.01)和NDF(P<0.05)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与OM(P<0.01)、NDS(P<0.05)和NDS/CP(P<0.05)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了组合牧草体外发酵产气程度主要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粗蛋白比例的影响。3种粗饲料两两组合搭配时,青贮玉米秸秆与苜蓿青干草以25∶75比例、青贮玉米秸秆与燕麦青干草以50∶50比例、苜蓿青干草与燕麦青干草以25∶75或50∶50比例组合时较为合适,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合均呈现组合效应量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于牦牛乳营养成分的研究显著增多,牦牛乳作为一种浓缩乳,是营养价值很高且珍稀的乳制品,高原地区牧民经常把它当作食物,相比普通牛乳,牦牛乳蛋白含量更高。牦牛乳蛋白构成成分和其他哺乳动物乳相差不多,除了常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酪蛋白、乳清蛋白及一些生物活性因子。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牦牛乳的营养成分和功能,为牦牛乳及其乳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推行三江源区矮生嵩草草场季节性畜牧业,有效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防治家畜营养代谢疾病,提高体系生产力水平,制定针对性的补饲措施。2011年4月、7月,采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果青牧场冷暖两季05 cm、55 cm、510 cm土壤、可食牧草,应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与牧草中的铜、铁含量。结果:冷、暖两季土壤平均铁含量处于丰盈状态(17 377.710 cm土壤、可食牧草,应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与牧草中的铜、铁含量。结果:冷、暖两季土壤平均铁含量处于丰盈状态(17 377.725 688.29 mg/kg),平均铜含量处于缺乏状态,且暖季大于冷季(025 688.29 mg/kg),平均铜含量处于缺乏状态,且暖季大于冷季(05 cm,2.60 vs 2.45 mg/g;55 cm,2.60 vs 2.45 mg/g;510 cm,2.89 vs 2.73 mg/kg);牧草平均铁含量冷季大于暖季(1 115.84 vs 372.00mg/kg),平均铜含量暖季大于冷季(0.66 vs 0.44 mg/kg)。  相似文献   
14.
将全年四期(枯草期、返青期、青草期和枯黄期)天然混合牧草与油菜籽分别以100∶0、95∶5、90∶10、85∶15、80∶20的比例进行组合,采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研究其发酵产气特性及甲烷含量。结果表明:除枯草期20%油菜籽水平组的理论最大产气量极显著低于5%水平组及对照组外(P0.01),其他各组理论最大产气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产气速率常数随油菜籽比例的上升而增大,且20%水平组最大,除青草期外,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20%水平组的pH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除返青期外,其他三期20%水平组的NH3-N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烷产量随油菜籽比例上升而降低,15%水平组的最低,特别是返青期,15%和20%水平组的甲烷产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除枯黄期外,15%水平组的产气组合效应均最佳。结论认为,油菜籽可在不影响瘤胃正常发酵的情况下,抑制甲烷产量,且最佳组合比例为15%。  相似文献   
15.
一般将从出生至6月龄的牛称为犊牛。犊牛抵抗力差,易患病,尤以夏冬季发病较多,其发病死亡率也较高。犊牛发病率、死亡率高是这一时期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尿素添加水平对氨化小麦秸秆品质的影响,试验添加不同比例尿素(0、2%、5%、8%)制作氨化小麦秸秆,8 d后进行常规分析和体外产气法评定。结果表明:随着氨化小麦秸秆中尿素添加量的增加,各组营养成分提高,消化率的变化也有相同的趋势;而随着氨化比例的提高,粗蛋白含量和消化率也相应有所提高。从麦秸营养成分和消化率的变化以及尿素成本综合考虑,以5%添加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牦牛乳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乳品,营养价值优于普通牛乳,是一种亟待开发的高附加值产品.试验是在天然放牧草场上进行的,研究在牧草的不同物候期补饲不同量的油菜籽对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在牦牛日粮中添加油脂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营养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元素碘是反刍动物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的重要原料,对动物的新陈代谢、皮毛状况、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极其重要。碘的缺乏或者过量,将会严重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本文综述微量元素碘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碘的生理功能、缺乏症状、体内分布、吸收与排泄、测定指标、需要量等问题,同时展望了碘元素的营养研究发展前景,为更加科学地评定反刍动物体内微量元素碘的营养状况以及建立起适合我国反刍动物发展的营养需要量体系和饲养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牦牛作为瘤胃液供体,3种天然牧草为发酵底物,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牧草营养参数及体外培养48 h后相关瘤胃发酵参数,分析三江源区天然牧草营养成分与甲烷产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48 h累积产气量,早熟禾>异针茅>矮嵩草,差异极显著(P<0.01),甲烷产量,早熟禾>矮嵩草>异针茅,差异极显著(P<0.01),氨氮浓度,矮嵩草>异针茅>早熟禾,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甲烷产生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与甲烷产生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此可见,根据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建立体外法估测甲烷产生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动物营养的“盈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动物营养“盈亏”的概念,从营养“盈亏”的角度论述了我国动物营养“盈亏”,重点阐述了“亏”系统的状况和发展途径,为动物营养更好的服务于畜牧业生产而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以期对科研和生产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