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诊断裘孝良,郝勤宗,班进林,王书山,王强(河北农业大学牧医系,保定071001)自1988年以来我国不断有该病流行的报道。1993年春河北省一些鸡场发生该病,作者对保定市郊某鸡场的发病做了诊断,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93年5月5...  相似文献   
32.
在近年本试验室猪病诊断中,猪瘟可占被检病例的20%,多发生于20日龄~2月龄的仔猪。临床症状明显,如体温升高41℃,畏寒喜扎堆、昏睡、眼屎、拉稀或便秘交替发生,月龄小猪有神经症状。死前耳部、四肢、腹部出现暗红色或出血点。病变典型,如全身淋巴结出血、喉头、胆囊膀胱出血、肾土黄色有出血点、脾脏表现有丘状出血、边缘有出血性梗死。大肠有扣状溃疡。 怀孕母猪产下死亡胎儿,多是怀孕后期死亡。部分产下虚弱胎儿,1~2天死亡。 经调查发病猪场多进行了猪瘟免疫,而免疫失败。原因如下: 1.疫苗的问题。有很多猪场是猪…  相似文献   
33.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较为常见的细菌病之一。已报道引起鸭肠杆菌病的血清型主要有O1、O2、O6、O8、O14、O18、O73、O78、O118、O119等。其中雏鸭和种鸭发病较多,尤其肉用商品仔鸭发病率较高,给养鸭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近日,河北省某养鸭场雏鸭发  相似文献   
34.
根据 NDV  HN蛋白已知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以提取的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NDV分离株 B95基因组 RNA为模板 ,利用 RT- PCR技术扩增得到一条约 1.9kb的条带。将扩增产物克隆到 PGEM- T- easy载体中 ,并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 ,结果证明我们得到了 HN基因的阳性重组子 ,随后采用 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阳性重组子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获得该基因全长序列 ,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B95株与其他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 95 .1%~ 87% ,氨基酸同源性为96 .1%~ 92 .1%。  相似文献   
35.
鸡败血霉形体病称慢性呼吸道病,临床特征为咳嗽,流鼻涕、呼吸时发出啰音,病情发展缓慢。随养鸡业的发展,高密度的饲养方式使此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当发病过程中有其它病原继发感染时使病情加剧,死亡率增高,但有关继发感染绿脓杆菌的报道尚少。  相似文献   
36.
新城疫热稳定性天然弱毒株B95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NDV疫苗株和不同稀释度的B95G毒株,经不同免疫途径进行雏鸡的免疫,当雏鸡NDV母液抗体下降到较低水平时,B95病毒液50倍稀释组在免疫后5d即可见抗体滴度上升,到达高峰时抗体效经免疫前上升4.6个滴度,在攻毒试验中,除B9510000倍稀释组外,其余B95各组在免疫后15d、30d攻毒保护率均为5/5,即全部保护。当在雏鸡母源抗体较高时免疫,B95病毒液50倍稀释组抗体达高峰时其效价比对照组高2.5个滴度,结果表明,该组与Clone30疫苗组免疫效果相当,能使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  相似文献   
37.
对带有母源抗体1日龄和10日龄的雏鸡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进行滴鼻免疫后,检测血凝抑制抗体(Hi),了解母源抗体对不同日龄雏鸡免疫的影响,从而比较1日龄和10日龄雏鸡免疫效果。结果表明1日龄带有母源抗体的雏鸡用Ⅱ系鸡新城疫疫苗滴鼻免疫能够产生免疫应答,但免疫期很短。10日龄雏鸡Ⅱ系苗免疫后20天,Hi 下降到0.5log2,完全失去了对强毒攻击的保护能力。从而得知新城疫Ⅱ系苗对雏鸡免疫效果较差。作者认为,为了适应农村个体户养鸡免疫困难的需要,可以在孵房对1日龄雏鸡免疫但20日龄时应重复免疫。对10日龄免疫的雏鸡30日龄时应进行第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38.
一株鹅副粘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鹅体分离到一株病毒,针对该病鹅的主要症状及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室诊断,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诊断和致病性试验。最终对该病进行确诊,证明其确实为鹅副粘病毒。  相似文献   
39.
作者首先报告传染性法氏囊病在保定地区已经存在。对3477只屠宰肉鸡检查的结果表明,491只鸡的法氏囊有典型的病变。这些病变主要表现为出血、充血、坏死。同时作者还对60只鸡的血清学反应进行了观察,其中4只呈现阳性反应。应用血清学反应、结合病理诊断检查了50只鸡,其中的3只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40.
新城疫病毒B95(NDVB95)是从国外引进的一株稳定性的天弱毒株。本项研究证明:本毒株对鸡 鸡无毒副作用,ICPI和IVPI值分别为0;该病毒可凝集鸡、鸭、牛、绵羊、鹅、猪、小白鼠和人的红血球,血凝价与I系、HB1和Lasota相似将病毒置56℃2h,置37℃保存10d,仍见有血凝性和对鸡胚感染性;经点眼、饮水、非免疫鸡与免疫鸡同居,均能获得好的免疫效果,并能耐受新城疫强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