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7篇
  9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依靠科技战胜灾害夺得丰收 1995年国家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玉米机械化增产技术》项目取得可喜的阶段性成果内蒙古农机局丰收计划办公室赵廷祥,郝建国,杨桂英1995年我区承担了国家农牧渔业丰收计划机械化项目“优质粮棉等作物机械化增产增收技术—玉米机械化增产...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介绍了德国米尼图电刺激采精器(Electro-Ejakulator mit sonde 2,5’’)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利用电刺激采精器采集荷斯坦种公牛精液的情况,并与假阴道法采集该牛精液的结果进行比较。与假阴道法相比较,利用电刺激采精器法获得的精液量显著提高,但精子密度却显著降低;而在原精活力、冻精活力、冻精产量方面无显著差异。利用电刺激采精器对无法以假阴道法采集精液的公牛进行精液采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3.
菊苣高效不定芽直接发生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菊苣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不定芽直接发生及其植株再生体系。在附加不同浓度N-6-benzyladenine(6-BA)或与低浓度α-naphthaleneacetic acid(NAA)组合的MS培养基上,5~7d外植体表面不经过愈伤组织诱导阶段,直接形成不定芽。组织学观察表明,不定芽起源于叶片维管束薄壁细胞,且其微管组织系统与叶片外植体内微管组织系统紧密相连。6-BA是不定芽直接发生所必需的,外植体的发育时期、取材部位和培养基蔗糖浓度对不定芽直接发生有重要影响。在附加2.0mg/L 6-BA,0.5mg/L NAA,100mg/L Vc,100mg/L VB1,300mg/L脯氨酸和40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培养20d龄基部叶片15d时,不定芽直接发生频率最高为100%,每块外植体上产生的不定芽数量也最多,平均为36~38个。在1/2 MS+IBA 0.5mg/L培养基上,再生苗诱导生根频率为97.58%,再生植株移栽于盆土中,100%存活且生长良好,未见形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