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8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农户规模养猪场粪便与污水是农业重大有机污染源之一.针对三峡库区农户规模养猪场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状,对猪场粪便与污水等环保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62.
基于双季稻(早稻、晚稻)和一季稻的站点数据以及历史时期(1970−2000年)与未来时期(2081−2100年)气候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研究影响中国水稻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并预测分析水稻在历史与未来时期适生区的变化,为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水稻的合理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影响双季稻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干旱月降水量、最暖季度平均气温和最干旱季度降水量;影响一季稻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年平均气温和最暖季度降水量。(2)在历史时期,早稻和晚稻适宜种植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以南地区,其适宜种植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4.26%和13.01%,其中大部分地区为较适宜区,占比分别为7.66%和6.62%;一季稻适宜种植区面积占比为45.46%,主要以较适宜和适宜地区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23.47%和18.86%。(3)相比历史时期,未来时期早稻的适宜种植区面积占比在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将分别增加6.27个、9.26个和16.66个百分点,晚稻分别增加4.26个、5.55个和10.97个百分点,一季稻分别增加11.34个、18.46个和28.31个百分点。到21世纪末,早稻的适宜种植区在空间分布上向川渝、黄淮地区扩张,晚稻的适宜种植区在空间分布上向川渝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北小部分地区扩张,一季稻的完全适宜区表现出向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扩张。整体而言,未来气候变化有助于扩大中国水稻适宜种植区。  相似文献   
363.
以沼气为纽带进行家户式生态养猪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义  刘力  李跃民 《畜禽业》2003,(1):16-16
发展生态农(牧)业,建设生态家园,是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为此,本文就如何以沼气为纽带进行家户式生态养猪作了探讨,以达到既能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益,改变农村传统的生猪养殖模式,又能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目的,使农户家户式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1“猪—厕—沼”三位一体家户式生态养猪模式利用沼气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建立包括农户住宅、厨房、厕所、猪舍、鱼池、花坛、草地、果树等在内的“猪—…  相似文献   
364.
畜禽产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志慧  刘力 《畜禽业》2003,(6):60-61
在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畜禽疫病发生率的上升、药物残留、农药及工业三废等一方面对畜禽产品的生产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也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和影响我国畜禽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对此,本文就如何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畜禽产品安全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365.
郝智慧  孙伟之  赵永达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03-2504,2507
巴喹普林是苄胺嘧啶类动物专用抗菌增效剂,具有广谱、活性高、消除缓慢的优点,其消除半衰期远优于甲氧苄胺嘧啶。在临床上巴喹普林与磺胺二甲基嘧啶等配成复方制剂,主要用于牛、猪、犬等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研究价值。笔者对巴喹普林的抗菌活性、药动学特征、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药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6.
红苕又称甘薯,是粮食作物中产量较高的薯类植物,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除人食用外,农村多用作饲料.近年来,我县养兔业迅猛发展,养兔者在秋冬季节多将贮存的红苕作为主料喂兔,由于红苕贮存不当而致霉烂使兔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甚至死亡.现将烂红苕中毒原因、发病症状、防治方法简述于后,供同行、养兔者参考.  相似文献   
367.
蹇慧  凡强胜  刘力 《猪业科学》2006,23(10):79-81
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通过污染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污染植物,动物通过对植物的摄取、水的饮用等进一步造成重金属对动物的污染。被污染食品动物制成的食品,将对人体产生危害。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制约无公害猪肉生产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在生态养猪模式中控制重金属污染更为必要。然而,重金属污染问题迄今仍未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全面系统的研究报道也比较欠缺。无公害猪肉生产中,污染与控制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铅。镉、砷、汞和铬。文章结合三峡库区生态养猪模式中无公害猪肉生产,对无公害猪肉的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和危害做一综述,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对重金属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68.
生态养猪模式中无公害猪肉的重金属污染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通过污染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污染植物,动物通过对植物的摄取、水的饮用等进一步造成重金属对动物的污染。被污染食品动物制成的食品,将对人体产生危害。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制约无公害猪肉生产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在生态养猪模式中控制重金属污染尤为必要。然而,重金属污染问题迄今仍未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全面系统的研究资料也比较欠缺。在无公害猪肉生产中,污染与控制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铅、镉、砷、汞和铬。文章对生态养猪模式中无公害猪肉的生产过程,无公害猪肉生产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和危害做一综述,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对重金属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69.
370.
为调查市售蛋制品的卫生质量,试验采用感官检验、半微量定氮法分别对某地区市售皮蛋、熟咸鸭蛋进行了抽样检测,并测定了皮蛋的pH值。结果表明:熟咸鸭蛋的新鲜度合格率只达到80%;皮蛋的pH合格率为93.3%,而感官检查合格率只有73.4%,皮蛋的挥发性盐基氮值在9.43~23.10mg/100g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