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8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81.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然植物饲料原料中绿原酸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水溶液(1:1,V/V)提取后,滤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岛津InertSustain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4%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25~0.5 mg/mL内线性良好,R2=0.999 9;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准确度和精密度,加样回收率为93.08%~104.8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7%,可用于测定天然植物饲料原料中绿原酸含量。  相似文献   
382.
为分析泽漆水提取物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体外抑制作用,本研究使用CCK-8法检测泽漆水提取物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CCL-81)增殖活力的影响,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泽漆水提取物对PEDV的抑制作用和时间依赖关系。以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Ribavirin)为阳性对照药物,探究泽漆水提取物对PEDV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1)泽漆水提取物浓度≤500 μg/mL时在12、24 和36 h细胞无毒性。2)泽漆水提取物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降低PEDV-N mRNA的表达量及PEDV 病毒滴度。3)泽漆水提取物可长时间有效抑制PEDV-N蛋白的表达,预防给药对PEDV-N蛋白表达无明显抑制效果。4)泽漆水提取物在病毒复制周期的吸附及复制增殖阶段对PEDV-N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入侵阶段对PEDV-N蛋白的表达无明显抑制效果。综上,泽漆水提取物在体外对PEDV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主要作用于PEDV生命周期的吸附和复制增殖阶段。本研究为深入挖掘泽漆抗病毒优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3.
基于1km分辨率长时间序列温度数据集,采用距平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Sen’s斜率估计法,分析四季平均气温在历史时期(2001−2020年)与未来时期(2021−2100年)低强迫情景(SSP119)、中等强迫情景(SSP245)和高强迫情景(SSP585)下的变化幅度和变化趋势的时空格局,以期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制定详细的区域适应性策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相比历史时期,未来时期在3个情景下的四季均温总体上升,且夏季增温区域面积最大,其中SSP119情景下增温1~2℃的区域占66.70%,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增加2℃以上的区域分别占37.37%和99.06%;同时,3个SSP情景下的季节均温的整体变化幅度具有显著差异,SSP119情景下较缓和,SSP245情景次之,SSP585情景增温幅度最大。(2)在历史时期,相比其他季节,春季均温的显著上升速率最快(0.68±0.24℃∙10a−1),且面积占比最大(14.44%),主要分布于华北、云贵川和江浙局部区域。(3)在未来时期,中国区域季节均温呈总体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在SSP119情景下,春季和冬季均温显著上升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国南部和青藏高原局部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29.03%和25.58%,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中国所有区域的季节均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在SSP585情景下,北方的季节均温显著上升速率比南方快,全国区域在冬季的显著上升速率最快(0.66±0.09℃∙10a−1)。  相似文献   
384.
为了探讨管花肉苁蓉(CtW)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效果,本试验将6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分为5个组:不运动组(NE)、运动组(EC)和管花肉苁蓉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E+CtW-L、E+CtW-I和E+CtW-H);小鼠连续给药14 d后,采用10阶段性力竭跑台运动法制备运动性疲劳模型;小鼠运动至力竭状态后处死并采集血清、心、肝、脾、肺、肾以及股骨部肌肉和胃肠样品,测定运动疲劳相关生化指标并制备肺组织切片。结果显示,与NE组相比,EC组小鼠第9阶段出现疲劳状态,其血清尿素氮(UREA)、肌酸激酶(CK)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而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肝糖原(HG)、肌糖原(MG)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LAC)含量也有升高的趋势(P=0.099)。各CtW组小鼠运动至第9阶段未出现明显疲劳状态,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均维持在与NE组一致的水平。当小鼠继续运动至第10阶段达到力竭状态时,与EC组相比,各CtW组的运动时间和距离均极显著延长(P<0.01);各CtW组的LDH和CK含量、E+CtW-L组和E+CtW-I组的UREA含量以及E...  相似文献   
385.
基于LPJ-GUESS模型模拟分析2001—2100年黄土高原植被变化的土壤保持功能的时空演变及变化趋势,以期为该区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植被管理与侵蚀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2001—2100年黄土高原的土壤保持功能整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2)2001—2020年黄土高原西部高海拔地区、东部五台山地区及西北部地区的土壤保持功能显著上升,SSP119情景下西部祁连山脉地区显著上升,中部少部分地区显著下降,SSP585情景下北部大部分地区显著上升。(3)2001—2020年黄土高原中部地区的土壤保持功能显著突变,SSP119情景下中南部及西部地区显著突变,SSP585情景下除南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显著突变。西部高海拔地区植被所带来的土壤保持功能下降,应该加强这部分地区的植被管理,比如科学种植适宜的植被。动态植被模型可以刻画气候变化下植被结构的动态变化,使土壤保持功能模拟得更精确,可采取类似LPJ-GUESS这样的动态植被模型在全球其他地区开展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6.
【目的】土壤肥力显著影响作物产量,了解区域耕地土壤肥力历史变化趋势有助于指导农户施肥,以提升耕地肥力,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陕西省关中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40年(1980—2020年)发表的文献、土壤志等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pH以及容重的变化趋势。【结果】1980—2020年,以10年为1个阶段,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个阶段的中值依次为11.0、11.1、13.6和18.5 g/kg,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土壤全氮含量在最后10年的中值为0.95 g/kg,与前3个10年相比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在最后10年的中值(58 mg/kg)与第一个10年(53 mg/kg)相比有提高。土壤全磷含量4个10年中值依次为0.70、0.76、0.82和1.03 g/kg,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土壤有效磷含量在最后10年的中值为21.9 mg/kg,与前3个10年相比显著提高,且最后10年中80%含量数据均超过农学阈值(14 mg/kg)。土壤全钾含量4个10年中值依次为19.3、19.9、18.6和19.6 g/kg,整...  相似文献   
387.
为 了推动麻城市板栗产业提质增效,在麻城市板栗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高质量 发展要求,从推广优良品种、开展低改和病虫防治、延伸产业链、增强市场拓展能力、攻克技术难关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 麻城市板栗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388.
对比分析盐补骨脂不同种提取物对3种细胞的毒性,本研究使用HK-2细胞、Hep-G2细胞及LLC-PK1细胞作为评价模型,采用CCK-8方法检测盐补骨脂水、醇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对3种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补骨脂乙醇提取物对HK-2、Hep-G2及LLC-PK1细胞毒性均强于其水提取物。2)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补骨脂定、异补骨脂定、甲基补骨脂黄酮A对HK-2、Hep-G2细胞毒性较强,且补骨脂甲素对HK-2细胞和Hep-G2细胞毒性要强于其他主要成分,而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宁对HK-2、Hep-G2细胞毒性相对较小。综上,盐补骨脂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对HK-2细胞、Hep-G2细胞及LLC-PK1细胞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且盐补骨脂乙醇提取物毒性更大;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甲基补骨脂黄酮A、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异补骨脂定、补骨脂定对HK-2细胞、Hep-G2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且补骨脂甲素的毒性要大于补骨脂其他主要成分。本研究可为后续开展补骨脂或补骨脂有效成分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发挥其药理作用的同时,减少其毒性。  相似文献   
389.
为探讨陕西关中地区不同小麦品种产量以及氮、磷利用效率差异的生理机制,于2018-2020年在陕西省杨凌区开展了2个施肥水平(不施肥-CK、施氮、磷肥-NP)和15个小麦品种,共计30个处理的大田试验。两年小麦的产量范围分别为1 928~4 590 kg·hm-2和2 537~8 473 kg·hm-2,小麦品种和施肥均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品种和施肥也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两年试验结果均表现为NP高产-CK高产的品种有‘伟隆123’‘伟隆121’‘中麦895’。品种和施肥也显著影响氮、磷利用效率,二者交互作用也显著。第一年NP氮高效-CK氮高效品种为‘伟隆123’,第二年为‘伟隆169’‘伟隆121’‘漯麦8号’‘小偃58’‘西农979’和‘伟隆158’。两年结果均表现为NP磷高效-CK磷高效品种为‘伟隆169’和‘伟隆123’。高产小麦品种主要与花期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高、花后旗叶SPAD(叶绿素相对含量)变化速率快,促进花前可溶性糖转运有关。氮利用效率高的小麦品种花期叶面积指数和旗叶碳氮比大,花后旗叶碳氮比变化速率快、可溶性糖转运量大。磷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