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10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选用5.5月龄无角陶赛特公羊与寒滩(小尾寒羊×滩羊)母羊的杂种公羔,研究饲粮中分别添加0(Ⅰ组)、0.075%(Ⅱ组)0、.150%(Ⅲ组))、0.255%(Ⅳ组)氧化镁,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羔羊日均食入镁量与粪镁排出量随镁添加水平增加而线性增高,Ⅱ组食入镁量显著高于Ⅰ组(P<0.10),Ⅳ组显著高于Ⅲ组(P<0.10);Ⅱ、Ⅲ组粪镁排出量显著高于Ⅰ组(P<0.10),Ⅳ组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镁消化率和存留率随镁添加量提高而有所下降,Ⅲ、Ⅳ组的镁消化率显著低于Ⅰ组(P<0.10),Ⅳ组低于Ⅱ组(P<0.10).各饲粮间的干物质、有机物质、酸性洗涤纤维的食入量及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10).Ⅱ、Ⅳ组氮表观消化率(ND)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10);Ⅱ、Ⅲ组氮存留率(NR)显著高于Ⅰ组(P<0.10),Ⅳ组呈高于Ⅰ组的趋势(P=0.134).钙消化率随镁添加水平提高而下降(P>0.10),Ⅲ、Ⅳ组钙消化率呈低于Ⅰ组的趋势(P=0.217,P=0.113).磷消化率似与饲粮镁浓度无关,其中Ⅰ(P<0.10)、Ⅳ(P<0.10)、Ⅲ组(P=0.126)的磷消化率均高于Ⅱ组.  相似文献   
62.
绵羊对含不同秸秆的全饲粮颗粒料的消化代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用4只装有十二指肠近端套管的1岁杂种生长羯羊,按2×3交叉设计进行试验,交替饲喂以玉米Zea mays秸和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粗料(A处理)及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和苜蓿为粗料(B处理)的等消化能(DE)、等氮全饲粮颗粒料;以Cr2O3为食糜标记物并结合全收粪、尿法,测定了绵羊十二指肠食糜流通量,瘤胃内、瘤胃后及全消化道干物质(DM)和氮的表观消化率,全消化道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及氮表观存留率.结果表明:十二指肠食糜流量、氮流量,瘤胃内、瘤胃后及全消化道DM和氮的消化率在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全消化道ADF和NDF消化率及氮表观存留率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A处理全消化道DM和ADF的消化率及氮的表观存留率有大于B处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63.
用294只3周龄Arbor Acres(AA)商品代肉公鸡进行试验,研究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中两种铬源(三氯化铬和酵母铬)及4个铬添加水平(0、0.4、2.0和10.0mg/kg)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特性、免疫功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鸡共分7组(两铬源共用零添加组),试验期3周。结果表明,三氯化铬在提高肉仔鸡饲料转化效率及法氏囊相对重量上比酵母铬更有效(P < 0.10),其余多数性能指标在两铬源间无显著差异(P > 0.10);日粮中添加2.0和10.0mg/kg水平铬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和胸肌率(P < 0.05),铬水平对其余多数指标无影响(P > 0.10);除胸肌率(P < 0.03)外,其余指标均未观测到铬源与铬水平的互作(P > 0.10)。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运用相关与通径分析方法,对90组(每组4-6只鸡)代谢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饲粮钙、磷含量和钙磷比是影响鸡粪钙、磷含量的主导因素,作者据此认为,可以依据饲粮钙、磷含量和钙磷比估测鸡粪中钙、磷含量;反之,以鸡粪的钙、磷含量为自变量推算饲粮钙、磷含量亦属可行,并推导出回归方程式14个。  相似文献   
65.
精子形态学研究的发展,已经成为预测和评定种公牛繁殖力、诊断种公牛繁殖疾病的重要内容(D·L·Garner,1984年;M·Vandeplassche,1982年等)。各类畸形精子发生率及其原因的研究,一直引起国外研究者的重视(Blom和Wolstrup,1976年;M·R·Jainudeem,E·S·E·Ha-fez,1980年;R·T·F·Bernard,1985年)。Blom等首次在“Fabory Dag”娟姗公  相似文献   
66.
用40只4~4.5月龄的陶赛特(♂)×藏羊(♀)杂交一代羔羊进行在同一营养水平和相同类型饲粮中,改变部分能量饲料(A因子)和蛋白质饲料(B因子)对公羔和羯羔(C因子)钙、磷消化、代谢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A、B因子的交互作用对羔羊的钙存留率有显著影响(P<0.05),A、B、C(性别)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磷的存留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甜菜渣组磷存留率有高于小麦组的趋势(P=0.116).综合钙、磷的利用效率,可认为小麦、豆粕组合和甜菜渣、菜籽饼组合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7.
在集约化养鸡业中,蛋壳品质不良已成为经营者密切关注的问题.商品鸡场因蛋壳品质低劣损失的蛋约为6-8%.在种鸡场,蛋壳品质不佳常使孵化率降低.影响蛋壳品质的因索很多,在遗传以外的各因素中,营养通常是最主要的.故本文重点讨论营养与蛋壳品质的关系.蛋壳形成的过程鸡蛋壳平均含有机物质(主要是蛋白质)4%、碳酸钙93%、碳酸镁1%、磷酸钙及磷酸镁  相似文献   
68.
甘肃省8个地区牛羊被毛的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ICP-AES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采自甘肃省8个地区的143个牛、羊等动物被毛样听矿物元素(钙、磷、铜、钠、锌、锰、钴、钼、硒)含量。结果表明,甘肃省牛、羊普遍缺磷、钠、铜;部分地区牛和全部采样地区的绵、山同羊表现锰营养不足;庆阳地区的牛严重缺硒;武威地区的牛和酒泉地区的绵、山羊硒营养正常;其他地区在正常值下限的上下波动。  相似文献   
69.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432只初生AA肉仔鸡(公雏)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研究在玉米—豆粕—杂粕型基础饲粮(破碎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酶(A)和木聚糖酶(P)[A、P的添加量(g/t)依次为:0、0(对照组),500、0,350、150,250、250,150、350,0、500]对其0~3周龄AA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Ⅲ组日耗料量显著高于Ⅰ、Ⅱ与Ⅴ组(P<0.05),21日龄时的体重和日增重(ADG)显著高于Ⅱ组(P<0.05);Ⅴ组的料重比(FCR)呈优于Ⅱ组的趋势。添加不同比例的酶制剂,使半纤维素表观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3 ̄9.4和1.5 ̄2.1个百分点。尽管各处理间氮沉积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Ⅱ、Ⅴ组的氮沉积率比对照组提高达3个百分点以上。加酶组的鲜粪尿排出量及N排出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Ⅴ组效果最好,排粪尿量与N排出量分别比对照组低15.8%(P>0.05)和17.8%(P<0.05)。  相似文献   
70.
采用单因子分组试验设计,按同质原则将32只无角陶赛特(♂)与寒滩母羊(♀)的杂交一代公羔(平均5.5月龄)分为4组,在0.9倍NRC营养水平下,研究添加不同水平(0%、0.075%、0.150%和0.225%)镁(氧化镁)对羔羊产肉力、肉品质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间羔羊产肉力、肉质和肉中干物质与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背最长肌(LM)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Ⅳ组(P<0.05)及呈现高于Ⅱ组(P=0.194)的趋势;Ⅳ组LM中肌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各组肉的货架期均为8d,第8天Ⅳ组LM的挥发性盐基氮有低于Ⅰ组的趋势(P=0.112)。血清与组织生化指标(蛋白质、MDA、SOD、T-AOC、LDH、LD、CK等)中,仅Ⅳ组肝脏SOD极显著地高于Ⅰ、Ⅱ、Ⅲ组(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