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10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同营养水平全饲粮颗粒料肥育羔羊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按同质原则将27只无角陶塞特(♂)与藏羊(♀)的杂交一代公羔(3.5~4月龄)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9只。采用单因子设计,研究1、0.9、0.8倍NRC营养水平全饲粮颗粒料肥育羔羊的效果。结果表明,正试期3个处理组日增重依组次为225.6、238.9、206.2g。第2、3组间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1组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2、3组(P<0.01),1、2组料肉比极显著优于3组(P<0.01)。1倍NRC水平配方的价格太高,0.9和0.8倍NRC营养水平配方适于本地羔羊育肥生产,其中以0.9倍NRC营养水平配方最好。  相似文献   
82.
0~56日龄放牧羔羊消化道的解剖特点和瘤胃功能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旨在研究完全放牧条件下羔羊消化道相对质量与相对容积和瘤胃功能的发育特点。选用44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测定0、3、7、14、21、28、42与56日龄胃(前胃、皱胃)、小肠各段和盲肠的相对质量(%活体质量),胃各室相对质量(%全胃质量)、相对容积(%全胃容积)、内容物相对质量(%全胃内容物质量)及瘤胃内容物微生物酶活性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结果表明:前胃、小肠、盲肠相对质量随羔羊日龄增大而提高,14~21d前胃与盲肠相对质量增速最快,其次为42~56d;小肠相对质量各阶段增速波动较小。随日龄增长,瘤胃相对质量与相对容积升高,皱胃相应下降,7~14、14~21与42~56d变速较大;0~14d前胃相对容积增速低于相对质量,14d后其增速快于后者,28d后相对容积增速大于相对质量。胃各室内容物的pH相对稳定,瘤胃内容物pH变动于6.03~6.67;0、3、7d部分受试羔羊中被检出纤维素酶比活性的比例随日龄增大,14d后所有受试羔羊均被检出,且纤维素酶比活性随日龄增高。14d蛋白酶活性最高,42d淀粉酶、纤维素酶比活性最高;从3d羔羊瘤胃内容物中即检出乙酸、丙酸、丁酸,其浓度均随日龄增大而升高,VFAs浓度与微生物酶比活性峰值的出现与瘤网胃发育状况并行。结论:羔羊前胃相对质量0~21d增长较快,而此后其增速减慢,是羔羊营养状况改变引起的;本试验条件下,羔羊2月龄断奶较适宜,42d是可接受的最早断奶日龄。  相似文献   
83.
植物精油和复合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球虫病防治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分组对比法研究了植物精油和复合酶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防治球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植物精油能有效降低肉仔鸡的克粪便卵囊数(P<0.05)和肉鸡球虫小肠病变计分;基础日粮中同时添加100g·t-1的植物精油、250 g·t-1木聚糖酶和100g·t-1的植酸酶配伍能很好地降低肉仔鸡克粪便卵囊数(P<0.05)和改善肉鸡...  相似文献   
84.
不同营养水平对滩×寒杂种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妊娠后期(97~150 d)、泌乳期(30 d)、催情期(断奶至第2个情期)0.8×NRC(Ⅰ)、0.9×NRC(Ⅱ)和1.0×NRC(Ⅲ)代谢能(metabolic energy,ME)与粗蛋白(crude protein,CP)水平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将30只1~2胎的滩×寒杂种妊娠母羊随机分成3组(统计的母羊数依次为6,5和7只),单栏饲养。结果表明,1)Ⅰ组母羊产后体重(43.50±7.50 kg)低于Ⅱ(47.20±2.12 kg,P>0.05)、Ⅲ组(54.79±6.72 kg,P<0.05),Ⅱ组呈低于Ⅲ的趋势;Ⅲ组母羊自身日增重(137.4±59.8 g)极显著高于Ⅰ、Ⅱ组(-57.7±39.9,34.2±56.2,P<0.01),Ⅱ也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羔羊初生重(3.82±0.76,3.86±0.58和4.10±0.77 kg)相近(P>0.05);Ⅲ组的羔羊初生窝重(7.69±2.24 kg)高于(P=0.086)Ⅰ、Ⅱ组(5.73±1.34,5.40±1.65 kg),与其多羔率高有关。2)在泌乳期,母羊泌乳量(27.08±4.52,40.34±11.90,55.48±14.29 kg)、羔羊断奶窝重(13.49±3.82,14.62±3.64,19.32±4.45 kg)、窝增重(7.17±2.71,9.22±2.17,12.28±3.15 kg)、羔羊断奶均重(7.71±2.26,10.45±1.72,11.19±2.51 kg)和增重(4.10±1.60,6.59±1.38,7.08±2.09 kg)均随母羊营养水平而提高(P<0.05或P>0.05)。Ⅰ组母羊泌乳期增重,Ⅱ、Ⅲ组均减重(相应为+0.94±2.05,-0.35±2.74和-1.86±3.89 kg),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3组母羊授乳末体重分别为(46.31±7.61),(46.85±2.58)和(52.93±4.20) kg (P=0.067),断奶后第1次发情分别是在(18.60±12.86),(13.25±6.70)和(10.71±4.07) d,第2情期结束时的空怀率为16.67%,20.00%和14.29%。母羊2次产羔间隔相应为201.8,183.5和187.7 d。  相似文献   
85.
选用甘肃肉用羊新品种育种群出生公羔(单羔)55只,分为3个处理组,其中28、42d断奶组各15只,对照组(不断奶)25只.供试羔羊生后均哺食母乳,于7日龄开始补饲.2个断奶组羔羊均于断奶后0、7、14d屠宰,测定前胃各室内容物的相对质量、pH、瘤胃内容物的脂肪酸(VFA)浓度及与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比值、主要微生物消化酶比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对照组羔羊在35d、断奶组羔羊在断奶日瘤网胃内容物占全胃内容物质量相对质量均达到成年羊水平,早期断奶对其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断奶组与未断奶组羔羊各时段瘤胃、网胃和瓣胃内容物pH均相对稳定,断奶未对其产生明显影响(P>0.05).断奶与否对TVFA和各种酸的浓度无明显影响,所有处理的TVFA浓度均居较高水平,呈随日龄增长的趋势.断奶组羔羊瘤胃内容物微生物蛋白酶活性在断奶后7d和14d上升较快,但仍低于对照组对应日龄;断奶使微生物蛋白活性降低,日龄越小受影响越大,但恢复能力强.断奶可促使微生物淀粉酶活性增强,且断奶日龄越小增幅越大.断奶对纤维酶比活性有影响.舍饲并于7日龄开始补饲条件下,42日龄断奶羔羊调节前胃功能的能力较强,28日龄断奶应激较大,但羔羊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断奶引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6.
<正> 前言最初人们提出利用“人工瘤胃”发酵粗饲料,其目的在于将部分瘤胃微生物移植到体外以粗饲料作为底物,使其分解粗饲料中的粗纤维素成为挥发性脂肪酸,另一方面由于其大量的繁殖,又提供了部分菌体蛋白质和维生素,从而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7.
<正> 前言当前,我国工业化养猪业正在逐步发展。利用对环境的控制进一步提高家畜生产力,也日益受到重视。工业化生产为有效控制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猪的生产性能、利用饲料效率与畜舍小气候关系密切。Verst-egen(1978)曾指出,在一定范围内,气温  相似文献   
88.
萨拉道夫斯克畜牧兽医学院农畜饲养教研组,研究了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条件下可以有效的和充分推广的藁秆的化学处理和保存的方法。将未切碎的藁秆用3—4%的碱溶液(用等份的生石灰和 NaOH 的混合物比较好)进行处理,每100公斤干的藁秆约需用100—120升碱溶液。在浸湿均匀和仔细压紧后,藁秆可以保存一年多。调制的方法为:将藁秆放入没有砌面的青贮沟中。每放50—60厘米厚时,就用3%的碱溶液通过汽油罐车水笼管的喷雾器喷洒使潮湿,而后用—54拖拉机压紧,并复盖土层。到了冬季,此种处理的藁秆具有刚烤好的黑面包的香味,为各种家畜所喜食。  相似文献   
89.
果胶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果胶在反刍动物营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作者主要就果胶的结构和性质、生物学功能、在动物营养中的营养和调控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0.
添加酵母培养物对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只健康并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羯绵羊,采用3×3无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以玉米Zea mays秸、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为粗料的全饲粮颗粒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YC)对绵羊采食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饲粮的粗/精比为67∶31.试验结果表明:添加YC的全饲粮颗粒,有提高绵羊干物质采食量(DMI)和有机物采食量(OMI)的趋势(P=0.255和P=0.324),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YC对饲粮DM、OM、CF、ADF和NDF在全消化道中的消化率均有提高的趋势(P=0.277、P=0.151、P=0.073、P=0.102和P=0.091);添加YC对饲粮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N的存留率(P=0.0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