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藤黄微球菌(标准号28001)为工作菌,用圆滤纸片法测定环丙沙星在牛奶中的残留.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在牛奶中的最低检测限为 0.08 μg/mL.该方法精密度良好,变异系数小于15%,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样品用量少,易于推广,适用于环丙沙星的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dRp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RdRp)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获得纯化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dRp的功能奠定基础.以RdRp基因cDNA为模板,用PCR扩增出RdRp基因片段,应用定向克隆策略将扩增后片段与高效表达载体pET32a(+)重组,阳性克隆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IPTG诱导高效表达.PCR法扩增出720 bp的片段,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正确的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LB21中表达得到分子质量约为46 ku的融合蛋白.成功克隆及表达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dRp基因.  相似文献   
43.
牛γ-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牛γ-干扰素(BovIFN-γ)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以从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的总RNA为模板,扩增出γ-干扰素成熟肽基因片断,并对其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所设计引物可以成功用于扩增牛γ-干扰素成熟肽基因片段,所扩增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序列同源性达99.77%.  相似文献   
44.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素是其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关键因素之一,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奶牛乳房中定植有关的的黏附素主要是ClfA、FnBPA和FnBPB3种。曾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表达调控的研究发现,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早期主要表达黏附素,之后才表达毒素和荚膜,所以人们认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进行干预,可以减少或阻止毒素和荚膜的表达,而以黏附素作为靶位进行疫苗研制可能是预防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有效途径。国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素的研究历史相对较久,并且也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而国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相对滞后。因此,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对预防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5.
鸡败血霉形体免疫效力的研究及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项研究以内蒙古地区分离株H3株、BR1株作为研究对象,以S6株作为参考对象,以3株鸡败血霉形体分别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经物理性状及安全性检验合格后,分别对18d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免疫42d后,免疫效力分别为75%(H3株)、70.0%(BR1株)和83.3%(S6株)。免疫鸡血清中HI抗体滴度规律性变化是,从免疫接种的第14d起,血清中可检出HI抗体,名免疫组HI抗体滴度均在53d龄时达到最高值,然后开始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46.
文章介绍了鸡马立克病使用的各种疫苗,包括单价、多价活疫苗和HVT冻干疫苗,并简述了各种疫苗的优缺点。同时对各种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的研究情况做了概述,并指出了目前鸡马立克病疫苗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7.
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Ⅰ型(PCV1)ORF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对PCV1 ORF1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ORF1基因(939 bp)克隆入pMD18-T载体,将筛选获得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MD-ORF1。测序分析表明,克隆的ORF1与广东分离株DQ659154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6%,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4%。将ORF1双酶切产物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1a,得到的重组子命名为pET-ORF1。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PCV1ORF1在pET-41a中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其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67.6 ku。  相似文献   
48.
古茶园和现代茶园土壤养分与微生物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古茶园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森林土壤为对照,对云南景迈山、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和现代茶园土壤表层(0~20cm)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SOM)与氮磷钾养分分析和土壤微生物类群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pH值在4.30~4.75之间,南糯山茶园和景迈山现代茶园的土壤pH值显著高于森林土壤,布朗山古茶园的土壤pH值也显著高于现代茶园,并且各茶园土壤的CEC均显著低于森林土壤;3座茶山古茶园土壤SOM,全氮(TN),全磷(TP),碱解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现代茶园;茶树种植年限对茶园土壤pH值,CEC和各养分质量分数没有一致性影响规律;茶园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普遍高于森林土壤,并且微生物的总数量:现代茶园高于古茶园,但各微生物数量与茶园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植茶和植茶年龄的增加并未加剧茶园土壤酸化,茶园土壤酸化可能与土壤钾素营养水平关系密切;与现代茶园相比,古茶园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低强度生产模式和较小干扰栽培管理是古茶园土壤肥力持续利用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将为现代茶园土壤管理和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从呼和浩特市及召河等几个不同地区的鲜牛乳及部分乳制品中随机取样,通过细菌总数和细胞数的直接记数法,以及用各种鉴别培养基对乳样中微生物种类进行了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发现这几个地区鲜牛乳及乳制品中都含有链球菌、乳杆菌、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低温菌。其中以乳杆菌、链球菌、低温菌的含量为高。同一乳样中,含菌量的排列顺序是:链球菌>乳杆菌>低温菌>酵母菌>霉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乳制品中含菌量的顺序是:乳杆菌>链球菌>低温菌>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另外,经分析发现,这几个地区鲜牛乳中菌数的含量差异很大,其中以 B 场的含量为最高,A 场次之,Z 地区的含菌量为最少。而且葡萄球菌,霉菌、大肠杆菌以及总菌数含量高的乳样,其细胞数的含量也相应地较高。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某肉用种鸡场的调查,发现该场鸡群从孵化出壳后到开产期间的整个生长、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一直存在鸡白痢、禽霍乱、葡萄球菌病、新城疫等传染病及球虫病,且出现了三个死亡高峰;不同时期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的表现形式不一。1~30日龄鸡群死亡高峰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善,雏鸡抵抗力下降,並感染雏鸡白利所致;101~110日龄鸡群死亡高峰是由于感染球虫病之后继发禽霍乱及葡萄球菌病所致;171~180日龄出现第三次死亡高峰,原因是免疫鸡群发生了慢性鸡新城疫。经调查研究进一步认识到加强饲养管理、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合理的药物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