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林业   280篇
农学   176篇
基础科学   196篇
  213篇
综合类   1321篇
农作物   167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770篇
园艺   264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北京市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在保护区内共采集标本212号,鉴定出47种,隶属于2个门、7个目、20个科、47个种。  相似文献   
92.
甜瓜不同生育期日光温室CO2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光温室秋冬茬甜瓜在施足有机肥和秸秆堆肥时,生长前期棚内CO2浓度较高,中午12:00左右放风时棚内CO2浓度缓苗期为1 810 mg·L-1,留瓜期1 200 mg·L-1,授粉期1 370 mg·L-1;授粉期夜间CO2积累最快,平均增加140 mg·L-1·h-1;膨大期放风前冠层CO2下降量最大,平均每10 min(分)下降150 mg·L-1;垄面土壤平均比沟内CO2释放量多142 g·m-2·h-1.  相似文献   
93.
为揭示不同萌发物候型茶树的休眠机制,以特早生茶树品种龙井43和中生茶树品种碧云为材料,利用钙黄素处理茶树茎段,检测越冬芽在休眠与萌发时期与其他器官的物质交流情况。利用同源比对鉴定胼胝质水解相关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在冬季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越冬芽在茶树生长阶段和休眠阶段都存在着与着生茎段和母叶间的物质交流;从茶树越冬芽休眠形成到解除的不同时期,其物质交流存在"强-弱-强"的变化规律,但龙井43的与碧云相比存在较短的物质交流减弱时期;两种茶树的物质交流变化模式与鉴定到的茶树胼胝质水解正向调控相关基因CsGLU1的表达模式密切相关;启动子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CsGLU1启动子区有多个与激素信号以及低温和休眠响应相关转录因子结合的保守序列。茶树越冬芽在休眠和非休眠状态下都存在与茎和母叶之间的物质交流,且物质交流强弱与茶树越冬芽休眠状态改变密切相关。CsGLU1可能是参与胼胝质水解调控,改变茶树越冬芽物质交流水平,进而影响茶树休眠状态的关键基因。这对明确茶树越冬芽休眠状态变化和深入揭示不同萌发物候型茶树休眠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华雄’是在白蜡属种质资源收集过程中发现并选育出的绒毛白蜡新品种。雄株,干形较直,当年生枝和纸质叶片上下表面均被密毛,耐盐碱性强。  相似文献   
95.
陕南茶网蝽害虫的迅速蔓延严重威胁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周边茶区的安全,怎样才能彻底控制并消灭该害虫,需要各级政府迅速研究出台全面联防联控和彻底清除野生茶树和弃管茶园枝叶为越冬寄主并举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产业健康发展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光照对沙葱种子萌发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2h光照和24 h光照下的沙葱种子发芽率仅为对照的20.8%和8.8%,表明沙葱存在光休眠现象,为需暗种子;在12 h和24 h光照处理下,催芽前期SOD、POD活性及Vc含量水平较高,MDA和CAT含量低于0h;而在种子萌发后期,SOD、POD活性降低,MDA和CAT含量升高,说明在光胁迫下,沙葱种子萌发后期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7.
基于人参样品基质特点,采用快速滤过型净化法 (m-PFC) 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建立了人参中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吡虫啉、茚虫威和噻嗪酮5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较低的检出限 (0.03~0.18 μg/kg) 和定量限 (0.11~0.59 μg/kg),其定量限较中国国家标准GB 2763—2016中规定的对人参中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 (MRL) (0.5~1 mg/kg) 低3个数量级,5种农药的线性范围在1~500 μg/L之间。在2、10、50、100和300 μg/kg的添加水平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6%~1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 均小于11%,回收率较好且方法稳定。与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将该方法应用于市售6份人参样品中5种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未检出相应的农药残留。该方法为研发建立更快速、准确地检测人参中农药残留的方法提供了思路,也为后续中国国家标准修订人参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
为了明确伴生麦在我国中东部主要小麦产区的分布及生物学特征,采用7级目测法对河南、河北和山西等七省麦区42个调查样点进行伴生麦的调查,通过形态学观察明确伴生麦的特征.通过对伴生麦发生率和侵害值评估,不同省份伴生麦的发生频率为50.3%~92.1%,所调查42个样点的平均侵害值为16.3%~51.0%.伴生麦形态和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99.
为了评价450 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旱直播稻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开展了田间除草试验.结果表明:450 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在旱直播水稻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对稗草的防效最好,药后45 d各剂量处理的株防效达到89.21%~97.93%,鲜重防效为88.89%~97.58%,其次是对千...  相似文献   
100.
以华北地区抗旱性不同的二冬麦品种石家庄8号(抗旱品种)与偃麦20(非抗旱品种)为材料,研究拔节期水分胁迫-复水补偿效应的品种差异及补偿效应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不同胁迫程度和不同胁迫历时下.石家庄8号水分胁迫一复水之后,各项生理指标均快速补偿,轻度水分胁迫-复水后出现超补偿效应,且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