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中德财政合作"京北风沙危害区植被恢复与水源保护林可持续经营"项目是北京市首个大规模国际财政合作林业项目,项目目标是通过实施近自然森林经营和小型水体生态恢复工程来改善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实施期限为5年。怀柔区中德财政合作项目从2008年启动,截止目前,项目全部结束,怀柔区完成近自然森林经营累计完成3.3万亩的经营任务,项目区分布在区7个乡镇10个行政村,项目的实施优化了林分结构,促进了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02.
山西振兴鱼蜂药业有限公司1977年创建于山西省绛县。1995年擢升为股份制企业,2005年投资1000余万元。占地20000m^2的现代化厂房圆满落成,2005年12月18日粉剂、散剂、预混剂、液体消毒剂、液体杀虫剂、固体杀虫剂6条生产线一次性顺利通过国家兽药GMP认证。为中国蜂产品协会团体会员单位、中国养蜂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山西省蜂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总经理赵泽民被推选为副理事长。曾多次被中国农业银行评定为“AAA级信用单位”,山西省核定为“产品(商品)质量、计量信得过单位”,评选为山西省运城地区“遵守工商企业管理法规模范单位”,山西省绛县消费者协会认定的“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振兴公司现有员工80余名,总资产1000多万元,下辖3个分公司、3个子公司,生产经营200余种蜂药、  相似文献   
103.
利用同源克隆方法从大豆中克隆到一个耐盐基因HAL3,命名为GmHAL3a,组织表达分析发现GmHAL3a基因在大豆根中表达量最高,荚中次之,叶中表达量最低;非生物胁迫实验表明该基因受NaCl、LiCl和山梨醇诱导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发现该基因具有2个跨膜螺旋区域,可能定位于叶绿体中;同源序列比对证实该基因氨基酸序列具有与其他物种相似的保守位点:黄素单核苷酸(FMN)结合位点和磷酸泛酰半胱氨酸(PPC)脱羧酶活性位点。同时扩增了这个基因的2个干扰片段,用Gateway技术将扩增的片段通过BP反应连接到入门载体pDONR221,测序后又通过LR反应分别将目的片段插入到RNAi载体pB7GWIWG2(Ⅱ),再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这2个载体的构建对于进一步研究大豆中GmHAL3a基因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综述了大豆霜霉病、花叶病毒病及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等两种主要病害和两种主要虫害的危害症状、损失情况及防治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5.
以177份大豆微核心种质为材料,利用豆芽机进行豆芽生产实验,采用SAS 9.2对大豆百粒重、大豆芽鲜产量、大豆芽干产量、大豆芽芽长、大豆芽根长、成芽率和维生素C含量7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以上7个性状变异广泛,各性状在品种间差异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芽维生素C含量与干产量和成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大豆芽鲜产量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以大豆芽VC含量为主要指标,筛选出7份高VC含量的大豆芽芽用种质,为选育高VC含量的优良芽用大豆品种提供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06.
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所导致的生产领域及消费领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各个月份生猪价格的比较分析,发现近年来生猪价格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波动周期变短、波幅变大的趋势,而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猪养殖模式的分散化、养殖成本的变动、市场需求的变动及疫病的发生等。本文认为,应通过大力发展生猪专业养殖合作社、加快推广生猪"订单养殖"模式、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生猪"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等具体措施调节生猪供求,稳定生猪价格。  相似文献   
107.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现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无论对生产者与消费者,还是对食品加工业都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食品安全的管理着眼于从农场到餐桌的每个环节,特别强调动植物健康生产和检疫对确保食品资源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WRKY转录因子与植物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密切相关。通过对大豆WRKY转录因子基因GmWRKY148的克隆及在大豆发状根中过表达后对疫霉根腐病抗性的分析,探究大豆与大豆疫霉菌互作的作用机理。【方法】以拟南芥的AtWRKY44序列为探针,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在大豆Williams 82的根部组织中得到其同源基因Glyma.14G199800,命名为GmWRKY148。对GmWRKY148蛋白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利用qRT-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大豆的根、茎、叶、子叶和接种大豆疫霉菌不同时间点的转录水平;利用双酶切的方法将GmWRKY148完整的CDS序列连接到植物过表达载体p Bin GFP2中,利用基因枪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洋葱表皮细胞中,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利用发根农杆菌K599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经过GFP荧光筛选和qRT-PCR检测,获得大豆过表达GmWRKY148的阳性发状根(OE-GmWRKY148)和转入p Bin GFP2空载体(EV)的阴性对照发状根。对过表达GmWRKY148发状根和阴性对照发状根接种大豆疫霉菌,统计病斑长度、疫霉积累量和卵孢子萌发情况。【结果】GmWRKY148的CDS序列全长为999 bp,编码332个氨基酸,等电点为7.61。系统进化分析发现,GmWRKY148与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的WRKY转录因子亲缘关系十分相近,且与菜豆的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mWRKY148定位在细胞核中。组织表达分析显示,GmWRKY148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茎和叶中次之,在子叶中最低。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接种大豆疫霉菌P6497后,在感病品种Williams和抗病品种Williams 82(含有Rps1k)中,GmWRKY148受诱导逐渐上调表达,在侵染24 h后表达水平均达到最高,但在Williams 82中的上调倍数更高。对过表达GmWRKY148和转空载体的大豆阳性发状根分别接种大豆疫霉菌P6497的菌丝块,比较接种24 h后的病斑长度和疫霉积累量,结果显示,与对照EV相比,过表达GmWRKY148大豆阳性发状根的病斑长度显著变短,疫霉积累量显著降低。对过表达GmWRKY148和EV的大豆阳性发状根分别接种疫霉菌P6497的游动孢子,并在接种后24、36和48 h用显微镜观察菌丝的侵染及卵孢子萌发数量,统计结果显示,过表达GmWRKY148的大豆阳性发状根与对照EV相比,菌丝的侵染率及卵孢子萌发率均显著降低。【结论】GmWRKY148参与调控大豆与大豆疫霉的互作,能够增强大豆对大豆疫霉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植物激素乙烯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物与非生物胁迫过程。组成型三重反应基因CTR1作为乙烯受体下游一个负调控因子,结合乙烯受体共同参与乙烯的信号转导途径。本研究通过对大豆(Glycine max)的组成型三重反应基因CTR1进行克隆和诱导表达分析,以及在大豆发状根中过表达该基因后进行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分析,探究CTR1在大豆与疫霉菌互作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以拟南芥的AtCTR1序列为探针,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中搜索同源性最高的基因即为大豆的GmCTR1(Glyma.13G151100),并从Williams82中将GmCTR1克隆出来。对GmCTR1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分析和疫霉菌的诱导表达分析。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p Bin GFP2:GmCTR1。应用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获得大豆发状根,经GFP荧光筛选得到大豆过表达GmCTR1的阳性发状根和转入空质粒的阴性对照发状根。对过表达GmCTR1发状根和阴性对照发状根侵染疫霉菌后,检测病斑长度、疫霉生物量和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根据同源序列比对结果,将与拟南芥At CTR1(AT5G03730)同源性最高(75.3%)的大豆基因Glyma.13G151100命名为GmCTR1,从Williams82中克隆得到GmCTR1的CDS序列。该基因的CDS序列全长2 511 bp,编码836个氨基酸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蛋白质量为92.35 k D,等电点为6.51。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GmCTR1氨基酸具有CTR1同源蛋白的典型结构域和关键特征。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进化分析发现,GmCTR1与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的CTR1亲缘关系十分相近,在同一个分支上,且与菜豆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大豆疫霉菌P6497侵染后,GmCTR1受诱导逐渐上调表达,在侵染48 h后表达水平达到最高,随后表达量降低。利用酶切连接方法将GmCTR1的CDS序列构建到植物过表达载体p Bin GFP2中,PCR和酶切验证获得了重组质粒p Bin GFP2:GmCTR1。对发状根接种疫霉菌后发现,过表达GmCTR1减弱了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疫霉菌侵染36 h后过表达发状根与对照相比病斑长度显著增长。过表达GmCTR1发状根中疫霉菌的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增加,与大豆抗病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GmCTR1在大豆与疫霉菌的互作过程中发挥一定的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MYB类转录因子基因GmMYB46的结构特征和定位,并阐述其对不同胁迫的响应,为明确其在逆境胁迫下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大豆品种‘晋豆21’中克隆出GmMYB46的CDS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并利用PlantCARE软件分析GmMYB46基因启动子元件。通过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系统对GmMYB46蛋白质全长及不同结构域M1(aa1~123)和M2(aa124~334)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mMYB46在不同逆境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GmMYB46 CDS序列全长为1 005 bp,编码334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82.53×10~3,氨基酸序列中含有2个高度保守的SANT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野生大豆Gs MYB46亲缘关系最近。GmMYB46包含MBS、ABRE、GARE、TCA、LTR等逆境胁迫应答元件。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p BIN-GmMYB46-GFP及p BIN-GmMYB46M1-GFP融合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p BIN-GmMYB46M2-GFP绿色荧光遍布整个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干旱、盐(200 mmol·L~(-1)NaCl)、低温(4℃)、ABA(200μmol·L~(-1))、SA(500μmol·L~(-1))、GA(100μmol·L~(-1))处理下均能诱导GmMYB46基因在大豆根、茎、叶中的上调表达。[结论]GmMYB46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对亚细胞定位起决定性作用,该基因可能参与大豆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