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奶牛营养调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最佳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的消化速度,蛋白质、脂肪的调控,阴-阳离子的平衡,饲养方式等方面论述了奶牛营养调控的措施,从而为奶牛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2.
简论高产奶牛的营养与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克服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日粮营养水平和增重速度的调控以及环境温度与营养水平的关系方面,提出高产奶牛的饲养措施,从而为奶牛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3.
中国藏猪ESR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CR-RFLPs方法,对中国藏猪ESR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太湖猪、金华猪、成华猪、内江猪、长白猪、大白猪等中外猪种的ESR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藏猪有3种ESR基因型,ESR等位基因之间的频率较其它猪种均衡,从而证明西藏猪选择压力较小,ESR基因的分布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44.
在体外试验以及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日粮中添加HMTBA、杆菌肽锌和益生菌,考察其对正常以及沙门氏菌CVCC518攻毒情况下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将300只雄性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5个日粮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42 d,分为前期(1~21 d)、后期(22~42 d),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结果表明:正常组中,各处理日粮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肉鸡的生产性能;HMTBA、益生菌和抗生素能够显著提高22~42 d肉鸡的日增重(P<0.05),抗生素组显著降低了22~42 d、1~42 d肉鸡的料重比(P<0.05);攻毒组中,各处理日粮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肉鸡各阶段的生产性能,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5.
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胶原酶和胰酶联用的酶消化法分离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应用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并利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对分化前后细胞的标志基因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出的肌卫星细胞生长状态良好,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肌卫星细胞Pax7和MyoD呈阳性表达,诱导分化形成肌管后,分化标志基因MyoG和MHC呈阳性表达。本研究成功从小鼠肌肉组织中分离出了肌卫星细胞,并具有很好的体外分化能力,可以为肌肉的发育分化和损伤修复研究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46.
新疆塔城萨孜区是塔城地区主要的蝗害区之一,也是塔城生物综合治理试点的首选地。2013年进行了引进朗德鹅、红嘴雁生物治蝗新品种效果试验,并对其放牧管理、野外环境适应生存能力、防治蝗虫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朗德鹅、红嘴雁生物治蝗新品种治蝗效果好,值得在塔城地区草原牧区大面积推广,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对牛骨骼肌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前期MSTN+/-蒙古牛与野生蒙古牛腿臀肌肌肉组织定量蛋白质组学与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筛选获得的表达差异倍数较大的核心蛋白聚糖(DCN)为靶标,以实验室前期分离培养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及建立的体外诱导成肌分化模型为对象,通过对设计合成的3个DCN siRNA干扰效果的筛选,将干扰效果最显著的si-DCN-2(si-DCN)转染牛骨骼肌卫星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增殖期(GM)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中增殖标志因子Pax7和MyoD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以及使用EdU染色的方法检测干扰DC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对转染DCN siRNA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成肌诱导分化,通过显微镜观察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第3天(DM3)的肌管形成状态,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化标志因子MyoG和MyHC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并对DM3期肌管MyHC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研究干扰DCN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干扰DCN表达后,增殖期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中Pax7和MyoD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都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P<0.01),且EdU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P<0.05),表明干扰DCN表达显著促进了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干扰DCN表达后,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第3天诱导形成的肌管直径呈现增大趋势,检测成肌分化标志因子MyoG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MyHC在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在蛋白水平上极显著升高(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下调DCN后肌管融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干扰DCN表达能够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成肌分化过程。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扰DCN可以显著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和成肌分化过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MSTN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黄土高原县域苹果园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县陕西省黄陵县采集304个苹果园0—40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定,并应用地统计学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其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为该地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该地区果园土壤硝态氮和速效磷变异系数最大,pH值最小。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硝态氮速效磷全磷铵态氮速效钾全钾全氮CEC有机质pH值。土壤全磷和有机质的最佳拟合模型是高斯模型,而全氮、铵态氮和速效钾的最好拟合效果是球状模型,全钾用线性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有效磷、pH值、硝态氮和CEC以指数模型来分析效果最佳。土壤pH值、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和CEC的空间相关性很强,其C0/(C0+C)分别为0.17%,7.47%,11.81%,2.95%和24.24%,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硝态氮C0/(C0+C)为40.72%,28.16%,46.44%,49.98%,空间相关性中等,土壤全钾的C0/(C0+C)为100%,空间相关性非常弱。研究区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偏低,磷、钾较丰富,在今后的施肥过程中需要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氮磷钾肥。  相似文献   
49.
郭宏  乌兰  赵磊 《新疆畜牧业》2011,(12):60-61
塔城是重要边境地区之一。然而,由哈萨克斯坦国迁飞入境的蝗虫,曾多次迁入塔城地区形成危害,严重影响了边境地区农牧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发展。笔者根据边境地区蝗虫危害情况,提出几点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0.
2月22日至26日,自治区林业局在呼和浩特召开了全区林业处(局) 长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在总结1989年林业工作的基础上,落实林业部提出的各项任务,围绕创四个(造林绿化、经营管理、森林保护,兴林富民)新水平,研究部署全区1990年的林业工作。会议首先传达了全国林业厅局长等五个会议的精神。随后,自治区林业局长王家祥同志总结1989年林业工作,提出了1990年工作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