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本试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FeSO4·7H2O,补充量分别按照100、200、300、400、500mg·kg^-1 5个浓度梯度设计,以异育银鲫为试验对象.经过54d养殖试验,测定了14种器官中铁元素含量.其结果是铁主要贮存在脾脏中,平均含量为1993.27±171.63mg.kg^-1,占总量的16.14%;而鳍条、鳃盖骨、头骨中含量最低。3者共占12.32%。相关性分析显示日粮铁补充量和肾脏、鳍条中铁含量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0.90(P〈0.05)。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甘肃大戟的分类学地位。[方法]根据野外调查、采集,结合标本观察,对江苏分布的乳浆大戟亚属的甘肃大戟(Eu-phorbia kansuensis Prokh.)和月腺大戟(E.ebraceolata Hayata)的形态特征和分布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江苏植物志》记载的月腺大戟和《中国植物志》的甘肃大戟在形态描述的被毛和根形态这2个重要特征上没有明显区别,且相互有交叉,故《中国植物志》认为月腺大戟是甘肃大戟的误用名是合理的,但是其形态描述应修订为:全株有毛或无毛;根为纺锤形至圆柱状;腺体为肾状长圆形。[结论]该研究对于理清甘肃大戟的分类学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草鱼对膨化和未膨化的菜籽、大豆离体消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草鱼对菜籽、膨化菜籽、菜麦(菜籽 小麦1∶1)、膨化菜麦(膨化菜籽 小麦1∶1)、豆麦(大豆 小麦1∶1)、膨化豆麦(膨化大豆 小麦1∶1)6种饲料原料的消化能力。试验结果,1)草鱼对6种饲料原料的离体消化率为:膨化菜籽(23.46%)>菜籽(22.21%),膨化菜麦(26.95%)>菜麦(15.74%),膨化豆麦(32.79%)>豆麦(19.36%);对粗蛋白的离体消化率为:菜籽(46.36%)>膨化菜籽(38.51%)、膨化菜麦(39.24%)>菜麦(28.34%)、膨化豆麦(52.43%)>豆麦(46.16%);对粗脂肪的离体消化率为:膨化菜籽(44.71%)>菜籽(44.24%)、膨化菜麦(36.59%)>菜麦(29.00%)、膨化豆麦(43.54%)>豆麦(30.04%)。2)膨化对氨基酸生成速度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添加小麦的饲料原料组中(菜麦和豆麦)降低了膨化对氨基酸生成速度的不利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了草鱼对膨化饲料原料的消化要好于未膨化饲料原料,尤其是淀粉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由于膨化加工对饲料中氨基酸的破坏,导致了膨化饲料原料中蛋白质的有效性降低,但添加小麦可减少膨化对蛋白有效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34.
本试验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膨化对饲料原料鱼体离体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菜籽、菜麦(菜籽∶小麦,1∶1)、豆麦(大豆∶小麦,1∶1)3种饲料原料。试验结果表明,草鱼对膨化饲料原料干物质离体消化率高于未膨化饲料原料离体消化率,即膨化菜籽(23.46%)>未膨化菜籽(22.21%),膨化菜麦(26.95%)>未膨化菜麦(15.74%),膨化豆麦(32.79%)>未膨化豆麦(19.36%);对粗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为:未膨化菜籽(46.36%)>膨化菜籽(38.51%)、膨化菜麦(39.24%)>未膨化菜麦(28.34%)、膨化豆麦(52.43%)>未膨化豆麦(46.16%);对粗脂肪的离体消化率为:膨化菜籽(44.71%)>未膨化菜籽(44.24%)、膨化菜麦(36.59%)>未膨化菜麦(29.00%)、膨化豆麦(43.54%)>未膨化豆麦为(30.04%)。这表明,草鱼对膨化饲料原料的消化要好于未膨化饲料原料,尤其是淀粉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35.
养殖武昌鱼体色与鳞片黑色素细胞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水产养殖,尤其是使用配合饲料养殖的淡水鱼经常会发生鱼体体色的变化,这是困扰淡水养殖和水产配合饲料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发生体色变化的鱼类以前主要是无鳞鱼,如黄鳝、塘鲺、黄桑鱼、斑点叉尾鲴、长吻鲍等。目前发现在有鳞鱼类,如武昌鱼、草鱼、鲤鱼等中也经常发生体色变化。体色变化的主要特征是颜色变浅(变白),同时,在体色变化时体表粘液减少或没有了粘液,体表有一定程度的出血,在一些地方将这种变化称为“鱼体发毛”。目前针对养殖生产中出现这类问题的研究报告不多,  相似文献   
36.
梭鲈、河鲈和加州鲈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梭鲈、河鲈和加州鲈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河鲈的水分含量略高于梭鲈和加州鲈;梭鲈、河鲈和加州鲈蛋白质(鲜质量比)分别为19.94%、18.73%和18.39%;3种鱼中,梭鲈的粗脂肪含量最少,而灰分含量差异不明显。肌肉中17种氨基酸的总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梭鲈(19.40%)>河鲈(18.09%)>加州鲈(17.99%),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依次为梭鲈(7.08%)>加州鲈(6.58%)>河鲈(6.55%),鲜味氨基酸含量梭鲈(7.42%)>加州鲈(6.84%)>河鲈(6.83%)。可见,3种鱼是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经济性状好,是值得推广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37.
利用2007年4月22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次沙尘过程采集的贴地层梯度输沙样,应用Malvern MS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实验测量。结果显示:平均粒径在100μm附近分布,按梯度层阶越向上颗粒分选越好,粒度曲线呈单峰正偏,极细沙比重最大。对比两个采样点,位于沙丘顶部的B点比位于平坦沙地的A点粒度分布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38.
对30株酿酒酵母进行模拟胃肠转运、胆盐耐受性以及抑菌特性的体外筛选,筛选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酿酒酵母与植物乳杆菌IMAU10120共生.结果表明:4株酿酒酵母IMAU6Y047、IMAU7Y006、IMAU7Y007、IMAU7Y036 pH 2.5/pH 8.0胃肠转运存活率大于50%,且均为胆盐耐性菌株,对大肠杆菌O157、鼠伤寒沙门氏菌、弗氏志贺氏菌有抑制作用,且IMAU7Y006与植物乳杆菌IMAU10120互利共生,为进一步混合发酵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9.
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既是国家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人们对优质健康水产品的需求。浙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水产种质资源下降趋势未得到根本性好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是浙江水产种质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浙江水产种质资源现状、保护利用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推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用添加或不添加1000(IU/kg饲料)酸性植酸酶、4种磷酸二氢钙用量(0、5、10和15g/kg饲料)设计配方,制成8种试验饲料,开展为期8周的青鱼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青鱼摄食无植酸酶、加15 g/kg磷酸二氢钙的饲料(饲料4)和有植酸酶且磷酸二氢钙用量为10~15 g/kg的两种饲料(饲料7、8)后,鱼体增重和鳞片磷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而饲料系数则较低,鱼体水分升高,脂肪降低.饲料中磷酸二氢钙用量为0~10g/kg时,添加植酸酶能使饲料磷在鱼体内的积累率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试验鱼摄食无植酸酶和磷酸二氢钙的试验饲料(饲料1)后,其肌肉和鳞片的灰分含量、鳞片磷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青鱼摄食无植酸酶但磷酸二氢钙用量为0或5g/kg的试验饲料(饲料1和饲料2)和摄食有植酸酶但不加磷酸二氢钙种试验饲料(饲料5)后,全鱼磷含量显著低于摄食有植酸酶且饲料中磷酸二氢钙用量为5~15 g/kg的3个试验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