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9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寄生虫耐药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耐药性直接影响动物寄生虫病的治疗效果,并对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寄生虫病产生不利影响.论文综述了寄生虫耐药性检测的体内外试验方法,分析讨论了每种方法的可信性、重复性、敏感性和适用性,为抗寄生虫药物耐药性的研究和耐药虫株的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影响鸡的产蛋量和蛋品质。本研究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标准株M41人工感染21日龄700只海兰褐雏鸡,使其发病。接种病毒前后在饮水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清瘟败毒颗粒,以清瘟败毒散为对照治疗组,观察不同处理鸡的临床症状、发病率、病理变化和死亡率等。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0.z5%o清瘟败毒颗粒,对IBV标准株M41的攻毒保护作用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清瘟败毒颗粒低剂量治疗组与高、中剂量治疗组及清瘟败毒散治疗组之间差异显著,因水中添加0.5‰清瘟败毒颗粒,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治疗作用明显,治愈率达88.00%,显著高于清瘟败毒散治疗组(P〈0.05)。  相似文献   
94.
茶多酚具有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等功能,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延长动物产品与饲料的保质期。文章主要就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禽类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清瘟败毒颗粒剂制备过程中黄连、黄芩提取工艺的优选,辅料种类和用量的选择,制剂成型及初步稳定性的考察,确定了清瘟败毒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黄连加10倍、8倍、8倍水,煎煮3次,分别煎煮1.5h、1.5h和1h;黄芩加8倍、8倍、8倍量水,煎煮3次,均为1h;其余12味,加水温浸1h,煎煮2次,第1次加10倍水,煎煮2h,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1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8~1.10,合并所有稠膏和黄芩苷粉,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通过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确定产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清瘟败毒颗粒在聚酯/铝/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包装下,其长期稳定性试验和加速稳定性试验中各项指标均符合药典规定,显示产品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6.
用微量法测定磷霉素钠和硫酸阿米卡星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本文根据棋盘法设计,应用微量稀释法研究了磷霉素类药物磷霉素钠(Fosfomycin sodium)与氨基糖甙类药物硫酸阿米卡星(Amikacin Sulfate)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后,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MIC值明显下降,且FIC指数多为0.45,显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7.
为准确测定银黄颗粒制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建立了一套运用HPLC进行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测定的简便方法。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基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绿原酸检测波长为327n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0:90);黄芩苷检测波长为274nm;流动相,甲醇-水-0.29/6磷酸(50:50:0.2),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便、色谱分离度和重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银黄颗粒制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准确测定,以实现对银黄颗粒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8.
为了建立水貂源犬瘟热病毒(CDV)的大规模悬浮培养技术,实现细胞高密度生长和病毒高效增殖,本研究应用Cephodex微载体悬浮培养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细胞,增殖弱毒株CDV3。整个过程采用摇瓶培养法,通过对病毒培养温度、病毒收获时间等关键技术条件进行优化,确立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DF-1细胞37℃培养至72 h,接种CDV3,35℃继续培养72 h收获病毒,病毒滴度每0.1 mL可达105.0 TCID50。CDV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的初步建立,为高效水貂犬瘟热疫苗的研发生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