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8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低碳环保与资源利用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现阶段黑龙江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的特点,规划并实施资源循环利用新模式,有利于在降低农村生活和经营成本的同时,改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为更好地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新农村,对现阶段相关工作开展的不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
23.
对比研究一氧化氮(NO)供体亚硝基乙酰青酶胺(SNAP)和内皮素-1(ET-1)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MVECs)增殖的影响。应用不同浓度的SNAP及ET-1作用于RMMVECs,通过MTT法检测SNAP及ET-1对RMMVECs增殖的影响。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对RMMVECs作用12 h后,浓度为125~1500 μmol/L的SNAP均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抑制率在10.74%~18.80%之间,浓度为0.125~1.5 μmol/L的ET-1组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5或P<0.01),增殖率在20%~42%之间。在体外,SNA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RMMVECs的增殖,而ET-1则能够促进RMMVECs的增殖,结果提示,调节二者在体内的平衡可能对疾病的发生及治疗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探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猪链球菌引起脑膜炎的致病机理打下基础.采用脑组织匀浆、二次过筛及酶消化技术分离大鼠脑微血管段,对分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鉴定及生长曲线的MTT法测定.结果表明: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具有单层"铺路石样"排列的典型特征,免疫荧光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成功建立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5.
从临床疑似犬瘟热的病貉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形态特征、血凝试验、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分离病毒为犬瘟热病毒。本研究为研究犬瘟热病毒貉株分子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及构建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3种盐生植物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种植盐生植物是一种改良与利用盐碱土资源的有效方式,掌握盐生植物的养分吸收特征可以提高改良效果的基础。选取盐地碱蓬、高碱蓬和野榆钱菠菜为材料,研究田间种植的3种盐生植物干物质积累与N、P、K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盐地碱蓬、高碱蓬和野榆钱菠菜干物质积累旺盛期在生育末期,此时净积累量分别占干物质总量的96.42%、96.76%和93.29%。3种盐生植物之间以及不同生育期N、P、K浓度差异明显(P0.05)。盐地碱蓬N含量、高碱蓬K含量、野榆钱菠菜N和K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断降低,3种盐生植物的P含量和高碱蓬的N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盐地碱蓬K含量先增后减。除高碱蓬对N的积累量呈先减后增外,盐地碱蓬和野榆钱菠菜的N积累量以及3种盐生植物对P和K的积累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断增加,且生育中期至生育末期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27.
硒砂瓜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硒砂瓜是宁夏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连作严重影响硒砂瓜产量和品质。目前硒砂瓜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硒砂瓜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硒砂瓜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供试土壤样本中共检测到真菌8门、25纲、244属,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优势菌门,占90%以上。与对照相比,连作30年土壤中子囊菌门丰度下降32.51%,接合菌门丰度上升29.89%。供试土壤中真菌主要的优势属为被孢霉属(Mortierella)、绿僵菌属(Metarhiziun)、假霉样真菌属(Pseudallescheria)、镰刀菌属(Fusari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与对照相比,连作5年土壤中假霉样真菌属丰度增加45.81%,连作10年土壤中镰刀菌属丰度增加26.74%,连作15年土壤中绿僵菌属下降26.83%,连作20年土壤中青霉属增加29.68%,连作25年土壤中绿僵菌属减少18.30%,连作30年土壤中被孢霉属丰度上升29.89%。土壤理化性质与硒砂瓜连作年限间无显著相关性,而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土壤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最主要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导致硒砂瓜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不是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而是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改变。研究结果可为硒砂瓜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植物细胞壁伸展蛋白积累与大豆抗灰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郭洋  麻密 《植物病理学报》1991,21(3):217-222
 伸展蛋白(Extensin)作为一种细胞壁蛋白被认为是与植物的抗病性有关。利用胡萝卜愈伤组织伸展蛋白的抗体,借助于免疫学交叉反应,对大豆下胚轴中伸展蛋白的种类及诱导因素差异引起不同伸展蛋白的合成进行了研究。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0.2MCaCl2可以从大豆下胚轴细胞壁中提取得到一种细胞壁蛋白质组分,这个组分不仅在电泳性质及免疫原性质上与胡萝卜愈伤组织伸展蛋白相同,并且在与细胞壁结合的性质上也相同。真菌诱导物处理的大豆下胚轴中总的伸展蛋白的积累高于受伤处理的大豆下胚轴,并且差异主要是由于与胡萝卜伸展蛋白相同电泳性质蛋白质组分造成的。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分析观察不同抗灰斑病品系的大豆下胚轴积累伸展蛋白的速度发现,抗性品系(合丰29和丰收10)的大豆下胚轴可以较迅速积累伸展蛋白(在约24-48小时),而感病品系大豆下胚轴(绥农4)则积累伸展蛋白较晚(约在72小时)。这些结果表明细胞壁伸展蛋白的积累快慢可能是造成大豆对灰斑病表现抗性还是感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生物结皮的微生物组成及影响碳素循环的微生物,文中在采用高通量技术研究西夏王陵生物结皮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采用选择培养基从生物结皮中分离产漆酶的微生物。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的多样性显著高于真菌;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蓝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是绝对优势的细菌门类,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是绝对优势的真菌门类;微鞘藻属、藓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甲基杆菌属在细菌中占比较大的属,链格孢属、菌刺孢属、热子囊菌属、亚脐菇属等是主要的真菌,这些类群在稳定生物结皮结构、碳氮循环、有机物代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愈创木酚为唯一碳源从生物结皮中获得能利用愈创木酚的细菌10株,基于丁香醛联氮氧化的颜色反应,筛选出产漆酶能力最强的菌株C01和C06,基于16S rDNA序列的分子鉴定表明,两菌株均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30.
为了建立一种能有效分离、培养和获取较高纯度的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MECs)、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ECs)、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s)、后腔静脉内皮细胞(RPVECs)的模型,自7dSD大鼠分别取左心室壁、空肠、主动脉、后腔静脉,采用II型胶原酶消化、差速贴壁、差速消化法获得较纯的RMMECs、RIMECs、RAECs、RPVECs。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特异性抗原检测证实,得到高纯度RMMECs、RIMECs、RAECs、RPVECs。结论:利用胶原酶II型消化法成功分离并培养大鼠的RMMECs、RIMECs、RAECs、RPVECs,为进一步开展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