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将37只10日龄的白头萨福克(♂)×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随机分为A、B、C、D 4个组进行试验.其中A、B、C 3组羔羊分别饲喂Ⅰ号、Ⅱ号、Ⅲ号代乳料,每组羔羊10只;D组羔羊为对照组,7只,随母羊哺乳,20~25日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氮的表观消化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氮的存留率A组也显著高于B组(P<0.05);粗脂肪的摄入量和表观消化率A组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但B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氮浸出物的摄入量在A组、B组、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观消化率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2.
以肉鸡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300羽1日龄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5只(86,79)。组Ⅰ为基础饲料+1%组方1、组Ⅱ为基础饲料+1%组方2、组Ⅲ为基础饲料+1%组方3、组Ⅳ为基础饲料+泰乐菌素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各组的日增重在前期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中草药添加剂组对日增重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尤以组Ⅱ最明显,在36~42日龄,组Ⅱ的日增重高于抗生素组,且差异显著(P〈0.05)。在物质代谢方面,组方1在促进干物质代谢率、粗脂肪代谢率、粗灰分代谢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组方2在促进粗蛋白代谢率的作用略优于对照组,组方3在促进干物质代谢率、粗脂肪代谢率与对照组无差异显著。在肉鸡的生产中,合理的复方中草药可以替代抗生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33.
从麻疯树籽仁粕中提取多酚,以提取的多酚含量为指标,结合正交实验分析了丙酮浓度、温度、料液比、时间4个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探讨麻疯树籽仁粕多酚提取优化工艺。结果表明:从麻疯树籽仁粕中提取多酚的工艺优化组合为温度65℃、时间110 min、70%丙酮、料液比1:10,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多酚含量为2.078 mg/g。影响麻疯树籽仁粕多酚提取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料液比丙酮浓度时间温度,料液比、丙酮浓度、时间、温度4个因素对麻疯树籽仁粕多酚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4.
试验旨在优化麻疯树籽提油工艺并分析其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以提油率、提油后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为优化指标,探讨料液比、温度、时间3个因素对麻疯树籽提油率及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结合正交试验获得麻疯树籽提油的最佳工艺参数。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18、温度为40℃、提取时间30 min时,提油率达到最高,分别为38.22%、32.21%及34.1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提油率的主次顺序为温度 > 料液比 > 提取时间,其中温度和料液比对提油率的影响极显著(P < 0.01),提取时间对提油率无显著影响(P > 0.05);影响籽粕粗蛋白质的主次顺序为温度 > 提取时间 > 料液比,其中温度对籽粕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 < 0.01),提取时间对籽粕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 < 0.0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麻疯树籽最佳提油工艺组合为A3B3C3,即在料液比为1∶22、温度为50℃、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提油率为39.41%,籽粕粗蛋白质为24.13%。本研究为麻疯树籽提油及提油后籽粕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植物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有黄酮类、植物精油、生物碱、茶多酚、皂苷和多糖等,这些活性物质在动物机体内具有抗菌、抗氧化、增强肠道免疫、促进消化酶分泌及改善肠道健康等多种生理功能,且具有无残留和无耐药性等特点,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之一。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的植物提取物在家禽肠道健康调控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及抗菌机制进行了概括和阐述,重点综述了植物提取物对家禽肠道消化生理、肠道发育及黏膜形态、肠道菌群、肠道免疫和肠道有害代谢产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在家禽生产中合理使用植物提取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代乳料对羔羊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早期断奶可使羔羊尽早适应固体饲料,从而加快其消化道尤其是瘤胃的发育,进一步完善消化器官和消化腺的功能,为其将来采食大量饲料,提高生产性能打下基础。此外,实行早期断奶,不仅能大大降低母羊的饲养成本,而且有助于母羊提前进行生理和体况恢复,为在母羊群中实行高效高频繁殖,从而为工厂化养羊奠定基础。该试验对羔羊代乳料的饲喂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7.
氟致小鼠睾丸组织形态结构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只20日龄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含0,50,100和150 mg/L氟化钠的饮水120 d,通过石蜡组织切片观察氟对睾丸的损伤作用。结果发现,小鼠饮用含有氟化钠的水后,曲细精管管壁断裂、结构排列紊乱;生精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从生精上皮脱落;精母细胞胞质和胞核中出现大量的空泡样病变,且细胞的微核率增加;精子出现畸形。这说明氟对睾丸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8.
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华山松(Pinus armandii)、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三种松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种松针中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等六种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云南松、华山松、思茅松干物质含量分别为(91.38±0.17)%、(93.55±0.11)%、(97.89±0.02)%;粗蛋白分别为(11.81±0.39)%、(10.40±0.12)%、(2.98±0.12)%;粗脂肪分别为(6.42±0.01)%、(8.20±0.01)%、(9.74±0.01)%;粗灰分分别为(0.97±0.03)%、(0.84±0.01)%、(0.36±0.05)%;钙分别为(0.54±0.02)%、(0.48±0.15)%、(0.23±0.08)%;磷分别为(0.08±0.01)%、(0.07±0.04)%、(0.05±0.03)%。说明这三种松针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三种松针粉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不同营养水平对超早期断奶母羊发情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试验通过对18只小尾寒羊母羊超早期(10~15 d)断奶,进行高、中、低能量蛋白质营养水平的饲喂,比较不同营养水平对超早期断奶母羊发情时间的影响。结果如下:高、中、低营养水平组母羊的发情时间分别为37.2 d、36.7 d和45 d,高(P<0.05)、中(P<0.01)营养水平组的发情时间明显早于低水平组,明显早于羊场内带羔哺乳组母羊发情时间(P<0.01);高(P<0.05)、中(P<0.01)营养水平组的发情率明显高于低水平组,分别为83.33 %、100.00 %、 33.33 %。上述结果表明,中等能量蛋白质营养水平能较好促进母羊的发情,缩短母羊产后的发情时间。  相似文献   
40.
松针粉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较高的维生素,尤其是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很高,对畜禽的生长、生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增强畜禽的抗病力,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就松针粉的营养价值、松针粉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