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8篇
  2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探究施入含硫肥料的不同处理土壤总硫与有机硫含量变化,以及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总硫与有机硫的变化趋势,为硫素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长期定位试验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效监测基地,始于1991年,至本研究取样时已连续进行了22年,一年两季,水稻?小麦轮作。选择试验中的7个处理:不施肥 (CK),施用氮磷钾 (硫酸钾,NPKS),有机肥单施 (M),氮磷钾配施有机肥 (MNPKS),氮磷钾与稻草还田配合施用 (SNPKS),含氯化肥氮 (氯化铵)、磷、钾 (氯化钾) 与秸秆还田配施 (SNPKCl)和永久休闲 (F)。取0—20 cm土样,测定了全硫、有机硫以及3种形态有机硫含量以及芳基硫酸酯酶活性。  【结果】  1) 与1991年原始土壤相比,除CK的全硫和有机硫含量显著降低外,其余处理均显著增加,且土壤全硫含量除M和NPKS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间均差异显著,由高到低为MNPKS > SNPKS > M和NPKS > F > SNPKCl。土壤有机硫在全硫中的占比也发生了变化,CK处理中有机硫含量显著下降,其他处理均显著增加 (P < 0.05)。MNPKS和SNPKS处理有机硫含量增加最多,但是MNPKS处理有机硫在全硫中的占比只有73.3%,而SNPKS为92.2%。另外,M和F处理有机硫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SNPKCl和NPKS处理 (P < 0.05)。SNPKCl处理的有机硫含量虽然显著低于MNPKS、SNPKS、M和F处理,但有机硫的占比 (90.3%) 与SNPKS处理相当,而NPKS处理的有机硫含量虽然高于CK和初始土壤,但显著低于F处理和含有机肥处理的土壤 (P < 0.05)。2) 与CK相比,其他施肥处理0—20 cm土层中碳键硫、酯键硫、残渣态硫含量均有所增加,且不同施肥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初始土壤相比,包括F在内的所有处理中碳键硫和酯键硫含量增加,其中MNPKS处理的碳键硫的增加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加了31.1 mg/kg;酯键硫增加量最大的处理是SNPKS,增加了37.05 mg/kg;而残渣态硫除MNPKS处理增加了52.2 mg/kg和F处理增加了11.65 mg/kg外,其余处理均减少,以CK减少最多 (46.62 mg/kg)。3) 与初始土壤相比,土壤芳基硫酸酯酶的活性除SNPKCl处理减少了 8.19 μg/(mL?h)和F处理减少了7.80 μg/(mL?h)外,其余处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最大的处理是SNPKS,增加了37.77 μg/ (mL?h),其次是M处理,增加了33.91 μg/ (mL?h)。  【结论】  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都显著增加了紫色土壤有机硫中碳键硫、酯键硫的含量,降低了残渣态硫含量,因而显著提高了硫的有效性。不施肥,不论是否休闲,均降低土壤中有机硫的有效性。含氯化肥也能提高土壤硫的有效性,并且含氯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入土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有机硫的比例。但长期施用含氯化肥会降低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在施肥的时候尤其是长期施入含氯化肥,应该密切关注土壤中pH的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62.
根据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4份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调查问卷资料,采用横向比较方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技术标准认知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1)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对技术标准的认知程度较高,大部分采取了宣传、培训等具体措施来保证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并明确要求作业单位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80.95%的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对承包方代表认定程序和委托书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且通知了相关权利人(或其代理人)到现场共同指界,但对发包方的认定还存在一定差异。(3)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对发包方编码、自然村编码、非承包地编码等尚存在不同意见,希望能对界址点、流转合同、登记申请书、土地承包档案等也进行统一编码。(4)大部分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开展了登记业务系统建设,平台建设以县级自行开发和省级统一开发为主,82.54%的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对建库技术方案进行了审核。基于技术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出台标准解读、加大宣传培训、开发质检软件、做好监督管理等措施。研究可望为完善现有的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相似文献   
63.
为选择适合郓城县种植的早熟、产量高、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对12个小麦品种进行1年种植对比试验。结果发现,12个小麦品种出苗率为83.3%~90.3%,株高为69~81 cm,穗数为31.7万~48.2万/667 m2,穗粒数为32.3~44.1粒,千粒重为34.5~45.1 g,产量为417.3~612.8 kg/667 m2。相同管理条件下,“中筋麦”“鲁麦21号”“登峰168”等品种籽粒饱满,商品性好,产量高,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强。  相似文献   
64.
通过全面查阅和梳理近几年相关文献,对黄芪的分布情况及黄芪主要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黄芪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5.
为开展三江黄牛遗传多态性分析,利用DNA池直接测序法对三江黄牛DKK1、DKK4和MyoG基因全序列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三江黄牛DKK1基因存在A1051G、G1152T2个突变位点,均存在3种基因型,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0),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DKK4基因检测发现C1949T和C1749T突变位点,位点C1949T存在3种基因型,位点C1749T发现2种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C1949T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0),遗传变异较大,C1749T为低度多态(PIC0.25);MyoG基因未发现多态位点,为三江黄牛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江苏省是食用菌生产大省,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但也存在人才相对短缺、管理体系不完善、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加强产业化布局、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加强人才培养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7.
认养农业是共享经济的具体体现之一,依托于互联网、政府以及自身服务三者的有机结合。新疆乌鲁木齐市认养农业起步较晚,目前认养农业范围已扩展至果蔬、禽畜、植被等多种农业生产领域。耕读园自2020年运用于经营体制中,在自然环境、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等区位优势的加持下,相较于以往认养模式,其新颖生产方式和多样化娱乐项目备受消费者青睐。在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共同经营下,实现耕读园员工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易受消费者的认知、多样化需求、操作程序等因素影响,致使其存在宣传力度不足、科技生产力低下、网络融合度差等问题,进而就如何增强区域影响力、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生产融合、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等方面为耕读园经营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68.
邹玉红  郭琳  寇小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59-12661,12675
[目的]探讨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其稳定性,为枣皮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以市购红枣为原料,NaOH为提取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枣皮色素提取工艺;提取的色素改变pH、温度及添加氧化剂、还原剂等,观察其稳定性。[结果]正交试验得出,各因素对枣皮红色素提取的影响程度为提取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浓度0.2mol/L、温度80℃、提取时间3 h、料液比为1∶15 g/ml。枣皮红色素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对碱、温度、氧化剂、还原剂较稳定。[结论]用碱法提取枣皮红色素方法简单,且提取的到的红色素稳定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异常会引发肥胖、胰岛素抵抗及Ⅱ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目前,对哺乳动物脂肪细胞分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关于鸡脂肪细胞的相关报道还比较少见.鸡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与哺乳动物有所不同,如对体外分化诱导剂的要求及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的表达时序等.本文综述了鸡前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和体外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70.
[目的]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是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具有强烈的纤溶活性,临床上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可用于开发新型溶栓药物。[方法]该研究采用PCR法克隆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基因及其前导肽序列,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并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BSFE纤溶活性。[结果]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转BSFE基因拟南芥,PCR检测证实BSFE基因已在转基因拟南芥基因组内整合,纤溶活性检测进一步证实BSFE可在转基因拟南芥体内表达,并可通过组织及根系分泌型表达,建立植物组织及根系分泌表达外源蛋白的系统模型。[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外源蛋白分泌表达机理及建立植物根系分泌生物反应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