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51.
稻草栽培杏鲍菇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作物秸秆——稻草为主料栽培杏鲍菇,配方经筛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主料为稻草栽培杏鲍菇可行。以稻草为主料栽培杏鲍菇,辅料只添加麸皮的,添加量以20%为宜;辅料为麸皮,玉米粉,黄豆饼粉三者配合使用的,其最优配比为:麸皮10%,黄豆饼粉1%,玉米粉2%。生物转化率可达88.9%以上。  相似文献   
52.
一、三明市稻米生产现状与问题三明市是福建省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水稻生产是三明市的一大优势。1991年水稻播种面积351.4万亩,种值杂交稻272.7万亩,种糯(含粳)稻(每户平均0.5亩计算)26.91万亩,常规籼稻51.79万亩。以稻米品质划分,居较高档优质米的特优63(5.6万亩)、糯、粳稻(26.91万亩)等占播种面积的9.3%;中档优质米的汕优63以及新选  相似文献   
53.
从选地整地施肥,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收获利用等方面总结了小黑麦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4.
为了丰富甘肃省春小麦品质育种的基因库,2018年从澳大利亚、国内宁夏及内蒙古等地搜集引进春小麦材料49份,在武威黄羊镇设置了引种试验,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鉴定评价的结果表明,有1份材料未拔节,其余48份材料均正常成熟,抽穗期为5月26日至6月12日。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不育小穗数的变异系数(38.75%)最大,可育小穗数变异系数(9.36%)最小;千粒重的多样性指数(2.02)最大,株高(1.79 cm)最小;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依据田间表现和农艺性状筛选出了产量高、长势好,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质武春10号、陇春30号、巴09-520、甘春20号。  相似文献   
55.
黄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脂肪氧化酶和1B/1R易位系对小麦面粉和面团的外观品质影响很大。为明确甘肃省小麦品种(系)面粉色泽相关基因的分布状况,用Psy-A1、Ppo-A1、Ppo-D1、Ta Lox-B1和1B/1R易位系等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对应的基因。结果表明,甘肃省冬、春小麦品种(系)面制品色泽相关基因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存在一定差异;Psy-A1 a(68.1%)在被检测小麦品种(系)中为优势的黄色素含量基因等位变异,且在春小麦中的分布频率低于冬小麦;2AL染色体上高PPO活性等位变异Ppo-A1 a,除天水麦区分布频率(58%)较低外,其余麦区的分布频率均较高(72.4%~82.3%);2DL染色体高PPO活性等位变异Ppo-D1 b在春小麦中分布频率较冬小麦低;2AL、2DL染色体PPO活性等位基因组合Ppo-A1 a/Ppo-D1 b(高活性)、PpoA1 a/Ppo-D1 a(中高活性)明显比Ppo-A1 b/Ppo-D1 b(中高活性)和Ppo-A1 b/Ppo-D1 a(低活性)分布频率高;甘肃省小麦品种(系)PPO活性从西部到东南逐渐增强。高活性LOX基因Ta Lox-B1 a分布频率在各麦区均较低;从甘肃省西部到东南部1B/1R易位系分布频率逐渐升高。色泽相关基因分布频率说明,甘肃省小麦品种(系)的优异色泽等位变异分布频率低,色泽品质状况较差,春小麦优于冬小麦。大部分材料仅适宜于加工普通馒头和面条。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VBA编程,及利用其批量读入问卷文件名和字段数据,规范化文件名,实现问卷数据的自动化录入,并指出了设计调查问卷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鹧鸪茶提取工艺,研究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水提液中多酚提取率(Y1)、游离氨基酸总量(Y2)和水浸出物含量(Y3)的影响。将提取液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速溶粉,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对茶粉及速溶粉挥发性成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得到速溶鹧鸪茶提取工艺参数为时间28 min、温度58℃、料液比1:21,在此工艺参数下制得的提取液的多酚提取率为14.53%,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0.97 mg/g,水浸出物含量为33.45%。茶粉和速溶粉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2种,其中茶粉含44种,速溶粉含52种,二者相同挥发性成分为26种。本研究可为鹧鸪茶生产工艺条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8.
<正>琴萌CR1239为秋播大白菜一代杂种,中晚熟,在山东青岛地区栽培,播种后85天左右成熟。株高47.3厘米,开展度72.9厘米。外叶绿色,叶面皱,叶柄白色。叶球短圆筒形,球高34.3厘米,球径19.7厘米,叠抱,球顶圆,单球重3.5~4.0公斤。一致性好,丰产,一般每亩商品菜产量为5000~6000公斤。抗青岛当地  相似文献   
59.
随着果品生产和市场条件的急剧变化,土地和劳动费用的突出增加,消费者对果品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国际竟争日益加剧。从20世纪60年代起直到现在的40多  相似文献   
60.
郭莹 《山东饲料》2015,(2):172+204
本文主要介绍建筑电气的节能,从配电系统(包括变压器、输电线路)、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及给水系统的节能,来探讨建筑物可实施节能减排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