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80篇
基础科学   138篇
  42篇
综合类   472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05篇
畜牧兽医   198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91.
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重大烈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山羊和绵羊等小反刍兽,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对小反刍兽疫的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变化以及诊断和疫苗研制等国际上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992.
从本世纪开始,副结核病即被认为是导致养牛业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对该病的诊断,目前常用的方法仍以皮内变态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为主。由于诊断用抗原尚未国际标准化,所以各自使用自己的抗原,判定标  相似文献   
993.
994.
菊芋光响应曲线最佳模型选择及其环境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菊芋的光合特性,以草地、林下两种不同生长环境的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进行光响应曲线的测量,并选取最佳拟合模型,计算并对比两种环境条件下的光合参数,深入分析菊芋生理生长特性与生长环境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改进指数模型为菊芋的光响应曲线最佳拟合模型,拟合所得R~2为0.999,光饱和点(I_(sat))为1 600μmol·m~(-2)·s~(-1))、光补偿点(I_c)为37.637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为27.256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为-2.218μmol·m~(-2)·s~(-1)),初始量子效率(φ)为0.059;菊芋为阳生植物,耐高温耐干旱;因此菊芋应种植在高温干燥的生境中,草地更适宜于菊芋的生存。  相似文献   
995.
996.
为了解基于全国雷达分钟降水方法在面雨量上的短期预报效果,利用2020年7月25日08:00—28日08:00安徽巢湖及其子流域的实况面雨量数据,依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TS评分、漏报率和空报率几项检验指标,对安徽巢湖及其子流域研究时段内逐小时和累计2h面雨量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全国雷达分钟降水方法对巢湖北部平原区子流域的预报效果好于南部丘陵地区子流域;累积2h产品的预报效果好于逐小时产品的预报效果;对小雨量的预报结果优于大雨量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997.
蚕品种是提高蚕桑综合效益的关键,为了尽快筛选出适合射阳秋季抗血液型浓病蚕品种,加快我县家蚕品种更新步伐,推动蚕业向优质、高效、省力方向发展,持续保障蚕农增产增收。2017年晚秋蚕在射阳特庸对家蚕新品种菁松N×皓月N和苏菊×明虎进行农村试养对照。  相似文献   
998.
广州发展公园花境植物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适合广州地区的花境植物综合性评价体系,本研究对广州发展公园中的 7 组花境的 植物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性、生态适应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4 个方面,提出 23 个花境 植物综合评价指标,构建花境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广州发展公园的 57 种花境植物进行评价。基于花 境的特点,本评价体系中观赏性权重最高,生态适应性权重排序第二。经过综合评价,筛选了赤苞花 Megaskepasma erythrochlamys、巴西野牡丹 Tibouchina semidecandra、蝎尾蕉 Heliconia metallica、红花檵 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 等 36 种综合应用价值较高的花境植物。在本评价体系中,观赏性和 生态适应性是评价花境植物的重要指标,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也与花境营造注重“自然、美观”和 “可持续”的特点相吻合。综合评价等级为 I 和 II 级的 36 种植物适合在广州地区推广使用,综合评价等 级为 III 级的 21 种花境植物主要为一二年生花卉,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限制条件较多。  相似文献   
999.
新疆和田吉亚乡新开垦地防护林小气候空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13日至8月3日通过对吉亚乡新开垦地防护林内外4种立地类型下的风速、温度、大气相对湿度(RH)、太阳辐射能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日变化差异分析,比较了晴天和扬沙天气对4个下垫面不同气象要素的影响差异,运用野外观测、相关统计等方法,对其小气候要素空间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流沙地相比,杨树林、沙拐枣林和柽柳林内1 m高处的日平均风速减小了76.43%、95.85%和78.74%;在0.5 m高处,分别下降了78.07%、97.80%和93.82%。新疆杨、沙拐枣和柽柳防护林植被覆盖度分别为12%、80%和40%,说明植被的覆盖率越高,防风阻沙效益越好,越接近地表,风速越小。与流沙地相比较,杨树林、沙拐枣林和柽柳林内的气温分别下降了0.93℃、1.31℃和0.82℃,RH分别增加了18.96%、23.34%和14.78%,说明夏季植被具有降温增湿作用。太阳辐射能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日平均太阳辐射能在流沙地表现为最大,日平均PAR值在沙拐枣林内表现为最大,在杨树林中的值都表现为最小。晴天和扬沙天气下的气温趋势大致相同。晴天上午大气相对湿度变化大,扬沙天气下从日出开始,大气相对湿度逐渐减小。在夏季,对防护林的树种、高度、植物的盖度、疏透度和防护林前后观测距离不同,均会引起新开垦地防护林小气候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吴磨村樟河柳育苗基地和河川乡上黄、黄河村早酥梨基地大青叶蝉发生规律进行观察、防治、记载,总结出大青叶蝉的发生特点、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