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81篇
农学   121篇
基础科学   124篇
  104篇
综合类   618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277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研究日照五莲山风景区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基于日照市2021年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国家反馈数据,采用生物量计算方法,对日照五莲山风景区森林碳储量进行了计算,并对该区域不同森林类型、森林种类、优势树种和不同龄组的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日照五莲山风景区森林总碳储量为48.14万t,不同类型碳储量排序为土壤>植被>凋落物,土壤层碳储量要远高于植被层碳储量;(2)不同森林种类比较,植被层中乔木林碳储量最多,而竹林的碳密度最大;不同优势树种比较,碳储量最大的树种为赤松,碳密度最大的树种是松林;(3)不同森林类型比较,针叶林碳储量最大,疏林碳储量最小;不同龄组进行比较,成熟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最大,近熟赤松林碳储量在各优势树种的各个龄组中碳储量最大。故合理选择碳密度大的龄组林种,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碳储量和碳汇价值,可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2.
历史遗留采石场土壤存在养分不足和生物活性低的问题.为加快矿区土壤生态重建,明确复合菌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丰富受损裸地的生态修复理论.本研究选择以有机肥和天然稻壳为基肥,以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B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SM)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TR)作为土壤改良菌剂,设置T0(基肥)、T1(基肥+BM+SM)、T2(基肥+BM+TR)、T3(基肥+SM+TR)和T4(基肥+BM+SM+TR)等5种配施方案,以采石场原状土为对照(CK),进行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测定试验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等14个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Soil Quality Index, SQI)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探讨不同处理对采石场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经基肥和复合菌剂处理后,土壤酸性减弱,电导率提高了24.07%~64.50%,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升了52.96%~82.48%、761.67%~846.10%、1211.81%~211...  相似文献   
53.
[目的]构建人源转录因子锌指并列基因1(JA ZF1)真核表达载体,并探究过表达JA ZF1对胚胎癌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以胚胎癌细胞NCCIT的cDNA为模板扩增JA ZF1基因片段,并将其与pRK5-myc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转染至NCCIT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DAPI染色法分别检测过表达JA ZF...  相似文献   
54.
小温差精确控制系统在果品冷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品冷库库内温度及果品温度在冷藏及化霜期间波动范围较大是影响果实贮藏品质的主要原因。以200 m~3果品冷库为试验库,引入小温差精确控制系统,对其运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冷库通过双制冷机组交替除霜/制冷和制冷机组与均温风机无缝衔接交替工作的模式改造,实现了冷库库温温差在±0.3℃、果实温差在±0.1℃的精确控温冷库;应用精确控温冷库分别冰温贮藏红富士苹果、玉露香梨180 d,其果实品质显著优于生产性冷库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55.
不同沼液灌溉量下橡胶幼苗生长及土壤肥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沼液灌溉量下橡胶幼苗的生长状况及土壤肥力特征,以便科学指导施肥,本研究以橡胶树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培试验方法,设置7个不同沼液用量处理,分别为0 mL(T0)、471 mL(T1)、942 mL(T2)、1413 mL(T3)、1884 mL(T4)、2355 mL(T5)、2826 mL(T6),测定分析了不同沼液用量的橡胶幼苗长势及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结果表明:沼液灌溉有利于橡胶幼苗生长,不同处理间橡胶幼苗苗木质量指数大小顺序为:T4(1884 mL)>T3(1413 mL)、T5(2355 mL)>T2(942 mL)>T0(0 mL)、T1(471 mL)>T6(2826 mL),沼液施用量为T4处理时苗木质量指数最佳,株高、地径指标偏优,预示植株定植成活率高;同时施用沼液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并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法对试验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试验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表现为T3(0.933)>T5(0.906)>T4(0.855)>T2(0.826)>T6(0.794)>T1(0.742)。研究认为,施加沼液可明显改良土壤化学性质,但过度施加沼液会降低苗木质量指数,且沼液量为1413~1884 mL时为最适灌溉量。  相似文献   
56.
东省不同地区玉米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山东省玉米内生真菌的资源分布、群落组成及多样性,采用叶片组织分离法对山东省52个市县的玉米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技术进行内生真菌的种属鉴定,并分析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到857株内生真菌,隶属25个属,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菌株数量最多,为583株,占总菌株数的68.03%,其次为镰刀菌属Fusarium有71株,占总菌株数的8.28%;大部分地区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少数地区的优势属为镰刀菌属、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和弯孢属Curvularia。不同地区的内生真菌定殖率变化很大,在12.50%~100.00%之间,平均定殖率为76.15%;陵城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分别为1.74和0.97;莱芜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为2.22。山东省玉米内生真菌可以分为5个类群,其中黄河流域地区内生真菌定殖率相对较高。表明山东省玉米内生真菌种类丰富,不同地区间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赤拟谷盗成虫逃逸活动规律和赤拟谷盗种群控制方法。【方法】以赤拟谷盗成虫为研究对象,分析赤拟谷盗成虫逐日逃逸现象,研究拥挤度、光照条件对其逃逸行为的影响。【结果】全黑暗和自然光周期条件下,赤拟谷盗成虫的逐日逃逸数量与拥挤度呈正相关;拥挤度达到50头/皿以上时,赤拟谷盗成虫逃逸行为频繁,且黑暗条件下的逃逸数量显著小于光照条件。【结论】光照对赤拟谷盗成虫的逃逸行为具有刺激作用,拥挤度的增加,有助于成虫逃逸。  相似文献   
58.
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集约经营”是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现已逐步形成“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特点、生态环境状况和对农产品的需求,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既符合国情又适应经济状况,也易于为广大农民所接受,是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正确道路。建设“现代集约持续农业”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生产目标,探索新的“农业生产体系”,不断总结和完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香芹酚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USA300)的抑菌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测定香芹酚对MRSA标准菌株USA300的抑菌活性,并通过考察其对电导率、DNA外渗量、SDS-PAGE蛋白谱带、乳酸脱氢酶的含量、细菌形态结构以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探究香芹酚的抑菌机制。【结果】香芹酚的MIC为128~256μg/m L,MBC为512μg/mL;与对照组相比,2 MIC香芹酚作用于USA300 1 h后,菌悬液电导率上升5.57%±0.40%、DNA外渗量增加16.27±1.86μg/mL以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增长40.49%±2.77%;作用10 h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多61.13%±7.63%;512μg/mL的香芹酚可以损伤USA300的细胞壁;亚抑菌浓度下,64μg/mL香芹酚作用于USA300后,形成的生物被膜减少68.86%±0.53%。【结论】香芹酚主要通过损伤USA300的细胞壁、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来抑制USA300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作物适宜性评价是进行生产区划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基于气象、土壤、地形数据,构建适宜山地环境的玉米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和方法。方法 在文献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遴选18个生态指标构成玉米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采用作物模型法构建,考虑了玉米生育期和生态效应,其他指标采用隶属度函数法分数值型和概念型分别构建。各因子权重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综合权重和适宜性函数构建玉米气候、土壤养分、立地条件、土地管理适宜性评价模型及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的数据通过空间分析获得。针对山区耕地的立体分布特点,运用ArcGIS工具综合耕地利用、土壤类型、行政区划划分评价单元,经GIS的插值处理、统计分析,获得各评价单元18个评价指标基础数据,进而运用评价模型对各评价单元进行分类评价和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 该方法应用于云南省寻甸县,全县耕地共划分为8 415个评价单元,其气候、土壤养分、立地条件、土地管理4个方面适宜以上的面积分别占比58%、86%、42%、90%。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中,高度适宜区和适宜区的面积占比分别为35.4%、50.6%,主要分布在中-东南部低中山丘陵区,中北部金沙江河谷,西部河谷槽区也有小范围的分布;勉强适宜区、不适宜区面积占9.4%和4.6%,主要零星分布在中部以西地区,而在西北部相对集中。结论 评价方法考虑了玉米生育期和山区耕地立体分布特点,研究区适宜性区划呈碎片状分布,分布情况与区域生产情况基本相符,气候和立地条件是影响研究区玉米生态适宜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