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9篇
  6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欧洲葡萄‘粉红亚都蜜’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法获得1个NAC转录因子,命名为VvDRL1(GenBank:XP-002281816)。该基因全长840 bp,编码280个氨基酸,与‘黑比诺’葡萄中该基因的同源性为100%,但是基因组DNA序列中存在6处单核苷酸突变。瞬时转化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VvDRL1基因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属于核蛋白;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获得稳定整合的转基因烟草,T2代转基因植株生长迟缓,株高、叶面积和叶片细胞面积约为野生型烟草的60%、34%和31%,转基因植株叶片出现向内卷曲现象,利用石蜡切片进行显微结构观察,转基因植株主叶脉上表皮下缺失2 ~ 3层厚壁细胞,且海绵组织内的空隙明显多于野生型植株。研究结果表明,VvDRL1在调控植株的形态发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刺葡萄的物候期观察及扦插生根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个不同类型的刺葡萄(12个引自湖南,1个引自福建,3个引自江西)为试材,以华东葡萄(CK1)、腺枝葡萄(CK2)为双对照,进行物候期、农艺性状观察以及扦插试验。结果表明:16份不同类型的刺葡萄的物候期各不相同,除福建刺葡萄的果实着色期(07?18)比CK1的果实着色期(07?15)略晚,各类型刺葡萄的其他物候期均比对照(CK1和CK2)早,其中湖南浏阳刺葡萄雄株的萌芽期、新梢生长始期、花蕾分离期、盛花期和落叶期最早,各刺葡萄类型的生理落果始期、终期以及果实变软期相差不大;不同的刺葡萄类型的农艺性状没有明显的区别,叶片均为心形,单叶,浅裂或全缘,卷须着生不规则,花序呈圆锥形,嫩梢为黄绿或浅紫色,新梢呈褐色。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江西–9刺葡萄的各项相关指标较好,其扦插成活率为38.67%,平均生根条数为5.9,平均根粗为4.57 mm。  相似文献   
63.
以25个不同类型的刺葡萄(21个引自湖南,1个引自福建,3个引自江西)为试材,以叶形结构特征、花器官性状、果实外观性状和种子表型性状为指标,采用分类学性状变异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6个分类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刺葡萄其叶形结构值有所不同,其中有3组的叶形编码值相同,即澧县–4刺葡萄与吉首–1刺葡萄、澧县–5刺葡萄与吉首–3刺葡萄、芷江60Co刺葡萄与望城刺葡萄,叶片形态主要表现为三裂浅缘或全缘;根据极轴与赤道轴比和刺葡萄子房形态特征可得知刺葡萄雄能花,子房退化,形状不规则;两性花与雌能花子房形态分为4类,即窄圆锥形、较窄圆锥形、广圆锥形和较广圆锥形,大多数为较广圆锥形;刺葡萄果穗重与果粒重的变化幅度较大,果粒主要为圆形,果皮颜色表现为绿粉色、紫红色和紫黑色;刺葡萄种子为长椭圆形,无种表横沟;在分类学性状变异分析中,16个分类性状的变异范围为5.03%~28.52%,平均变异系数为12.46%,其中果实粒重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8.57%,种子长度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5.03%;在主成分分析中,第1主成分是果粒的形态性状,第2和第3主成分是叶片的形态特征值,第4主成分是种子的形态性状,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3.168%。  相似文献   
64.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稻纵卷叶螟已成为本地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2007年,水稻纵卷叶螟二、三、四代均达到大发生程度,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筛选防治不同龄期水稻纵卷叶螟的药剂,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65.
大棚西瓜白粉病药剂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西瓜上常见病害,苗期至收获期都可发生,尤以中、后期受害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蔓茎,果实一般不受害.发病初期,叶柄、近地蔓茎出现零星白色小粉点,然后叶片和叶背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以后逐渐扩展成直径为1~2cm的圆形白粉斑.为筛选出有效防治大棚西瓜白粉病的药剂,笔者于2007年5月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66.
12kV真空断路器运动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真空断路器运动原理的分析,建立了12kV真空断路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对弹簧操动机构进行了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真空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7.
大豆常见病害症状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豆常见病害,如大豆根腐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菌核病和大豆褐杆病的症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8.
运用云南省124个气象观测站气温、降水和日照等资料,分析了2009年秋粮作物生长季内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导致秋粮增产的主要气象事件。有助于提高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气候特点对粮食产量影响规律的科学认识,也对后续的农业气象产量预报服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9.
丙草胺防治直播稻田杂草稻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对栽培稻安全的杂草稻防除技术,采用整株测定法研究了丙草胺对杂草稻的毒力及解草啶减轻丙草胺对栽培稻药害的应用技术,并通过田间试验检验了这一技术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丙草胺在450g/hm2时,可显著抑制杂草稻和栽培稻的生长;采用30mg/L解草啶浸种48h,可显著减轻丙草胺对栽培稻的药害,随着丙草胺施药量的增加,解草啶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田间试验结果说明:用30mg/L解草啶浸种栽培稻48h,丙草胺的施药剂量在450~675g/hm2时对栽培稻安全;当丙草胺剂量为900g/hm2时,栽培稻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0.
广西是我国的香蕉主产区,近几年来,香蕉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但现有的香蕉品种过于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要求;同时,现行栽培模式使成熟期过于集中、采收期过晚,导致上市集中、丰产不丰收。为改变这种情况,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广东引进优良新品种海贡蕉在广西钦州市大垌镇开展试种,2009年10月25日通过了广西种子管理总站组织专家进行的现场验收。现将其引种表现与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