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81.
克雷伯氏杆菌(Klebeiella)是一种可致人、畜发病的细菌,近年来已陆续报道了鸡、鸭等的克雷伯氏杆菌病,而鹤鸪克雷伯氏杆菌病尚未见报道。三明市某专业户饲养几批美国鹧鸪,均在15-30日龄时发病,死亡率高达70%-80%,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克雷伯氏杆菌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切断传染源,并作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临诊症状发病鹤鸪初期往往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蓬松,两翅下垂,闭目呆立,呈昏睡状,排白色或褐色焦油样稀粪,…  相似文献   
82.
对4周龄肉鸡在热应激中出现的呼吸性碱中毒及其治疗的潜在效益进行了研究。热应激中喘气鸡的血液PH值(7.395)比非喘气鸡(7.28)或饲养在24℃环境中的鸡(7.28)高(P<0.5)。而急性热应激(即把舍温从32℃提高到41℃,应激20分钟)使肉鸡的血液PH值升得更高(7.521),P<0.5)。肉鸡受慢性热应激时,喘气期间出现间歇性呼吸性碱中毒;急性热应激时,出现持续性喘气而产生碱中毒。在慢性热应激肉鸡的饲料中加入0.5%碳酸氢钠,虽然无喘气的肉鸡血液PH值有升高的倾向,但可使肉鸡增重9%。日粮中加入0.3%或1%氯化铵,则血液PH值降到7.194(P<0.1),体重分别增加9.5%和25%。饲料中加入1%氯化铵时,其效果与剂量成线性关系;但是加入3%氯化铵时,由于使非喘气的肉鸡产生酸中毒(PH7.09),所以肉鸡仅增重8%。在含1%氯化铵的饲料中加入0.5%碳酸氢钠,可使体重再增加9%。通过饲料中加入氯化钙来调节钠:氯比率,可使体重增加8%,并使碱中毒的程度略有减轻。本研究的数据表明,在慢性热应激环境中所产生的血液碱中毒限制了肉鸡的生长率。由热应激所造成的呼吸性碱中毒和体重下降,可通过饲料中添加某些成份得到部份的缓和。  相似文献   
83.
前言小鸡处于高温环境时,其甲状腺的体积会明显缩小,活动能力亦明显下降(Heninger等,1960;Huston和Cartoon,1962)。Bobek等(1980)把Coturnix鹌鹑置高温环境中,发现其血清甲状腺素(T_4)持续下降的量比温度适宜者多。鹌鹑在高温的环境下5小时至48小时,其血清三碘甲腺氨酸(T_3)的含量大增。  相似文献   
84.
柴胡种子检验规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柴胡种子扦样、真实性、净度、含水量、重量、发芽率、生活力及健康度8项指标的研究,确定了各指标的标准检验方法,供建立柴胡种子检验规程参考.  相似文献   
85.
分别靶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M基因和猪圆环病毒4型(PCV4)ORF2基因,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PEDV和PCV4的双重SYBR GreenⅠ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PEDV和PCV4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出现明显不同的熔解峰(Tm),PEDV的Tm值为84℃,PCV4的Tm值为79℃,而对其他常见的非靶标猪病毒没有显示特定的熔解峰,且对于PEDV和PCV4的最低检测极限分别为55.2,44.1拷贝/μL。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方法对30份猪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EDV和PCV4的检出率分别为40%(12/30)和60%(18/30),PEDV和PCV4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33%(10/30),相较于常规PCR方法更加灵敏。该方法能够同时对PEDV和PCV4进行检测,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为PEDV和PCV4的诊断与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借助网络药理学手段探究乌梅散加减方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Prediction获取乌梅散加减方的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应用公共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获取TGE的相关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乌梅散加减方与TGE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利用DAVID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乌梅散加减方治疗TGE的作用机制。【结果】 从乌梅散加减方中共筛选到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125种活性成分和JUN原癌基因(JUN)、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58个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共得到生物过程138个条目,涉及免疫反应、血管内皮因子生成、RNA聚合酶Ⅱ启动子对pri-miRNA转录的正调控等;细胞组分13个条目,涉及胞外区、细胞外空间、膜筏等;分子功能32个条目,涉及细胞因子活性、生长因子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共得到135条信号通路,其中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是乌梅散加减方治疗TGE的主要信号通路。【结论】 乌梅散加减方主要通过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多个活性成分调控JUN、TNF、STAT3等靶点,通过参与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治疗TGE。  相似文献   
87.
为了同时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基于PRV gE基因和PCV3 Rep基因保守序列各合成了1对引物,在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PRV和PCV3的双重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PRV和PCV3的Tm值分别为87和81.5 ℃,能特异地检测PRV和PCV3,而对其他5种猪病原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PRV和PCV3的最低检测值分别为37.0和33.8 copies·μL-1;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对2017—2019年期间采自河南地区的78份猪临床样品进行检测,PRV和PCV3的阳性率分别为19.23%(15/78)和41.03%(32/78),二者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8.97%(7/78)。表明该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监测PRV野毒和PCV3及其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8.
为研制预防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感染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PRV)活载体疫苗候选毒株,本研究依据HP-PRRSV HuN4毒株GP5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引物,BamHⅠ引入到引物的5′端,从HP-PRRSV毒株的RNA中,用RT-PCR扩增HP-PRRSV GP5基因。将BamHⅠ酶切的PCR产物与同样酶切并去磷酸化的PRV转移载体pG相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G-GP5/HP-EGFP。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G-GP5/HP-EGFP质粒转染已接种PRV三基因缺失毒株rPRV-gE-/gI-/TK-的ST细胞中,经病毒空斑纯化,获得携有HP-PRRSV GP5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rPRV-GP5/HP-EGFP。将重组病毒rPRV-GP5/HP-EGFP接种CRISPR/Cas9 EGFP敲除质粒转染过的ST细胞,经4轮病毒空斑纯化,最终获得无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病毒rPRV-GP5/HP。经PCR鉴定及测序,证实获得的rPRV-GP5/HP在EGFP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