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菠萝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菠萝皮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菠萝皮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用烘干的菠萝皮粉末做原料,在pH值为4.6条件下,采用80%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按1:6(g/ml)的料液比在60℃下浸提4 h,可得到较好的菠萝皮色素提取液;菠萝皮色素溶液对pH值、光、热都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2.
水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品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给人类健康带来重大隐患,建立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高效、快速的有机磷残留分析技术已成为重要研究方向。对水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及其进展进行综述,评述了前处理方法如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方式和净化方法包括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尧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尧液相微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等技术在分析中的应用,评价了有机磷农药的仪器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的优缺点,对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基质效应及其解决方法进行概述,展望了水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3.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经硫酸改性的凹凸棒石添加量、澄清温度、澄清时间对黄酒澄清度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改性凹凸棒石对黄酒的澄清工艺。结果表明,添加改性凹凸棒石可以降低黄酒中蛋白质的含量,提高黄酒的澄清度,凹凸棒石添加量、澄清温度、澄清时间是影响黄酒澄清度和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响应面法确定黄酒的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改性凹凸棒石添加量5.0 g/L、澄清时间11 h、温度30℃,黄酒的澄清度为94.15%;采用该法澄清的黄酒稳定性好于壳聚糖和皂土澄清法。凹凸棒石价格低廉,可作为一种安全的新型天然吸附剂。  相似文献   
74.
我乡2002年从陕西省秦丰杂交油菜种子公司引进秦优七号进行小面积示范栽培,2003年进一步扩大示范,2004年全乡推广面积达1000公顷,占全乡油菜种植面积的80%,平均每667平方米油菜籽产量为165公斤,高产丘块667平方米油菜籽产量达260公斤,创我乡油菜单产最高纪录,并产生了一大批667  相似文献   
75.
中国明对虾肌肉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索并建立中国明对虾的肌肉蛋白双向电泳体系,实验将中国明对虾的肌肉组织溶解处理后,通过固相pH梯度胶条等电聚焦、SDS-PAGE垂直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对不同的裂解液配方、IPG胶条的pH范围及其长度、等电聚焦程序、上样量等进行了优化,并分别利用银染和考染方法进行染色,应用PDQuest软件对图谱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肌肉蛋白的等电点主要位于4~7之间,裂解液中添加硫脲、CHAPS、DTT等,可以增加对虾肌肉蛋白的提取率;采用17 cm,pH 4~7的中型IPG胶条,主动水化上样120μg,适当延长除盐时间和等电聚焦时间,搭建盐桥,采用浓度为12.5%的二向分离胶和硝酸银染色,能有效提高双向电泳(2-DE)图谱中蛋白点的分离度和分辨率;建立的中国明对虾肌肉蛋白双向电泳体系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6.
为阐明湛江市养殖墨西哥湾扇贝中1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测定了6个养殖区域扇贝全部软体部分、性腺、外套膜、消化腺、闭壳肌、鳃和海水中1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目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评估有害微量元素潜在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全部样品中14种微量元素均有检出,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Mn>Fe>Zn>Sr>As>Cd>V>Cu>Co>Ba>Pb>Cr>Ni>Ga,并且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微量元素主要分布在扇贝的性腺、消化腺和鳃中,养殖区域海水中与扇贝中Cd的含量变化趋势相同,扇贝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季节性差异。扇贝中As与Cd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能对人体有害微量元素的复合目标危害系数(total target hazard quotient, TTHQ)值为0.20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